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權危機】土耳其欲退伊斯坦堡公約 十年努力恐毀於一旦

邱惠鈺 2020年08月06日 20:10:00
土耳其當局欲退出《伊斯坦堡反暴力公約》,群眾集結首都安卡拉大遊行。(湯森路透)

土耳其當局欲退出《伊斯坦堡反暴力公約》,群眾集結首都安卡拉大遊行。(湯森路透)

繼7月底波蘭表明,將退出以反性別暴力為主軸的「伊斯坦堡公約(Istanbul convention)」後,據《CNN》報導,土耳其執政黨正義發展黨(AKP)企圖在下週研擬順勢退出。土耳其婦女因此於5日匯聚首都安卡拉街頭,以表達公約存在的必要性,以免使土國女權十年努力毀於旦夕。

 

「決定是我們的!夜晚是我們的!」、「女權長存!」抗議女性反覆高喊遊行口號,高舉海報寫下「伊斯坦堡公約是在婦女血泊中萌生」、「殺女行徑難以容忍」。其中「殺女」(femicides)特別是指被現任、前夫或男友受謀殺女性。

 

土耳其大遊行,抗議者為女權挺身而出。(湯森路透)

 

連年百人罹難激發意識

 

這起女權熱潮自前幾個月,土國家庭暴力事件頻傳而高度升溫。7月,年僅27歲女學生皮娜 (Pinar Gultekin)被前男友殺害一案,再度激起國內女權意識高漲。網站終止殺女(We Will Stop Femicides)根據自主申報平台,光是今年便有205位土國婦女慘絕人寰,去年家庭暴力事件也有417例通報。

 

然而,國際特赦組織女權研究者布魯絲(Anna Błus)受半島電視台訪問時推估,今年由於新冠疫情,多數主婦無處可逃、「只能與施虐者共處」,通報數字相比實際受害量可能只是冰山一角。

 

當局不顧家破人亡

 

與此同時,AKP內遊說退出公約勢力便高漲。AKP副主席努曼(Numan Kurtulmuş)表示,AKP不贊同公約中「性別與性傾向」相關協議,指稱公約侵蝕傳統「家庭價值」與「性別角色」,認為是西方價值觀、多元性別 (LGBTI+)的意識滲透。

 

當地女權平台「女力共盛(Women are Stronger Together)」成員伊蘿普(Feride Eralp)表示,抗議者們將這些疑慮,視為AKP當局意圖消弭國內性別保護機制的藉口。「在家中,婦女根本是奴隸、他們不爽就打。」將多元平權意識拒之門外,以符合「社會期待」為條件,還期望恐同人士同聲疾呼。

 

這場運動使當地婦女超越政治藩籬追求共同目標,「我們或許支持不同政黨、對於AKP或其他議題抱持相異立場,但伊斯坦堡公約,卻關乎是否能將姐妹們自暴力、偏見與生死恐懼中救出」,伊蘿普補充「而對於此我們皆有共識。」

 

即便親政府派《每日晨報》(Daily Sabah)編輯、女權運動者阿拉絲(Meryem Ilayda Atlas)都表明,那些反對公約人士根本無視於女性暴力的存在,「如果對公約真有哪裡不滿大可搬條文出來講。」她難以理解為何要退出將導致「家破人亡」的平權協議。

 

 

土國女力生於血泊

 

週三的抗議遊行,是土國女權爭議經十年積蓄而共發。2011年歐洲人權法院直指,土國當局失責於保障家暴女性群體,社會默許家暴行徑普遍存在,以致眾多母親於槍口下逝世。

 

因此2011年5月《伊斯坦堡公約》由歐洲理事會發起、於土耳其簽訂,原名《歐洲理事會對抗及預防婦女暴力與家庭暴力公約》(Council of Europe Convention on preventing and combating violence against women and domestic violence),至今受歐盟45國簽署,其中34國承認並具國內法律效力。條文系統性歸納暴力規範,並闡明防治女性謀殺和家庭暴力現況的國家角色。

 

近期巴爾幹半島的克羅埃西亞與塞爾維亞也有退約疑慮,伊蘿普指出,近期各國反擊人權公約現象,與近期根植於東歐幾國的反性別運動(anti-gender movement)有所關聯,但土國情況則僅是當局對於西方政治意識形態的詮釋。

 

10年前公約簽訂使土國平權議題浮上國際檯面,如今土耳其女權成就,無疑是來自那些「曾備受凌虐且離世的婦女」所犧牲而建立。

 

 

本語音由合作提供
ibo愛播聽書FM APP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