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台北電影獎眾星雲集,邀來林志玲擔任開場引言人。(台北電影節提供)
在全球仍籠罩於疫情的嚴重壓力下,台北電影節如期辦完,並順利舉辦台北電影獎的頒獎典禮,確實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值得喝采。台北電影節在去年由新總監李亞梅入主之後煥然一新,尤其強化台北電影獎是「台灣電影主場」概念,並改制類似金馬獎的單項入圍名單,雖然免不了讓紀錄片、短片、動畫片相對於劇情長片而言顯得弱勢;但亦確實成功抓住了媒體與觀眾的焦點,為整個電影節與國片本身拉抬聲勢。
今年吳念真領軍的評審團,選出了一個觀點清晰且勇氣十足的名單,猜想得到評審辯論激烈,卻也看得出他們不被其它外在因素所干擾的任性堅持。
百萬首獎是台北電影獎最大的獎,它從四類最佳影片得主中再擇一獲獎,除了作品本身要強,時常還要有跨越美學以外的其他外延意義,以決定最後獎落誰家。《返校》是去年台片票房冠軍,又囊括多項金馬獎,名利雙收,獲得最佳劇情長片並不意外,最終還能打敗紀錄片、短片奪下百萬首獎,一方面證明評審團並不考慮票房、資源等這些非評選標準中的主要因素,另一方面凸顯了《返校》成功的幾個理由,除了IP與改編故事的開發、整齊突破的技術品質,更重要是它從歷史中找到切入點,回歸到另一種呈現本土文化與在地力量的典範,我想評審團中不同世代的電影人,應該都同樣被打動,也理直氣壯於讓它獲得年度最大獎項所代表的份量與重大意義。
最佳導演給了張榮吉而非大師級的蔡明亮,自然是鼓勵成份居多。演員獎有奮鬥多年的莫子儀、姚以緹,亦讓年紀輕輕的王淨、李英銓得獎,看得出競爭激烈亦各有考量的結果。四個人的角色在各自片中都有強大的存在感,證明這個體制的競賽在演技獎上還是劇情長片比較吃香。至於新演員獎稍稍有點爭議,有時就是在出色的素人與明星型的年輕演員的兩極之間擺盪,但這亦只是選擇下的結果,不見得一定取決於表演上的優勝劣敗。
技術獎幾乎集中於《返校》、《江湖無難事》與《下半場》,僅有最佳紀錄片《阿紫》的剪接能夠殺出重圍,再次反映出將四類影片混選下的必然結果,即使不少短片和紀錄片入圍,但決選時一旦論資源、比預算,劇情長片還是佔盡上風,總是免不了讓其他類的影片有種註定陪榜的宿命。這是改制第二年之後,台北電影獎接下來應該考慮與深思的問題。另外像今年在影展首映的《無聲》、《怪胎》、《打噴嚏》等新片因為各種理由未能加入競賽,也有其可惜的地方,否則整個入圍得獎結果應該又會有一定程度的重新洗牌,這部份的因應協調,也是來年台北電影節必須調整面對的現實之一。
整體來說,台北電影獎越來越強化它的本土性格,看看諸多得主都是在金馬獎上飲恨的入圍者,更證明不同的競爭對手與評審變化之下,確實會有不同結果,這不見得是種補償,反而是回歸到台灣電影自己的競逐範疇,有其另一種實值鼓勵的意義在。眼見頒獎典禮上台灣出身的明星幾乎精銳盡出,台上台下互動頻頻,確實讓台北電影獎越來越像台灣影人的年度party,亦是這個競賽最值得大家珍惜與支持的正面價值。
※作者為影評人、編劇、監製,曾任台北電影節策展人等職。現為台灣藝術大學電影系兼任講師。並以《第四張畫》入圍第47屆金馬獎原著劇本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