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政府部門打算脫鉤處理「電子煙」跟「加熱菸」。(資料照片/張家銘攝)
紙菸、「電子煙」、「加熱菸」,危害健康的確是事實,「成癮」跟「有害」國人也心知肚明。衛福部日前公告修正《菸害防制法》,新增「類菸品」種類,「電子煙」確定禁止販售,但「加熱菸」、「口含菸」等新型菸品是否納入至今還未定案,引發爭議,即將在立法院展開攻防。
近年來,國際上陸續推出的「類菸品」,國內遲遲尚未明定管理機制。此類產品,或因具有新奇感,或因含有各式口味之添加物,或因免於課徵相關稅捐,而具有價格競爭力,已逐漸以各種管道,進入國內消費者手中。 另一方面,當財政部提出要修菸酒稅法後,衛福部要「電子煙」確定禁止販售的正負消息,也如雨後春筍一直跑出來。不希望「加熱菸」合法的人跟希望「加熱菸」合法的人,不希望「電子煙」合法的人跟希望「電子煙」合法的人各自在媒體上放話帶風向。
行政院曾於上屆國會送出《菸害防制法》修正草案,加上朝野立委提案,總計多達約30多個修法版本,新國會開議後,此次衛福部捲土重來重新研擬《菸害防制法》修法。本次草案微調「菸品」定義,正式納管「加熱菸」,解決長期以來的爭議;該修法草案也同時將增加「加味菸」禁止條文。
弔詭的是,明明是菸草產品,該由財政部主導,還是該由衛福部主導?球傳過去財政部,財政部又踢回衛福部,這種踢來踢去,何時會比賽結束啊?
從法規的修正草案來看,目前政府部門打算脫鉤處理「電子煙」跟「加熱菸」,菸稅、菸捐佔了台灣社會福利很重要一塊收入,因此衛福部除了反菸,還得兼顧香菸稅捐收入才行,在這種扭曲的現實狀況下,不得已只能做出扭曲修法方向。合法香菸、合法「加味菸」、合法「加熱菸」,這些全都是菸商產品。然後禁止「電子煙」,因為台灣目前「電子煙」幾乎都不是菸商的產品。
未滿18歲不得抽菸,商店也不得販售給未成年國民,結果還不是一堆未成年就在抽。可以預見的是,修法方向是禁止「電子煙」,未來還不是一堆人私買,現在有人擔憂「電子煙」會爆炸,更會致癌,但是政府卻又不合法納管。 諷刺的是,反菸團體是恨不得所有菸品下架,如果能做到,應該大家都贊成;但做不到的話,請務實面對事實,好好找出替代防制政策,而不是一味反對。而且立即全面禁菸不切實際,在戒菸與抽菸的光譜中間,有著一群「電子煙」、「加熱菸」等的使用者。
直言之,所有菸品均有害健康,必須加以納管,全面管制才不會有漏網之魚。不抽煙的人主要是希望政府重視這個議題,不再用文字遊戲跟裝傻來管理,不是一直非法卻又不管,也間接催生代購、走私等產業。這些癮君子也不是為了追求健康才抽菸,明確的法律規定,才能夠打擊非法、保障其他國人的健康。 拿酒類來說,酒駕一大堆,酒後鬧事一大堆,但是有可能禁酒嗎?政府不禁止紙菸、反而要修法禁止「電子煙」、納管「加熱菸」、「加味菸」,根本是本末倒置,無法減少菸害,而是助長黑市交易、助長走私。走私越猖獗,稅收減少、對健康的危害增加,怎麼會有那麼本末倒置的政府?
眾所周知,吸煙在台灣是道德問題,而不是科學問題。修法的過程一定會充滿荊棘,衛福部在防疫的方面做得很好、很有魄力,但是在這個議題就很官僚,所以真的不要因為某一件事做得很好,就選擇性忽略那些做得很爛的事情。國人更相信執政黨、在野黨會廣納各方的意見、秉持專業做出對全民有利的判斷。
關鍵在於,菸草有害大家都知道,能不抽菸就別抽,這個道理大家也懂。可是,台灣又不是禁菸國家,既然可買又能抽,政府為國人健康實施菸害防治是挺好的方向。吸菸有礙健康,在沒有煙抽的日子,趕快戒菸吧!
※作者為文字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