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海兵凶戰危 台股風險已經拉高

林若伊 2020年09月15日 07:00:00
外傳東沙島就遭到疑似中國海上民兵、大批船隻的包圍,並且持續進行中。(取自中央大學官網)

外傳東沙島就遭到疑似中國海上民兵、大批船隻的包圍,並且持續進行中。(取自中央大學官網)

最近一些外交及國防委員會的立委陸續放出風聲,擔憂中國恐複製對東南亞諸國南海諸島的蠶食鯨吞策略,派遣民兵及海警侵犯東沙島。雖然海巡署出面否認,沒有「東沙島被包圍60小時」之說,然而從國防部大動作開記者會揭示中國軍機突入台灣ADIZ防空識別區被驅離來看,而美方除了將兩架B1B戰略轟炸機轉移至日本的嘉手納基地,還增援了4架進駐關島,有一舉摧毀中國薄弱海上軍力的可能。

 

由此看來,台海的緊張態勢的確被中國進一步地提升。而我認為台海緊張在美中軍事實力的巨大差距之下,應是虛驚一場,然而並不能排除台股因此虛驚而有系統性風險的可能,畢竟三月因疫情發生的崩跌,由美股帶動而造成台股加權指數的同步下挫,台股投資人應該都餘悸猶存,而我一直認為無論對個股再看好,都應該應對這種情境而在持股水位、避險策略及離場計畫上有所準備,以免系統性風險來臨時猝不及防,造成恐慌性操作下的重大損失。

 

而這個系統風險,其實上週在台股及美股都同步呈現一種山雨欲來態勢。Nasdaq(納斯達克)單週下跌4.1%,值得一提的這是從三月股災以來的單週最大跌幅。S&P(標普)則是單週下跌2.5%,也是自六月以來最差的表現。而Dow & Jones(道瓊工業指數)也同步下跌1.7%。台股加權指數(TAIEX)在台積電(TSMC, 2330.TW/ TSM.US)本週好消息頻傳帶動小漲的支撐下,收小漲0.3%,然而觀察許多漲多的中小型股都被投資人大舉賣出,以鎖住原本獲得的獲利,此心態我認為跟美股多是FANNG等科技股重挫雷同。

 

以台灣的資產管理業者來說,在這種情境下可能的做法可能是降低持股水位,然而國內的投信業者來說,股票型基金因受〔證券投資信託基金管理辦法〕所規範,有持股水位70%的下限,意即需要將所募集資金的七成都換成股權(普通股)來操作。少數會配置些避險商品,然而若市場走空,普遍還是會受到重傷,若台灣股票型基金的投資人認為將有下行風險,仍應以贖回這類型基金為宜。

 

但對台股散戶投資人來說,並不受這個規範所羈,沒有一定要將手上資金投入股市的理由,如同股神巴菲特所說,投資的特權就是:不像打棒球一樣會被三振出局,我們都可以放過各種球路,等到有十足的把握再出擊。而若還是有很想要持有的多頭部位,舉例來說,由於製程的絕對領先、對iPhone 12的競爭力看好,我想繼續持有台積電這家全球毛利率(Gross Margin %)最高的企業,以下有幾個可能做法。

 

現股搭配期貨(或反向ETF)

 

若想持有現貨股票,可以考慮購買台指期或是反向的ETF(指數股票型基金),或許可以用期貨7倍的槓桿或是反向ETF複製指數的走勢來避險,然而由於散戶很難如同共同基金般持有數十檔股票,在持有集中幾檔的狀況下,這些個股的走向或是幅度,並不一定跟指數走勢雷同,我認為這樣的避險方式,效果可能會很有限。

 

台股及美股上週同步呈現一種山雨欲來態勢。(攝影:張哲偉)

 

現股多空互鎖

 

假設持有一定市值的多方現股,散戶投資人也可以視個人風險偏好去持有對應比例市值的空方股票,一般來說是以融券賣出或是借券賣出的方式操作。然而使用個股多空互鎖來說,仍然需要注意多方標的跟空方標的的相關性及波動程度。

 

舉例來說,台積電是半導體產業的標的,若您找了一檔原物料股來放空避險,兩者走勢一致的機率,就會相對於多空標的都同樣是半導體產業的為低。而同樣是半導體產業來說,持有晶圓代工的台積電,卻找IC設計的聯發科(MTK, 2454.TW)來放空避險,其相關性可能不如使用同樣是晶圓代工的聯電(UMC, 2303.TW)來放空操作。

 

換成「對應」同市值的選擇權

 

另外如同經營之神孫正義,他所主導的軟銀資產管理,在八月中美國證監會(SEC)所公布,在美國註冊的資產管理公司都需要繳交的13F報表,所揭示孫正義的科技股選擇權(Option)操作策略,我個人認為是非常聰明而且有效地操作方式。

 

由於這些科技股反映了武漢肺炎疫情時期,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也有實際的營運績效表現,這位經營之神可能不認為這次的科技股是場泡沫,然而疫情造成全球金融市場有莫大的風險,也是不能否認的事實。從而使用選擇權操作,將40億美金的部位複製300億美金的現股部位,便可以規避持有現股的下檔風險。舉例言之,這些現股部位若下跌50%,則使用現股操作可能損失150億美金,但使用選擇權操作,就算全部歸零可能也只損失40億美金而已。

 

然而我認為使用選擇權,或是個股權證操作,除了「時間價值」所影響的時間點的選擇外,最重要的觀念便是「實質槓桿」這件事,很多人在這種工具上面滑鐵盧,便是因為沒有風險控管概念,而將全部資金都投入,複製出了若購買現股所能操作部位好幾倍的槓桿,在市場稍有波動下,該部位恐怕直接歸零而血本無歸,必須得嚴加警惕。

 

台股後市展望

 

新台幣在進口商拋匯的情況下,資金仍然是向台灣國內流進,上週五在美元指數是93.39的情況下,強彈至29.278,我認為外資對台股並不看淡。但從台指期未平倉的口數來看,外資雖然多單仍維持在近三萬口,但單日也平倉掉了近10%,而投信的台指期空單水位一直維持在近四萬口,我認為反應了國內本土法人對於系統風險的憂患意識。值得一提的是法人選擇權(OI),無論是買權(Call)及賣權(Put)的買進及賣出,均有相當幅度的增減,也反映了市場參與者對於短期內台股可能有相當程度波動的想法。

 

就指標性個股基本面看,台積電除了「一個人的武林」地位明確,本週甚至傳出摩根大通(JP Morgan)認為台積電接獲INTEL(INTC.US)的核心產品外標的訂單,可能相較於2022年提前,可望扮演穩定大盤的關鍵力量。而指標性的華為概念股聯發科及中國去美化概念的聯電,相對來說後勢就比較不明朗,畢竟就公開資訊觀測站所示,聯電內部的經理人們,申報賣股的為數並不少,其對聯電後勢的看法可能與我雷同。對指數來說,仍然是多空交雜而後勢不明。

 

※作者為前美系外資投信研究背景,涉略台股、陸股及多重資產等領域,現職為金融科技新創副投資長,並管理「若伊時評」粉絲專頁,以投研的角度跟大家分享對於時事的想法。作者及所屬之公司在撰文當下,已持有本文所提及的台積電(2330.TW)之多方標的與聯電(2303.TW)之空方標的及衍生性金融商品,其利益衝突議題請本文讀者知悉。唯本文不代表任何投資建議,讀者請勿單純以本文為依據,請多方涉略後審慎地進行投資決策。

 

關鍵字: 南海 風險 股市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