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把落後當堅持 也談新版歷史課本

李天豪 2020年09月10日 00:00:00
台灣成年人口當中,有大專以上學歷的人,大概有877萬。這些人都是讀舊有歷史課本長大的,但有幾個人還記得那些內容?(資料照片/沈粲家攝)

台灣成年人口當中,有大專以上學歷的人,大概有877萬。這些人都是讀舊有歷史課本長大的,但有幾個人還記得那些內容?(資料照片/沈粲家攝)

今天早上,被一則刺眼的新聞刷醒了…講的是一則讀者投書,批判新版歷史課本:「課程簡化到『令人髮指』的地步」

 

新聞內容,讓我看了非常刺眼…所以,就取了一個20年前讀者投書常見的標題,來抬抬槓吧。

 

新聞內容是什麼呢?

 

首先,「《史記》、《漢書》、三國、魏晉南北朝、貞觀之治、楊玉環與安史之亂統統不見」、「課程簡化到「令人髮指」的地步。」

 

再來,「…周武王伐紂、春秋是哪五霸、戰國是哪七雄」、「漢末黃巾之亂、三國、魏晉南北朝等等,新課本統統沒有」、「史籍經典《史記》、《漢書》完全不提」

 

還有,「60頁、6個章節講述商周至晚清3600年」、「每章正文僅1500字卻要講600年。」…「凌亂、不知所云、沒有時序、沒有前因後果,」、「國二的東亞史比高一的東亞史更可怕、可惡!」

 

來吧,我們找幾個好理解的觀察點,來對比一下:

 

春秋五霸:一般是指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五人先後稱霸。

 

戰國七雄:七雄是指韓、趙、魏、楚、燕、齊、秦,七國互爭的局面。---這是舊版「春秋五霸與戰國七雄」的課文內容。

 

這種內容有什麼「微言大義」?

 

這種敘述,一個歷史老師只有10分鐘,要教出什麼「時序因果」?

 

西漢司馬遷的史記,是一部記述從黃帝至漢武帝時期的通史,並首創以人物傳記為中心的「紀傳體」,為後世史書所沿用。

 

東漢班固模仿史記體例,撰寫漢書,記載西漢一代的歷史,是中國第一部斷代史。這是舊版「《史記》、《漢書》」的課文內容。

 

這種敘述,一個歷史老師只有10分鐘,要教出什麼「文化內涵」?

 

李淵的兒子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奪得皇位,是為唐太宗。

 

他繼位後,知人善任、容納直諫,開創「貞觀之治」。---這是舊版「貞觀之治」的課文內容。

 

玄宗晚年寵愛楊貴妃,沉迷享樂,政治日漸敗壞。天寶14年,胡人將領安祿山和部將史思明起兵叛唐攻占長安,史稱「安史之亂」。安史之亂後,唐朝國勢由盛轉衰,地方上擁兵自重的節度使經常與朝廷對抗,形成地方割據---這是舊版「安史之亂」的課文內容。

 

這種敘述,一個歷史老師只有15分鐘,要教出什麼「朝代興衰」?至於某些人最愛的「魏晉南北朝」,我放一張舊版課本的圖,給大家參考(如附圖)

 

 

請大家對著這張圖,想想你從中學了什麼「前因後果」?

 

這種教材,是「不求好,但求全」時代的思維模式,根據內政部的資料:

 

「我國105年底戶籍登記人口年滿15歲以上者計2,040萬人」

 

「以大專以上者占43.64%最多」

 

台灣成年人口當中,有大專以上學歷的人,大概有877萬。這些人都是讀這種歷史課本長大的,有幾個人還記得?不說別的,請問問自己還記得多少「微言大義」?

 

如果大人自己都記不起來,還要強迫學生背誦,理由何在?就算你都背起來了,在現實世界中,又有什麼用?到了故宮,除了看「酸菜白肉鍋三寶」,還懂個什麼歷史精神?歷史科長年被人說是「背科」、「最沒用的文科」,不就是這種內容造成的嗎?這種內容,不改,還留著中秋烤肉當火種嗎?

 

「大人…時代變了啊!」

 

接著,來說說新版到底在教什麼?

 

網路文章,不太適合說大道理,我舉幾段當例子,大家自己感受一下:

 

第一章:「商周至隋唐時期的國家與社會」-為了提高徵收田賦和分派勞役的效率,政府將人民編入戶籍,並頒布法律管理,嚴厲懲罰私自脫離本籍的人。

 

但當人民被沉重的賦役負擔壓得喘不過氣時,起而反秦就成為人民唯一的選擇。

 

探討「帝國維繫政權的措施與人才選拔」的小節內容新舊教材對比,哪一種教材比較有思考性,比較能刺激學生思考「國家與人民的關係」?諸君自鑑。

 

第二章:「商周至隋唐時期的民族與文化」-魏晉南北朝時期,南方的漢人政權衰弱。

 

永嘉之禍以後,北方草原民族紛紛入主中原,漢人被迫大規模向南方遷徙。南遷的漢人在南方建立新政權,憑藉南方的資源與北方政權抗衡。

 

同時,為南方帶來充沛的人力和耕作技術,增進了長江流域的開發,奠定日後經濟重心和文化重心南移的基礎

 

探討「多元族群的競合」的小節內容那一種教材比較具備素養,比較能擴展學生的「結構性思考框架」?諸君自鑑。

 

反正,我是堅定地捍衛新版歷史課本的那一方。(文章授權轉載自作者臉書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