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長補選15日落幕,國民黨候選人李眉蓁(中)僅獲24萬8478票,慘遭陳其邁的67萬1804票輾壓。(張哲偉攝)
高雄市長補選國民黨大敗,也將2018年所刮起的「韓流」旋風暫時畫下休止符。面對2022九合一選舉硬仗,黨內呼籲黨中央多管齊下,不只要超前部署,盡速盤點高雄各區議員狀況,協助強化經營,更得及早物色並培養百里侯人選;同時,不論黨中央由誰當家作主,改革腳步不能停,必須重塑藍營形象,致力成為「選民的形狀」。
進入2020年之後,國民黨接連挫敗,總統大選輸、罷韓案過關、高市長補選輸,韓流過去在港都所建立的主場優勢全數奉還綠營。尤其,此次補選民進黨在38個行政區中橫掃35區,僅輸茂林區、桃源區、那瑪夏區等3區。陳其邁囊括67萬1804票、逾7成得票率,輾壓李眉蓁的24萬8478票,兩人差距42萬餘票;甚至,陳在李「議員本命區」左楠區,大贏4萬4260票。
據悉,選前倒數一個月,國民黨智庫曾針對補選進行民調,當時民進黨支持度達25%至30%,民眾黨約6%至8%,藍營約20%至24%,但藍軍支持者僅六成願意出門投票。民調與補選結果差距不多,雙雙凸顯藍綠高雄三七比的基本盤;也由於,李眉蓁未完全催出基本盤,24萬8478票被黨內視為樓地板,屬見藍就投、最鐵的一塊。
補選結果如此,2018年搭配韓流崛起的高雄在地5至9席議員,兩年後選舉是否跟著消風,成為地方關注議題。國民黨則矢言再起,設防上演市長、議會席次雙輸局面,不讓綠營達成完全執政。
對於迎戰2022選舉,藍營議員審慎看待。高雄議員蔡金晏說,黨內有許多優秀人才,要在這兩年趕快找人,及早做準備;議員黃紹庭呼籲,黨中央針對市長提名應做長期規劃,避免炒短線,藍營也該把2年當4年拚,理性監督市政、服務選民,爭取支持;議員邱于軒說,相較於政黨,選民還是看政績與服務,議員自己努力才是最重要的。
黨務人士則指出,當年(2018年)黨中央採取高額提名策略,高雄各區幾乎以N+1方式提名,增加許多新面孔,但韓流最大受益者並非應屆新人,反而掩護了部分資深議員過關;不少新人得票數衝得比資深高,顯示選民樂見新血從政。如今說議員選情有隱憂太過篤定,畢竟已歷經4年淬鍊,母雞會影響選情,可重點仍是議員本身形象與服務勤不勤。
該人士認為,黨中央若想超前部署,應即刻盤點各區議員經營狀況,給予不足者所需要的協助;提名方式也應預先思考,先前N+1模式對照目前局勢已不可行,2022有志者想參選,恐怕得走初選較適宜,端看黨中央智慧。最重要的是,改革腳步不能提,國民黨必續持續與社會對話。
另有黨內人士不諱言,從這次補選可以看出,候選人本身形象與能力是影響選舉的重要關鍵因素,「李眉蓁儼然『越級打怪』!」當初不是沒人願意承擔重責,黨中央拍板人選過程明顯有瑕疵,應徹底檢討,且避免重蹈覆轍。
不僅如此,高雄議會「黨部派」與「黨團派」心結,也須設法化解,不能再放任問題存在或擴大,對藍軍團結不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