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飛彈突擊艇與岸置型魚叉飛彈性質重疊,將被檢討是否還要持續進行;圖為海軍寧陽軍艦發射魚叉反艦飛彈。(國防部提供)
在外購武器裝備預算劇增,空軍代號「天隼二號」採購陸基近迫防空方陣快砲系統,從外購轉換為自研案,多少都是受到F16V新戰機預算排擠效應,海軍更是採購岸置型魚叉飛彈,爭取多年的10年MH-60R反潛直昇機都只好被迫再次順延,據了解,與岸置型魚叉飛彈性質的重疊的微型飛彈突擊艇,將是被檢討是否還要持續進行的案子。
為加強「濱海決勝」防衛構想,以不對稱作戰的狼群戰術,參謀總長李喜明提議籌建60艘的45噸微型飛彈突擊艇,配備兩枚雄二反艦飛彈與若干肩射剌針防空飛彈,可部署在漁港,可由2到3名軍士官操作。
經過國防部不斷討論後,海軍從2019至2029年在國防預算公開部分中,編列總計316億3844萬3000元預算來建造60艘「微型飛彈突擊艇」,擔任海上快速反應兵力,平時執行打擊任務及支援戰演訓,戰時應付突發狀況執行攻擊任務。但由於立委質疑其效能,將第一年原編列4.7億元減列成2億餘元,並決議海軍必須先完成測評,向立院報告後,全案再繼續進行。
海軍配合立院決議,已將細部合約設計標出,並且進行測試,也使得該案的年內執行進度只有50%,今年內在海軍向立院提專案報告後,再決定是否要續造微型飛彈突擊艇。
不過,當年在提出建造微型飛彈突擊艇構想時,也是希望以狼群戰術的突擊艇反艦飛彈,提高對解放軍侵台船團的擊殺率,但是海軍採購岸置機動型魚叉飛彈「岸置巡防飛彈系統」(CDCM/Coastal Defense Cruise Missile),該型魚叉飛彈面對複雜背景的分辨能力較佳,具有攻擊港口設施或港內船艦的能力。
就因為海軍具有雄二(艦射與岸置機動)反艦飛彈、雄三超音速(艦射與岸置機動)反艦飛彈,再加上魚叉艦射型反艦飛彈以及未來的魚叉岸置巡防飛彈系統,在更多種攻船飛彈,因為接戰模式、雷達頻率等各不相同,敵方反制的難度會增加,更能造成船團與沿岸港口與集結區域的擊殺率。
就因為在採購岸置機動型魚叉飛彈「岸置巡防飛彈系統」後,其性能與微型飛彈突擊艇重疊,在外購武器裝備預算大增,造成預算排擠效應,微型飛彈突擊艇將在原型艇完成後,重新檢討是否還要持續建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