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濠仲專欄:楊國樞筆下「政治角頭黨」可為時代力量的警示

李濠仲 2020年08月27日 07:00:00
包括時代力量,又或者其他有志成為第三勢力的政黨,或可從楊國樞教授(已故)當年的建言望見自身侷限。(攝影:蔣銀珊)

包括時代力量,又或者其他有志成為第三勢力的政黨,或可從楊國樞教授(已故)當年的建言望見自身侷限。(攝影:蔣銀珊)

澄社首任社長楊國樞兩年前過世時,時任總統府秘書長的陳菊曾在臉書發文悼念,因為他是戒嚴時期,少數不畏威權,敢於聲援黨外的大學教授,且服膺民主自由的理念和價值,即使受到特務監視也不改其志。但楊國樞其實也曾多次撰文挑明黨外人士的弊病,而今回溯,雖是逆耳卻是忠言,陳菊感念他當是其來有自。

 

民進黨創黨前兩年(1984年),黨外組黨儘管雛型漸成,過程其實並不順遂,而且不全是來自一黨獨大的國民黨對它進行了壓制,同志之間亦是紛紛擾擾,加以黨外民代問政氣勢愈顯軟弱無力,讓黨外運動一度出現躊躇不前的瓶頸。楊國樞即為此寫下一文《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春》,直接擊中黨外痛處。

 

當年,許多人基於對民主政治的追求,將黨外運動看成一種能引發政黨政治良性循環的可能性,偏偏頭角崢嶸的黨外人士屢有互相批鬥現象,尤其再藉由興辦「黨外雜誌」各立山頭。依照楊國樞文章所說,這樣的互鬥,不僅有損黨外追求民主的形象,更讓人開始懷疑他們的水準和從政真正意圖。有一段時間,黨外政治形象在社會大眾心中的確是混沌不明、曖昧不清,當然也對其失去信任,影響所及,就是直接妨礙台灣民主運動的正常發展。

 

楊國樞為文主要目的,即是勸諫黨外人士,就算相互批判有進行自我調節的作用,若失去更高的耐心和理性,以開闊的眼光與氣勢去檢討彼此,則將無法凸顯出清楚的政治導向和理路,如此黨外發展必然出現膠著,最後非得徹底變化體質,不然無以為繼。

 

就楊國樞所言,黨外恐因急切謀求政治發展,卻未看清楚自己的條件現實,以至誤判自己和國民黨較量的本錢,不知以質取勝才是重點,急切過頭,就是無法就事論事、心存厚道,經常出現不具政治意義的批評,也忽略了當時最為殷切的民主理論探討,和對台灣前途等重大問題的解析。再者,黨外民代人數有限,質詢時若不重視相互支援和配合,且只有在選舉時才考慮到自己的政治訴求對象,平時則含含混混,無怪乎很難達到實質制衡執政黨的作用。黨外的發展策略,若能以光明正大的方式,組織多種正式或非正式團體,從而建立更高層的體系,加以協調與節制,隨時勢的演進,再使其制度化,如此循序漸進,水到渠成,多年之後,社會大眾自會以真正的政黨看待黨外。

 

這些建言,不確定當時影響黨外多少,但以陳菊日後對楊國樞的追悼,也應該不是毫無正面幫助。

 

楊國樞曾撰文挑明黨外人士的弊病,而今回溯,雖是逆耳卻是忠言,陳菊感念他當是其來有自。(圖片取自陳菊臉書)

 

就在黨外進一步組成民進黨後,台灣民主又有了新的發展問題,也就是1990年同為楊國樞為文提及的,當時許多知識分子已公開表露了對國民黨和民進黨的不滿,而出現應該籌組第三黨的意見。

 

但,楊國樞在一篇《我們需要甚麼樣的第三黨》文章中,看到關於「第三黨」的問題卻有三。一是「個別政治人物組黨,籌設的新黨不應標榜個人形象,因人設黨的政黨,性質上仍屬於一種後援會,只能算是『政治角頭黨』」,二是「幾位有實力的政治人物站出來組黨,若其政黨旨在保護自己的形象和票源,則可以稱之為一種『自求多福黨』。」,第三,「為了超越在既有政黨下的共同困境而組黨,終究難有共同政治理念,縱有造勢聯盟和競選聯盟,最後還是會因現實而結合,再因現實而分開。」而以上無論哪一種,都是人在黨在,人亡黨亡。

 

當時所謂第三黨的指標人物,有被民進黨停權的朱高正,以及在立法院成立次級團體「新國民黨連線」的趙少康。數年後回看這兩人,楊國樞難道不是一語成讖?

 

包括時代力量,又或者其他有志成為第三勢力的政黨,或可從當初黨外經驗,以及楊國樞的建言望見自身的侷限。過往時勢造英雄的環境條件也許不同,但一民主社會中關於政黨政治的原理原則,仍有一定脈絡可循。另外,民進黨是1986年創黨,2000年取得執政,過程中有14年的時間累積政治資本和整合社會資源,而今,又有多少人因為乘風而起,想抄捷徑,又可能發現選總統的「門檻」已不像當初那般高不可攀,於是三兩下就直接以當總統為目標,是燕雀不知鴻鵠之志?還是只是有幸下了幾顆老鷹蛋的母雞?這又是他們另外需要傷腦筋弄清楚的事了。

 

※作者為《上報》主筆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