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術陷阱】打造AI簡直自毀? 你我不能忽視的技術性失業

機器人時代來臨,人類未來將往哪走?(湯森路透)

機器人時代來臨,人類未來將往哪走?(湯森路透)

編按:隨著人工智能與自動化技術發展,你我都將面對跟不上時代的可能。富者越富、貧者越貧趨勢下,中產階級或將「被迫消失」,但沒想到這也與民主政體的存在相關。為求不讓自己成為牛津大學預測的夕陽行業一員,《技術陷阱》所揭示的現況與困境,或許將是當代人得勇於面對的難題。

 

愈來愈多工作開始自動化,但光是軼事還不足以告訴我們未來工作被取代的程度,也無從得知哪些類型的工作將受到影響,因此,我和牛津研究同仁奧斯本尼在2013年的論文〈就業的未來︰ 哪些工作最容易被電腦化?〉中,找出近期自動化工程的瓶頸,並評估近日的人工智慧進展帶給目前的工作多少風險。

 

例行性工作在1980年代開始大量消失,但也有經濟學家做出準確預測,指出光是觀察電腦做的事,就知道哪些領域的工作者會很早就會被取代。

 

電腦能做哪些事?

 

今日我們要問的問題則是:在人工智慧的年代,電腦能做哪些事?有哪些事沒辦法?

 

我們不問「超級智能(superintelligence)的前景」這類回答不了的問題、也不試圖預測未來的重大發明,而是看著地平線上的技術。套句馬爾薩斯在工業革命開頭寫下的話:「世界上已經出現眾多發明,完全出乎意料,無法預知......如果有人在沒有引導的情況下預測到這些發現,沒類推過往的事實、沒參考過往的跡象,那麼這個人應該被尊稱為先知或預言者,而不是哲學家。」前文提過,人工智慧是另一種通用技術,也已經同時用於執行腦力與體力任務。

 

挑戰不在於提出新奇的事物

 

此外,許多工作需要創意,例如有能力想出不尋常的聰明新點子。調查數據顯示,物理學家、藝術總監、喜劇演員、執行長、電玩設計師、機器人工程師等等全都參與此類活動。從自動化的角度來看,此時的挑戰不在於提出新奇的事物,而是提出有意義的新鮮想法。電腦若要製造出原創的音樂、寫小說、開發新理論或產品、說巧妙的笑話,原則上只需要納入經驗豐富度能與人類相提並論的資料庫,再加上讓我們有辦法做效能評估(benchmark)、判定演算法精巧程度的可靠方法即可。

 

【按主要職業類別分類的自動化風險工作比率】(八旗提供,資料來源:C. B. Frey and M. A. Osborne, 2017, “The Future of Employment: How Susceptible Are Jobs to Computerisation?,” 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 114 (January): 254–80.。)

 

如果自動化一路順暢無阻發展下去,還會有足夠的職缺嗎?民眾的心中往往有一種普遍的反烏托邦看法,認為尖端機器興起將造成工資下滑、失業率上升,勞動者的生活被摧毀殆盡。相反地, 同樣也很常見的烏托邦想法則認為,技術將帶來新的閒暇年代,世人將偏好少工作一點,多玩一點。這兩種看法都不是新看法。長期而言,這兩種看法目前為止都已經證實有誤,或至少過度誇大。雖然隨著技術進步,勞工的確經歷過困頓的時期;而擔心工作將終結的看法,永遠是杞人憂天。至於所謂我們全都會放棄工作,過著幸福美滿的悠哉生活,同樣也是癡人說夢。

 

廣泛的技術性失業

 

經濟學家凱因斯(John Maynard Keynes)在1930年的〈我們的孫子可能碰上的經濟情勢〉(“Economic Possibilities for Our Grandchildren”)一文中,提出了著名的論點:他認為當時機械化前進的速度,遠遠超過史上其他任何時代。凱因斯指出,我們想出辦法用機器取代人類的速度,將超過找到新方法運用勞力的速度—他認為這將帶來廣泛的技術性失業。凱因斯的論文反映出1920年代生產力大增,在當時的確引發了不少適應問題,導致機器問題再現。然而,凱因斯依舊對長期趨勢感到樂觀,他主張,技術將解決人類的經濟問題,大家不必再為生計煩惱。我們主要關切的重點將會是該如何打發閒暇時刻。凱因斯預測,世人將在一世紀內享有一星期只需要工作15個小時的生活。

 

凱因斯說對了,機械化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前進,但後來發生的事和他設想的相當不一樣。富裕國家的人民的確每星期工作的時間較短、假期更多、壽命較長,有更多年的退休歲月。然而,經濟學家拉米與奈維爾.法蘭西斯(Neville Francis)追蹤了過去一世紀美國人的工作與休閒情形,發現隨著民眾富裕起來,他們決定給自己放假的時間,並沒有一般人想像的那麼多,更絕對沒有達道凱因斯所預測的數字。

 

【依據收入與教育程度的工作自動化風險】(八旗提供,資料來源:C. B. Frey and M. A. Osborne, 2017,“ The Future of Employment: How Susceptible Are Jobs to Computerisation?,” 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 114 (January): 254–80.,注:本圖繪製出某項職業能夠自動化的可能性,比上該職業的中位數年收入和教育程度。高薪與高教育程度的職業,平均而言較不暴露於自動化風險。)

 

看不見的永遠是未知的

 

看不見的永遠是未知的,但20世紀的模式是技能需求上升了,人工智慧技術似乎不可能反轉此一模式。除了某些例外,下一波最不可能被取代的工作,就是技術人士的工作。如果我們看著2000年之前尚不存在的新產業,其中多數與數位技術有關。那些產業雇用的員工大多擁有大學學歷(許多是科學、技術、工程或數學學歷)。也因此下一波的自動化效應,大概會與於早期的電腦技術類似,但很有可能會影響到更多人。戰後年代在工廠工作的民眾,他們的工作選項自電腦革命以來就已經消失了。

 

此外,零售、建築、運輸、物流也愈來愈暴露於自動化的風險中,相關工作者的選項極有可能會每況愈下。的確,即便未來30年和過去30年一樣,也沒讓人多安心,因為自動化近日已經讓勞動市場上的某些團體失業率升高,沒有中學以上學歷的民眾工資下滑。布林優夫森與麥克費在暢銷書《第二次機器時代》(The Second Machine Age)中野提出類似的觀察:

對於只有辦法提供『一般』技術與能力的勞工來說,這是最糟的年代,因為電腦、機器人和其他數位技術正在以驚人速度習得這樣的技術與能力。

 

令人擔心的是,勞工市場上有大量民眾的其他工作選項持續惡化;即便假設被取代的卡車司機還算輕鬆就在不斷變動的勞動市場找到新工作,我們得問自己,那會是什麼工作?薪水怎麼樣?甚至要是那些選項看起來不誘人,他們還會選擇那些工作嗎?

 

如果自動化只是暫時讓民眾收入減少,那麼民眾會願意接受自動化。然而,如果幾年後或甚至是數十年後,收入似乎依舊不太可能回升,民眾抵抗自動化的機率便會升高。如果個人無法開心接受市場判決,他們可以阻擋技術,或是透過非市場的機制與政治行動主義,要求進一步重分配。今日,勞工對於政府必須提供什麼不但有著更高的期待,他們還握有政治權利。

 

 

作者簡介

卡爾.貝內迪克特.弗雷(Carl Benedikt Frey)

牛津大學馬丁學院「新經濟思維研究所」資深研究員、「未來工作學程」主持人;同時擔任二十國集團(G20)、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歐盟、聯合國,以及數間《財星》五百大企業顧問。於2016年名列瑞典商業雜誌《商業週刊》「最具影響力年輕意見領袖」第二名。曾發表論文〈就業的未來︰哪些工作最容易被電腦化?〉,文中預估美國將有47%的工作面臨自動化風險,至今仍被視為當代最具影響力的研究,學術引用超過四千次,並有超過百家媒體引述其內容,其中包括《經濟學人》、《外交》雜誌、《紐約時報》、《時代雜誌》等重量級國際媒體。著述散見《金融時報》、《科學人》、《華爾街日報》專欄,專題書寫人工智慧的經濟學、技術史與工作的未來。

譯者簡介


許恬寧
師大翻譯所畢,自由譯者,近期譯有《教練》、《四騎士主宰的未來》、《為什麼這樣工作會快、準、好》、《做自己的生命設計師》。

 

本文節錄自《技術陷阱:從工業革命到AI時代,技術創新下的資本、勞動力與權力》第十二章






【加入上報國際圈,把繽紛世界帶到你眼前!】

提供新聞訊息人物邀訪異業合作以及意見反映煩請email至國際中心公用信箱: intnews@upmedia.mg,我們會儘速處理。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