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書:2012年的美豬不是2020年的美豬

黃志翰 2020年09月01日 00:00:00
無論是食安標準的制定與檢驗、國際經貿環境,以及美中台關係,2012年和2020年的時空背景都有所不同。(圖片摘自總統府)

無論是食安標準的制定與檢驗、國際經貿環境,以及美中台關係,2012年和2020年的時空背景都有所不同。(圖片摘自總統府)

近日政府決定放寬美豬進口,引起社會注目,但事實上美豬從台灣2012年加入WTO後就已經開放進口,開放的也不只有美豬,還有其他國家的豬肉,這是台灣加入WTO的義務。
 

只是因為台灣禁止使用萊克多巴胺,所以也不開放使用萊克多巴胺的豬肉,也就是所謂的「萊豬」,但容許使用的美國一直將此視為非關稅障礙,是台灣拒絕完全開放豬肉貿易的技術性手段。
 

雖然,美國一直認為萊克多巴胺的微量殘留是可承受的風險,但在2012年以前國際間對此並沒有共識,所以即使美國認為以藥物殘留限制「萊豬」是非關稅障礙,也並不是那麼有力。
 

一直到2012年7月,也就是台灣已經為此先吵了3、4個月之後,國際食品標準CODEX的委員會終於制定了萊克多巴胺殘留的國際標準,這個標準比美國國內嚴格,同時通過的票數差距很小。至此,可以看出國際上對萊克多巴胺還是有所疑慮。
 

但是,從2012年7月到現在,整整過了8年。一方面台灣國內已經以國際標準開放了「萊牛」,另一方面日本和南韓等國家不只用一樣的標準開放了「萊牛」,也開放了「萊豬」。這8年來,不管是台灣開放的「萊牛」或日韓等國開放的「萊牛」、「萊豬」,都沒有造成明顯的食安問題。
 

換句話說,2012年和2020年的時空背景不同,不只是已經有了國際標準,更是有8年的時間實際檢驗了這個標準。
 

另一方面,2012年的國際經貿環境也和現在完全不一樣。由於美中貿易戰一路到美中脫鉤,再加上武漢肺炎,過去「台灣接單、中國生產、賣到美國」的三角貿易模式越來越難以為繼,必須尋求轉型。
 

當台灣的產業無法依賴中國的廉價勞動力,以及過去美國給中國的最惠國待遇,台灣與美國的貿易談判就更顯得重要,特別是台灣的競爭國家日韓,也已經陸陸續續與美國展開經貿談判。
 

因此,在武漢肺炎肆虐、美中加速脫鉤的當前,爭取與美國進一步的貿易談判,是最好的時機,更是不得不的選擇。
 

不過除了上述的兩個面向,真正最重要的還是在美中對抗的表態。雖然政府可能基於外交默契等等理由並沒有明講,也沒有強調,但任何人應該都看得出來,2012年的美中台關係,和2020年的美中台關係天差地遠。
 

2012年美中台三方關係還算穩定,但如今美中的對抗越來越激烈,台灣也面臨中國更強硬的打壓與野心,美國亟需盤點確認在第一島鏈的盟友,台灣也需要美國的支持與支援。
 

所以開放「萊豬」,對台美雙方不只是經貿利益,更具有台灣落實多年來的承諾,強化雙方互信的象徵意義。
 

事實上,美國不是不知道非「萊豬」的美豬在台灣只有1%左右、一年不到1萬噸市場,就算開放「萊豬」,也不會增加多少。但對美國而言,這是對等、互信和誠信的原則問題,解決這個原則問題,才能進一步深化雙方的盟友關係。
 

而這個原則問題,在美中幾無衝突的2012年即使不是不存在,也沒什麼特別的意義,但放到2020年的現在,已經完全不一樣,台灣需要向美國證明自己是守諾誠信的盟友,美國政府也必須對國內交代支持台灣有所意義。
 

總結而言,2012年和2020年的時空背景,無論是食安標準的制定與檢驗、國際經貿環境,以及美中台關係,不僅都有所不同,也是台灣必須儘快因應的劇變,放寬美豬進口,在這樣的劇變之下,是必須也合理的決策回應。
 

※作者為中小企業主

關鍵字: 美豬 進口 瘦肉精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