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PP特快車停開了,不代表台灣與國際經濟的整合只能原地踏步。(湯森路透)
TPP一度是台灣期待打破經貿困境的最佳辦法。台灣的重要貿易競爭對手韓國,其FTA覆蓋率高達六成以上,台灣覆蓋率卻不到一成。儘管FTA簽約不意味著就是兩國貿易立刻零關稅,但是FTA簽約後的結果,大致上是朝著低關稅與零關稅邁進。台灣的低FTA覆蓋率,的確讓人擔憂。
然而台灣要突破低FTA覆蓋率有其政治上困難。由於台灣的特殊國際地位以及中國的打壓,台灣要與他國簽訂FTA,並非容易之事。事實上目前與台灣簽署重要FTA的國家,如新加坡與紐西蘭,都是先與中國達成了FTA協定,並且在中國不反對的默契下,才與台灣達成FTA協定。
在中國因素下,台灣要短期內提高FTA覆蓋率極為困難,還好TPP成為了救星。TPP簽約國包括美日等經濟大國,十二簽約國的GDP佔全球GDP的四成左右。台灣如果順利加入TPP,FTA覆蓋率一下拉高到三成以上,並包含越南、馬來西亞等經濟快速成長中的東南亞國家。
然而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明確反對TPP,有極大的可能性,川普掌權的未來四年或者八年,TPP是無法啟動。既然TPP無法啟動,想要成為第二輪加入國的台灣,似乎只能枯等。
難道未來的四年到八年,台灣的FTA只能坐困愁城?目前國內對於台灣未來FTA的走向,國內出現兩種建議,一是加入中國主導的RCEP,二是利用台日之間友好氣氛,與日本簽定FTA。很遺憾的,以筆者的認知,這兩種構想是可以期待,但是應該不太可能實現。
中國主導的RCEP在TPP被川普否定之後,目前氣勢上轉強。在12月6日最新一回合印尼談判,參與國的日本過去一直堅持RCEP要達成高自由貿易,不設定完成談判時間,但在TPP被川普凍結後的此次會議,日本開始宣稱「達成時間也很重要」。過去對於RCEP最消極,反對高度自由貿易的印度,也改變態度,宣稱有希望半年後可以達成協議。
儘管RCEP在短期內談成,出現了一點點曙光,但是這是中國主導的自由貿易體制,台灣應該不會有國際空間。還記得馬政府時代,台灣對於中國主導的亞投行,表現出積極想參與的態度,卻後卻只落得只能以「中國台北」的羞辱名稱申請,最後台灣當然是沒有加入亞投行。在兩岸關係較和緩的馬政府時代,中國都讓台灣穿小鞋了,現在冰凍的兩岸關係,怎麼可能讓台灣有尊嚴的進入RCEP呢?不過RCEP的成員國之間對於自由貿易度的認知差距很大,RCEP最後的達成協議,應該是自由貿易度相當低的協議,台灣不加入,應該傷害也不會很大。
至於台日FTA,實現的可能性也非常低。首先,日本顧及日商在中國十三億人市場的經濟利益,基本上不會不尊重要先跟中國簽FTA,才能跟台灣討論FTA的中國壓力。再者,日本簽定FTA通常著眼是汽車產業的利益,但是台灣目前汽車市場的主要市場佔有者,都是日商。既然沒簽FTA,日商都已經穩穩吃下台灣市場了,日本何必開放國內市場給台灣呢?
綜合上述分析,筆者必須坦承,在TPP卡住後,在中國打壓下,無奈成為FTA孤兒的台灣,恐怕是沒有辦法在短時間內大幅提高FTA覆蓋率。台灣剩下的政策選擇不多。
首先在國際現實下,已經跟中國簽訂FTA國家,是比較有可能與台灣簽訂FTA的潛在對象。就目前中國簽訂的FTA而言,幾個經濟規模較大的國家,如南韓、澳洲、瑞士都值得台灣去探詢意願。
再者,唯一具有能力跟中國抗衡,不害怕中國經濟制裁,或者說讓中國不敢制裁的只有美國。台美FTA是可能性較高的。此外,川普的人事布局中,白宮的國家貿易委員會顧問是反中色彩濃厚的納瓦羅(Peter Navarro),在其2015年著作Crouching Tiger: What China's Militarism Means for the World,花了很大的篇幅,以不沈航空母艦的角度,來討論台灣對於美國的戰略重要性。如果納瓦羅此種冷戰對抗式的戰略思考模式,充分反映在川普的貿易策略上,那台美簽訂FTA的可能性極高。然而台灣也必須小心,川普的貿易保護主義思考,也可能讓台灣付出相當大的市場開放代價。
最後,台灣必須對未來可能完成的TPP及早準備,讓台灣可以確定第二輪就加入成功。台灣加入TPP第二輪談判的關鍵在於美國態度,而美國已經表明台灣禁止瘦肉精豬肉進口,會阻礙台美之間的FTA。筆者建議,台灣可以要求日本比照,其進口口蹄疫區國家巴西豬肉的模式,讓台灣豬肉打開日本市場,進而提高台灣豬農所得,化解台灣豬農反對瘦肉精美國豬肉進口的壓力,早日促成台美FTA。
TPP是讓台灣一口氣增加FTA覆蓋率的特快車,現在特快車停開了,不代表台灣與國際經濟的整合只能原地踏步。在中國的打壓下,台灣要增加FTA簽約國,的確不容易。希望當前政府能一步一腳印的規劃,首先打開台灣豬肉的日本外銷市場,化解瘦肉精美國豬肉難題,朝向完成台美FTA邁進,同時也洽談國際政治難度較低的台韓、台澳FTA等,讓台灣在TPP被冷凍後的FTA談判冰河期,也能殺出一條血路。
※作者為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國貿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