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書拒絕甘比亞提供緬甸軍警私人訊息。(湯森路透)
緬甸羅興亞種族迫害案已延燒5年,據《路透社》6日報導,臉書因涉及帳戶隱私,拒絕甘比亞6月要求提供緬甸軍警於迫害期間,任何涉嫌種族仇恨貼文及私訊紀錄,以其協助申訴緬甸政府。
在《甘比亞訴緬甸案》(The Gambia v. Myanmar)於2019年底荷蘭海牙開庭後,6月非洲甘比亞與數個穆斯林國家,共同要求臉書釋出緬甸重要軍警之文件與對話紀錄。但由於甘比亞要求「過於廣泛」,將違反美國電子通訊服務業者法律權限,構成對帳戶「特殊且無限制使用(special and unbounded access)」之隱私侵犯。
臉書4日經美國哥倫比亞特區地方法院拒絕甘比亞訴求,但發言人表示將持續與「緬甸獨立調查機制」(U.N. Independent Investigative Mechanism for Myanmar)合作,共同「對抗仇恨與暴力」。
在2010年左右臉書開放免費平台利用後,緬甸網路使用率急速攀升。臉書一度在2016到2017年間提供「免費基礎」服務,該服務讓使用者使用臉書不受電信商流量限制,導致大量緬甸網民以為臉書等於整個網路。
2018年聯合國人權研究者表示,臉書在散佈仇恨言論上扮演重要角色,促使暴力常見於社群平台。英國《獨立報》(The independent)指出,臉書承認其平台未能加以防範,促使緬甸煽動實際暴力行動。
臉書資訊在南亞與東南亞地區影響力極大,數據平台Statista依照使用地區最新統計,截至7月光是印度便有2億9千萬名用戶,遠超過巴西加墨西哥全國用戶數。在緬甸也有2千5百萬帳戶,已佔緬甸半數人口,用戶數位居全球第20名。
2018年臉書見狀緬甸國內事態,產品規範經理瓦洛卡(Alex Warofka)在官方部落格表示,對於緬甸人權迫害致使百萬人流離失所「我們的確能做更多」。當時,臉書已將無法透過萬國碼(Unicode)辨識的緬甸佐基文(Zawgyi)自臉書語言介面移除,並透過自動圖文審查機制,加強檢驗並定位平台中所有仇恨與煽情內容。
而在今年5月,臉書最新人權部門執行經理賽森絲(Miranda Sissons)與瓦洛卡共同發表最新聲明,臉書催生於言論自由空間,但也在新冠疫情等事件認知其對思想散佈責任重大,因此已建立斯里蘭卡、印尼及柬埔寨三國的「人權影響評估(HRIA)」資料庫,也正繼續評估他國現況。
‘Lost and Found’, which spotlights double #NobelPrize-awarded UNHCR @Refugees, has been nominated for two News & Documentary Emmys.
— The Nobel Prize (@NobelPrize) August 7, 2020
The film follows Kamal Hussein, a Rohingya refugee who has dedicated his life to reuniting children with their parents: https://t.co/bdcJ2aU4oK pic.twitter.com/c4Q9M8jq8A
始於2015月,自緬甸軍政府法律不承認羅興亞穆斯林少數民族國籍,透過強迫遷徙、徵收作物、強制飢餓政策並拒絕國際人道救援,致使超過130萬人流亡至鄰國孟加拉。
西非甘比亞不忍百萬穆斯林同胞,承受緬甸形同「種族滅絕」之莫須有酷刑,2019年10月曾對緬甸政府表達關切。同年11月透過「伊斯蘭合作組織」,以其違反1948年聯合國大會決議之《防止及懲治危害種族罪公約》向國際法庭起訴緬甸軍政府。
《甘比亞訴緬甸案》自12月10日「世界人權日」,於荷蘭海牙國際法院首次開庭。備受爭議之緬甸領導人翁山蘇姬(Aung San Suu Kyi)當日親自出庭為國家辯護,此國際法案至今仍在聽審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