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伊斯蘭國槍聲遠去 近2000名亞茲迪孩童仍活在戰爭惡夢

高詣軒 2020年08月01日 18:03:00
「伊斯蘭國」的入侵致使亞茲迪社群受創。(湯森路透)

「伊斯蘭國」的入侵致使亞茲迪社群受創。(湯森路透)

過去在極端組織「伊斯蘭國」治下,中東的種族宗教社群「亞茲迪」(Yazidi)成員被視為異端飽受迫害,至今仍留下身心創傷。國際特赦組織30日發布報告指出,有近2000名曾遭殘酷對待的亞茲迪社群小孩,不但持續經歷身心煎熬,也未得到應有關照。

 

《半島電視台》(Al Jazeera)報導,在2014年伊斯蘭國(IS)席捲前,亞茲迪社群主要活動範圍是伊拉克西北部,當地約有55萬人。亞茲迪信仰結合數個中東宗教的元素,卻被伊斯蘭國視為異端,進而殺害大量亞茲迪男性,女性則遭大量綁架、少年強迫加入IS。

 

報導引述國際特赦組織(Amnesty International)發布的64頁報告指出,目前倖存並生活在伊拉克庫德族區域的亞茲迪信存者,基本上處被拋棄的狀態,需要自行面對嚴重長期疾病、身體損傷以及重大的精神問題,其中以「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最常見。

 

 

「我只是想有人關心我」

 

報告估計有1992名亞茲迪孩童,因在2014年到2017年間遭受IS俘虜,折磨、強制徵兵、甚至性侵等暴行,至今仍受身心創傷,不時出現侵略行為、痛苦記憶閃回、惡夢、情緒失控的症狀。曾遭性暴力的年幼女性受苦尤甚,面臨諸如感染、傷疤、難以受孕生產的問題。

 

報告引述一名醫師指出,她所診治的9到17歲女生當中,幾乎全數都曾遭受強暴或其他形式性暴力。國際特赦組織危機應對小組副主任威爾斯(Matt Wells)表示,IS治下的亞茲迪孩童以往遭受殘忍對待,受創的身心仍難復原,「雖然過去惡夢遠去,痛苦依然留下。」

 

 

IS過去掌控大片伊拉克和敘利亞領土,其中的亞茲迪孩童除了遭身心虐待,還被迫改信仰伊斯蘭教和學習阿拉伯語,也遭禁止說母語庫德語。數千亞茲迪少年挨餓、折磨、強迫入伍,致使許多倖存的少年兵肢體傷殘。這些少年回歸後,常面臨社交孤立處境。

 

曾是IS少年兵、年僅15歲的薩希爾(Sahir)向國際特赦組織說,他自己知道需要心理衛生協助,來幫助面對戰後創傷,但在當地這樣的資源難以取得:「我想要的只是有人關心我,給我一點支持,能告訴我:『我在你身邊』,這是我想找的,但我一直找不到。」

 

國際特赦組織指出,教育可以幫助這些孩童回歸社會,但至今數萬名亞茲迪人仍然居住在難民營區中,教育資源並不穩定。許多亞茲迪家庭也為了從IS手中救回被俘家人,支付給走私商人數千美元鉅款,卻導致家庭經濟陷入惡債。

 

亞茲迪民眾希望回到故鄉生活。(湯森路透)

 

婦女被迫成「聖戰士之妻」

 

報告也提到,許多亞茲迪婦女過去遭強迫嫁給IS武裝成員,或者被迫與遭性侵後生下的小孩分離,因此持續與精神煎熬對抗。國際特赦組織訪問的多名亞茲迪母親表示,她們過去在回到原來家庭時,被以施壓、強迫、欺騙等方式,遭推入骨肉分離的困境。

 

22歲的女性杰南(Janan)表示,自己被迫懷上兒子,現在只希望社群能夠接受她們的小孩。24歲的女性漢納(Hanan)面臨女兒遭強迫帶離的處境,她表示:「我們都想過要自我了斷,或者試過了」。國際特赦的威爾斯說,這些婦女不應受二次傷害,應和子女團聚。

 

 

亞茲迪社群遭IS迫害的事實,近年成為國際關注的焦點。2018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穆拉德(Nadia Murad),就是一名來自亞茲迪社群的女性:她的家人在2014年遭IS軍隊殺害,自身也遭IS俘虜,所幸最後逃出IS掌控,之後數年間持續向國際訴說亞茲迪處境。

 

《衛報》(The Guardian),數世紀以來,亞茲迪社群將伊拉克西北、近敘利亞邊境的辛賈爾山(Mount Sinjar)視為聖地,許多教徒原本以該區為核心居住,不料在2014年8月,IS入侵該區並殺害約5000名亞茲迪人,並將6000名婦女與孩童收為俘虜,使得社群分崩離析。

 

《衛報》7月報導指出,有約30萬亞茲迪人目前仍居住在伊拉克庫德族區域的營區和克難庇護所當中,生活條件極為艱困。社群不但沒有足夠的基本服務,對於高比例的精神疾病問題,也大多束手無策,另外還有超過2000名女性和孩童仍下落不明。

 






【加入上報國際圈,把繽紛世界帶到你眼前!】

提供新聞訊息人物邀訪異業合作以及意見反映煩請email至國際中心公用信箱: intnews@upmedia.mg,我們會儘速處理。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