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起國家人權委員會開始運作,並由準監察院長陳菊兼任主委。(取自總統府Flickr)
第6屆監委將在8月1日上任,經過民間20多年努力爭取的國家人權委員會也在當天成立,並舉行揭碑儀式,總統蔡英文將到場觀禮。儘管國家人權委員會設置在監察院裡,卻和監院內的常設委員會,監院行使糾正、糾舉、彈劾等事後監察的「被動權力」不同,未來國家人權委員會將擔任促進國內人權的專責機構,擁有獨立運作、行使調查、提出人權報告的權力。
不過因攸關國家人權委員會職權行使的《監察法》相關修正條文,至今仍躺在立法院尚未三讀,也讓人權委員會雖然如期在新屆監委上任時同步上路,但賦予人權委員可以擴及對「私人機構」和「各種形式歧視」事件進行調查、協調的職權,將因缺乏法律依據而難以執行。
8月1日起國家人權委員會開始運作,首屆10位國家人權委員組成包括資深婦權工作者紀惠容、前立委王榮璋、台少盟秘書長葉大華、總統府原轉會委員鴻義章及三位現任監委,包括長期關注勞工和身障者權益的現任監委王幼玲、人權律師高涌誠和關注環保議題的田秋堇等,並由準監察院長陳菊兼國家人權委員會主委。
實際上,我國成立國家人權委員會的過程一波三折,歷經漫漫20餘年。早在1997年,民間便開始倡議台灣應設置國家人權委員會,專責針對國內人權保障和促進的國家機構,以有效處理和改善「系統性失靈」的人權問題,當時由學者黃默首先提出,1998年由時任台權會會長的黃文雄發起民間討論,從陳水扁到馬英九在總統任內都曾討論過人權委員會成立議題。
2000年陳水扁在總統就職演說上,承諾任內將設立「國家人權委員會」,並訂定《台灣人權法典》;之後總統府人權諮詢小組成立,並在隔年完成《國家人權委員會組織法》與《職權行使法》草案,但2001年8月送進立法院,在當時立院「朝小野大」的對立氛圍下,國家人權委員會的成立胎死腹中。
2008年馬英九接任總統,民間「國家人權委員會推動聯盟」用次修正民間版組織法草案,但未獲政治支持;一直到2013年3月《兩公約》初次國家報告國際審查會議,會中國際人權專家明確敦促政府依儘速成立符合《巴黎公約》的國家人權委員會,2013年底總統府人權諮詢委員會成立「五人小組」,專責研擬《國家人權委員會》的設置。
一直到2014年7月總統府人權諮詢委員會五人小組提出三個版本(分別設於總統府、行政院之下和獨立機關形式)的《人權諮詢委員會組織法》與《職權行使法》,但未獲府方支持,國家人權委員會的設置再度在馬英九任總統時無疾而終。
2015年底,當時的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蔡英文在競選期間明確承諾,當選後將儘速推動成立獨立專責的「國家人權委員會」,2016年蔡英文當選總統,同年6、7月間,立委尤美女和顧立雄分別提出於總統府下和監察院下設置獨立人權委員會兩個版本草案;2017年兩公約第二次國家報告國際審查會議上,蔡英文再度提出保證,台灣將在今年就「如何設置國家人權委員會」做出明確決定。
最後立法院在蔡英文第一任4年的總統任期即將結束前、於2019年底在國際人權日三讀通過《監察院國家人權委員會組織法》,並在今年5月施行,8月1日國家人權委員會將正式在監察院成立。
未來國家人權委員會的運作,依《監察院國家人權委員會組織法》有9項職權,包括依職權或陳情,對涉及酷刑、侵害人權或構成各種形式歧視的事件進行調查,並依法處理及救濟;研究及檢討國家人權政策,並提出建議;監督政府機關推廣人權教育、普及人權理念與人權業務各項作為之成效等。
不過,因立法院及配套修法,也讓國家人權委員會的委員們未來行使職權時大打折扣,只能先限於現行監察法的相關職權行使,至於人權委員擁有較大職限可以就人權議題對「私人機構」及「各種形式歧視」事件的調查和協調,則必須等到立法院通過《監察法》修正案後才能行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