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展期間,影展路燈旗坐落於各活動場館附近(Taiwan Docs提供)
在阿姆斯特丹的最後一晚,影展已於前日結束,我們前往位於阿姆斯特丹大學旁,由學生策畫、經營的咖啡酒吧兼藝術影院。和影展所合作的各家影院相同,似乎總是愈接近午夜愈熱鬧,而平日、晚場、非商業取向的電影也湧進不少人潮──看電影是這座城市的日常,觀影者橫跨青年至年長者,或許比電影本身更重要的,是看完電影和朋友在旁聊天喝一杯。
荷蘭阿姆斯特丹國際紀錄片影展(International Documentary Festival Amsterdam, IDFA)創立於1988年,在每年的11月舉行,今年則於11月16日至27日舉辦,為期12天。已邁入第29屆的它,是全球最大、最知名的紀錄片影展,今年共放映300部影片,其中有106部為世界首映,包含14個放映場地,以及講座、論壇、會面、影人交流、展覽等則在不同的11個場所舉辦,集結世界各地約3,000名紀錄片專業人士參與,總觀影人次也破紀錄達28萬人。
29年的產業上下游耕耘
看完上述數據,可以想像IDFA的規模已經超越身處台灣、亞洲的我們所接觸到的任一紀錄片影展,或許可以將它類比為紀錄片界的「奧斯卡」,作為紀錄片的最高殿堂,不管是入圍或是得獎,對於作品往後的發行與曝光都具有很大的加分作用;而影展、發行、機構等產業工作者也會排除萬難參與這個年度盛事,或交流或選片或買賣,IDFA如同一個完整的平台,讓紀錄片的各種可能性在兩週的影展中發生。
其實20多年前,IDFA由影展主席Ally Derks創辦時,僅是幾名工作人員默默耕耘的小型影展,隨著專注在紀錄片產業各環節基石的打造,目前的IDFA包含最主要的影展活動(Festival)、提供創作者製作與後期資助申請的基金(IDFA Bertha Fund, IBF)、供製作中企劃案尋求買家與合製的提案會,(IDFA Forum)、供片商與選片人選片的市場展(Doc for Sale)、培育與教育性質的紀錄片學院(IDFAcademy)與強調新媒體結合的互動紀錄片展覽(DocLab)等。而今年有15部曾獲得IBF資助的影片在影展放映,導演也前往參展,讓影片從前期發想至完成都與IDFA保持緊密關係。持久而穩定的工作團隊,逐漸壯大成今日的全球紀錄片盛會,也帶動整個荷蘭紀錄片的發展。
走進創意紀錄片世界
IDFA是沃養創意紀錄片(Creative Documentary)的家,從創立之初,便極力推廣「風格構思特別,能表達創作者個人遠見」的作品。節目主要分為競賽類和非競賽類,今年競賽類共有七個單元,包含長片競賽(60分鐘以上)、中長片競賽(40至60分鐘)、新導演競賽、荷蘭競賽、數位敘事競賽、學生競賽、兒童紀錄片競賽,每個競賽約有15部入圍作品。IDFA強調「首映條件」,優先順序為世界首映、國際首映或歐洲首映,由於競爭相當激烈,因此許多影片會選擇在IDFA全球首映。競賽單元仍多半以歐美作品為主,亞洲紀錄片的比例偏低,但隨著近幾年中國紀錄片的猛烈竄升與國際矚目,今年,中國導演范儉《搖搖晃晃的人間》入圍了長片競賽,最終獲得評審團特別獎;中國導演王久良《塑料王國》則入圍新導演競賽,獲頒評審團特別獎。
非競賽類則分成大師饗宴、年度影展精選、世界大觀、實驗紀錄片、音樂紀錄片、特別放映等六大單元。今年IDFA為導演瑟蓋.洛茲尼察(Sergei Loznitsa)做了大師專題回顧(瑟蓋.洛茲尼察是2012年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TIDF)的焦點導演,今年TIDF也放映了他的《蘇聯1991》)。IDFA的大師專題,除了重要作品回顧外,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集中在影展最後四天舉行的特別放映單元──「寂靜之眼(The Quiet Eye)」,是今年影展節目中令人目光為之一亮的片單,開展了「緩慢紀錄片(Slow Docunentary)」的探討,使觀眾在觀影中彷若經歷真實的時間,這也是影展節目部總監Martjin te Pas沉潛十年特別策劃的單元。單元精選九部2002年之後的作品,每部雖然只放映一次,但仍力邀導演前來參加,放映前常設置儀式性的小活動,吸引觀眾目光,例如《Taimagura Grandma》拍攝一對住在岩手縣偏遠深山的老夫婦,以費時費力、手工的方式製作味噌,為呼應影片,便請到廚師至放映現場烹煮味增湯,放映前後也會穿插和影片相關的短講,最後一日更有兩場搭配現場即興電子演奏的放映。整體來說,是個小巧、精緻的單元。
台灣出發的觀察筆記
台灣紀錄片過去在IDFA嶄露頭角的次數並不多:林泰州導演《書包裡的秘密》曾於2007年入圍中長片競賽單元─銀狼獎競賽(Silver Wolf Competition);賀照緹導演《只要有個家》(原名《風神少年》Winding on the Road,現名《只要有個家》Turning 18)則曾於2011年入圍IDFA提案會一對一(One-on-one Meetings)類別。
不過,台灣紀錄片業界對IDFA應該不算陌生:公共電視過去幾年曾派員於提案會中擔任委製編審(Commission Editor);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TIDF)2013與2014年皆曾派員前往IDFA選片;去年國藝會發起的「WINDOC製片人培育計畫」則徵選製片人前往IDFA觀摩;立基兩岸三地的CNEX則參展IDFA多年,本屆CCDF提案大會增設了IDFA邀請獎,從CCDF中選出提案前往IDFA提案會。而今年CNEX也因監製的中國王久良導演新作《塑料王國》入圍新導演競賽單元而參展。2015年,隸屬國家電影中心的台灣紀錄片推廣平台(Taiwan Docs),曾協助八部台灣紀錄片於IDFA市場展(Doc for Sale)曝光,並提供該年度參展買家為期一年的線上免費觀看。然而,經過整年的統計下來,八部影片透過Doc for Sale觸及的選片人、買家並不多,推測是國際紀錄片社群對於台灣紀錄片認識不深,欠缺觀看契機。影展期間若沒有相關人員實際到現場推廣,例如一對一會面、交流,僅被動式地放置在線上平台,極有可能被埋沒在數百部影片海當中。
這次筆者以Taiwan Docs推廣台灣紀錄片的身分參訪IDFA,期間約見十多位來自歐美地區的選片人或是單位代表,針對影展或發行商所需,推薦合適的台灣紀錄片,洽談合作的可能。約訪的對象多半對亞洲紀錄片,或是台灣紀錄片感興趣,但往往認識不深。相對於亞洲,歐美地區的紀錄片相關產業早已互相結盟、形成網絡,從業人員長期參與IDFA等類似的大型影展,除了宣傳影片、進行買賣交易,同時也更新產業動態,人與人之間有緊密關係,因此不管是影片前期發想、拍攝,再到後端的發行推廣,都可發現其完善的產業鏈。
台灣乃至亞洲紀錄片,要在歐美紀錄片為主的紀錄片展會上取得一席之地,因有著語言、文化與地緣上的種種差異,一直以來都不太容易。不過,南韓則有一政策性的做法:由Broadcasting Content Promotion Foundation(BCPF)主導,投入大量人力與資金,在南韓國內先進行工作坊評選與培訓,挑選五部南韓紀錄片提案,前往IDFA參加南韓提案日(Korea Pitching Day),協助影片尋求國際資金,邀請參與IDFA提案會的委製編審,針對每部企劃案提出建議,今年則已是BCPF第四年與IDFA合作。
這樣的方法雖未必適合台灣的現況,但仍可作為參考。而身為影展中少數的亞洲面孔,該如何找到適切的位置,或是進行亞洲地域性的結盟與策略討論,也是必須練習且思考的問題。
驚人的EYE電影博物館
大落地窗、白色明亮的建築、階梯式餐廳和酒吧,EYE Film Museum於2012年開業,位於阿姆斯特丹的近郊,是荷蘭電影資料館辦公室的所在地,也是今年IDFA的放映場地之一,距離IDFA主展場大約是20至30分鐘的路程,需從車站搭乘三分鐘的免費渡輪才能抵達。
EYE Film Museum內部有專業的典藏資料策展人(curator),負責不同領域,並和製作團隊合作,給予團隊使用片段的建議,也有專業的買賣業務部門,購買國內、外電影。同時,EYE Film Museum除了館藏荷蘭電影,也蒐集國外電影、海報、照片以及書籍,設立自己的販售商店。地下一樓有常態性的展覽,介紹荷蘭電影歷史與館藏資料;二樓則是當期展覽(本期為賽璐璐特展),一樓和三樓共有四個影廳,今年IDFA影展使用其中兩個影廳,選映較多經典影片或特別放映單元作品,EYE Film Museum也特別安排相關講座,介紹並推廣自身館藏與服務。
影展期間,EYE Film Museum的酒吧總是一位難求,看完電影的觀眾幾乎都會逗留在場地喝酒至午夜。幾個晚上我們看完晚場電影,午夜12點過後和滿滿的阿姆斯特丹市民一同在港邊的寒風中,等待搭乘渡輪返回市區,總能真切地感受到處於影展時刻的這座城市,如嘉年華般,愈夜愈有活力。
而除了觀影之外,我們也參加了IDFA舉辦的「Joris Ivens城市走路漫遊」,荷蘭導演Joris Ivens是紀錄電影的先驅,過去IDFA也曾以他的名字作為競賽單元的名稱。看著導覽員Casper Oorthuys熟稔而流暢地介紹Ivens的生平故事,深入淺出地帶出阿姆斯特丹的建築、水文、地理與歷史變革,先是一陣佩服,後來才得知Casper已經擔任IDFA導覽員有20年之久,他自學生時期便在IDFA擔任志工,之後每年都撥空回來IDFA負責導覽的工作。漫遊當天或許因天氣濕冷且陰雨連綿,僅有四個人參加,行程結束後,大夥坐在咖啡廳取暖喝熱茶,聽聞我們此次以「Taiwan Docs」的身分參加IDFA後說道:「原來還有這樣的單位,很有趣啊!所以說,IDFA中真的包含了各式各樣的角色與層面呢。」
而立之年的展望
走過29年歲月的IDFA,除了影片映演外,同時也肩負提案、創投、買賣、映演、研討、推廣與教育等目的,「全面性、專業化」或許是最能貼切形容IDFA的字眼。在IDFA,每個時段都有讓你無法抉擇的放映/講座/周邊活動,而內容豐富的雙日報、電子報提醒你明天該看什麼、該玩什麼,似乎一刻也不得浪費。
除了琳瑯滿目的活動,影展也走在數位潮流的前端,開發具有選片、訂票功能的影展App,以減低紙本特刊的印刷;十周年的互動紀錄片展覽(DocLab)也納入逾十件VR作品,開拓新媒體與紀錄片的結合,今年得獎的VR作品《Deprogrammed》,則是由加拿大製作,先有了一般的紀錄片作品(2015年於Hot Docs影展首映),而後從原敘事中擷取部分段落,以截然不同的虛擬動畫風格製作,時而穿插人聲,帶領觀眾戴上VR眼鏡體驗角色的心理狀態。
然而,十多天的參展觀察,從節目至活動皆完善組織化的影展,似乎也衍生了新的挑戰:在節目上,IDFA或許因應前端提案會的產製結構,選入愈來愈多跨國、大型製作的作品,多半議題取向、敘事清晰、技術規格完善,如此一來,是否減少了一些私題材、形式新穎或實驗的可能性?所參與的活動多半專業但趨於制式化、中規中矩,似乎少了新想法的激盪與交流。
IDFA以創意紀錄片起家,不斷地在各方面精益求精,而今年IDFA也做了重大宣布,Ally Derks即將把主席交棒給擁有視覺藝術家/電影創作者背景的Barbara Visser,Barbara說道:「分別拓展藝術和紀錄片並不是我的目標,紀錄片創作者應該要更上一層樓,融合兩者,用不同的方式來說故事。」明年年屆而立的IDFA注入新血,是否能為這個成熟的紀錄片嘉年華新添創意,值得繼續關注與期待。
(文/張若涵、賴慕寧)
▌Taiwan Docs 台灣紀錄片海外推廣平台
台灣紀錄片資料庫:http://taiwandocs.tfi.org.tw/
Taiwan Docs英文推廣網站:http://docs.tfi.org.tw/
Facebook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docs
【關於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TIDF)】
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TIDF)成立於1998年,每兩年舉辦一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一起加入Line好友(ID:@upmedia),或點網址https://line.me/ti/p/%40zsq4746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