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經國開啟了去中國化歷程,他解除戒嚴施行民主憲政,就開啟了原本被禁錮臺灣民族意識,每經歷一次選舉,臺灣與中國不同的民族意識就被強化。(湯森路透)
日前國中歷史課綱變動為「略古重今」,中國史部分改為東亞史,引起了不少討論,部分人士指責這又是執政黨「去中國化」的傑作。此引發筆者的興趣,中國是文化?還是帝國?
《世界帝國兩千年》(Empires in World History: Power and the Politics of Difference)的作者Jane Burbank與Frederick Cooper就指稱「中國」不是文化,而是如同「羅馬」就是帝國,在統治區內創造一種環境,讓人們在移民、殖民、奴隸、與商人構成的網絡中,透過民族或宗教社群方式聯繫在一起。也因此,當帝國內某地想要脫離中央控制的時候,就會有新的民族與宗教,而有別於統治者。例如:整個歐洲史國家興亡幾乎就是新興宗教與民族認同的破碎地帶,而中國朝代興替則是漢族與外族競爭的過程。
今日,歐洲大陸因為國境相連致使戰爭連連,帝國也因為民主政治與人權主義的興起而瓦解,國家的建構基礎不再是民族,而是民主法治。然當下的中國是共產黨所獨有,延續了1911年以前的帝國傳統,只是過去由血緣貴族統治轉成以共產黨人控制,黨掌握統治區內人們的一切生活方式。韓愈說:「孔子之作《春秋》也,諸侯用夷禮則夷之,夷而進於中國則中國之。」既然中國是共產黨所有,臺灣制度與中國不同,不就是「去中國化」嗎?
教育部國語辭典對民族意識的解釋「一個民族因血統、語言、風俗習慣等相同,在政治、經濟、歷史等各方面相連繫,而產生的共通感情。」今日,兩岸或許除了「血統」,無一相聯繫,都無法書同文了,又何來同國呢?什麼都不一樣,正是臺灣民族意識興起的根源。
因此,歷史課綱變動跟去中國化無關;但是臺灣的多元民主政治文化與政黨輪替,才是真正去中國化的基礎與行動。多元民主政治的日常生活與共黨專政完全不同。況且現在的民主政治生活方式,又是跟過去中國哪段政治生活經驗符合呢?
我們可以這樣說,蔣經國開啟了去中國化歷程,他解除戒嚴施行民主憲政,就開啟了原本被禁錮臺灣民族意識,每經歷一次選舉,臺灣與中國不同的民族意識就被強化,政權和平移轉鞏固了民族思想,自然而然的中國意識形態逐漸消失在臺灣人的集體意識之中。
※作者為國立宜蘭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兼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