透過藝術治療了解孩童的情緒,醫療輔導師的協助,為孩童搭起溝通的橋梁。(翻攝自台灣藝術治療學會網站)
一名5歲女童罹患白血病,需要長期化療,而另一名7歲男童肺積水,住院長達3個月以上,這些孩童因為生病來到醫院,對環境和醫護人員都很陌生的情形下,心防日漸封閉。 醫療輔導師以捏黏土、玩遊戲等藝術治療方式,和病童產生良好互動,也讓他們重綻笑顏。
國家衛生研究院與台大兒童醫院昨(23日)合辦「以兒童價值為導向之健康照護研討會」,方美祈、蕭欣濡2名醫療輔導師分享由國外引入的藝術治療經驗。兒童友善醫療不但負責兒童醫療,也兼顧兒童心理和情緒,緩和兒童與家庭對醫院環境與醫療過程產生的害怕、焦慮等情緒壓力。輔導治療是其中一種方式,常見型態包含藝術治療,用音樂、舞蹈、遊戲、繪畫、黏土協助病童。
台大兒童醫院藝術治療師及兒童醫療輔導師方美祈表示,孩子生病到醫院,除了生理痛苦,心理受到陌生環境、對醫療處理不了解、不知道病情等因素影響,容易忐忑不安,可能因此排斥他人、封閉心房,增加醫療處理困難度,如施打麻醉必須多人抓著、哭鬧等,對孩子、家長和醫護人員來說都是傷害。卻沒有人真正了解孩子到底想要知道什麼、想要說什麼,也有家長怕孩子知道太多會緊張,而拒絕讓孩子接受醫療輔導。
她提醒,每個孩子心理成熟度不同,對病情接受度也不一樣,有些孩子會想了解病情,如果家長選擇隱瞞,也會造成心理負擔。透過兒童醫療輔導,孩子可在藝術創作中抒發情緒,對治療有正向幫助,且輔導師們可以從創作中了解孩子的心情、想說的話,居中傳達給家長。
方美祈說,曾有一名約5歲女童因白血病做長期化療,透過畫畫方式進行藝術治療。女童一開始只能畫簡單構圖,經過一段期間後,女童構圖變得豐富,畫出房子,窗戶位在屋頂附近,房子的門關著,門口種了一排花,門上開一個小洞。從圖案看出女童的心就像這房子的門,緊緊關上不願意開啟,可能是家庭關係緊張,顯示出強烈的不安全感。以這些線索觀察去並和家長討論,更能了解孩子的狀況。
瑞信兒童醫療基金會兒童醫療輔導師蕭欣濡認為,醫療輔導的目的不是看重結果,而是重視孩子在醫療過程的感受。有個案例是一名7歲男童,因肺積水查不出病因,不斷轉院,住院時間超過3個月,但除了家人,完全不和醫護互動。後來知道男童喜歡黏土、畫畫,才開始進行藝術治療,從創作抒發心情,還會立刻跟爸媽分享創作,現在跟醫護人員已有眼神接觸、點頭等互動。(黃纕/綜合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