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關扯陰謀論】柯文哲「牽強」設黃信介廣場 考古委員:誰才政治凌駕專業

陳燕珩 2020年09月30日 21:30:00
考古委員批評柯文哲只想兌現政策,用牽強方案強勢叩關,無視遺址內涵和文資保存。(資料照片/北市府提供)

考古委員批評柯文哲只想兌現政策,用牽強方案強勢叩關,無視遺址內涵和文資保存。(資料照片/北市府提供)

台北市長柯文哲承諾設置「黃信介紀念廣場」,但因涉及圓山遺址文資問題,屢踢鐵板。面對外界質疑跳票,柯一度將責任推給文化部「硬卡」,還扯政治陰謀論,讓參與審議的考古委員忍無可忍,不滿柯自始自終只想兌現政策,用牽強的方案強勢叩關,無視遺址內涵和文資保存,「究竟誰才是政治凌駕專業?」

 

柯文哲3年前喊出要在花博公園設置黃信介紀念廣場,不過因選址位在國定圓山遺址內,相關硬體工程須經文化部考古審議委員會同意,形同自設障礙。市府原規畫去年底啟用,未料送文化部審議被拒,計畫大亂,令柯勃然大怒,公開質疑文化部「不給過」,有各種陰謀論說法,並強調「政治是模糊的」,會保留設計圖,力拼翻案。

 

 

「不是沒破壞就放行」 柯挨轟不懂文資、搞錯重點

 

一名參與兩次審議的考古委員說,柯市府今年簡化設計再度送審,強調只要不涉及下挖工程、不加高設施,就沒有破壞圓山遺址的疑慮,質疑中央不給過,就是在硬卡,「突顯柯根本不懂文資,搞錯重點!」他直指,市府代表私下多次找文化部疏通,更接連兩次在審議會放話,要委員支持該「政策」,在在顯示柯市府不想就文資專業論專業,而是急於政治解決。

 

參與審議的考古委員認為柯市府不想就文資專業論專業,而是急於政治解決。圖為廣場選定地花博造型牆。(蔣銀珊攝)

 

 

昔花博偷蓋牆 今又想「把政治人物符號化」

 

《上報》取得文化部兩次審議會議紀錄,發現兩屆委員反對理由幾乎一致,認為市府的設計雖不會直接破壞遺址的地貌,但根本問題是,紀念黃信介與圓山遺址關聯性不大,一旦此案放行,未來恐難以拒絕其他無關的利用方案,最後考古遺址的意象和教育功能只會愈來愈薄弱。

 

多數委員也強調,黃信介對台灣民主運動的貢獻,各界有目共睹,但回歸文資專業,不宜把現代政治人物符號,放在無關的考古遺址上,否則會破壞整體意象。更有委員點出,當年市府辦理花博,加蓋半圓形造型牆已是偷跑,事後本該依法拆除,如今未拆除竟還想再加裝設施,審議會怎麼可能放行。

 

 

黃信介與圓山遺址「都很民主」 關聯太牽強

 

對於委員質疑黃信介廣場與圓山遺址缺乏連結,建議另覓他處,柯市府立場強硬,堅持黃信介早年生活圈在花博公園周邊,「移往他處不具紀念意義」。更強調,圓山過去是民主運動的奠基地,黃信介是民主運動先輩,兩者實有「地緣關係」和代表性,遺址和人文歷史都是重要的文化資產,可以共融並存。此一說帖,也被揶揄「未免太牽強」。

 

多數委員強調,黃信介對台灣民主貢獻有目共睹,但回歸文資專業,不宜把現代政治人物符號。圖為前年紀念黃信介90歲誕辰音樂會。(資料照片/李智為攝)

 

一名委員說,去年市府案子送進來,在場7名外聘委員一面倒反對,理由很簡單,國定遺址有教育意義,市府為滿足「政治需求」,急就章提案,為設置而設置,整體意義完全連結不起來,找不到合理性和必要性,不僅突顯市府對遺址內涵的無知,也對黃信介先生不尊重。

 

他更強調,柯市府對該案處理過程極為粗糙,稍有文資保存概念的人都不會同意,跟卡不卡案根本無關。何況,外聘委員來自四面八方,兩次審議又跨屆,委員出身考古學界、實務界,沒興趣搞政治操作,「大家就專業論事,誰跟你陰謀論!」反倒是市府不斷私下找文化部官員溝通,試圖影響審議走向,才是政治凌駕專業。

 

 

柯市府吞4敗不翻案了 「沒硬體反更有特色」

 

市府今年8月底送審,考古委員再度以壓倒性票數,否決設置黃信介廣場一案,連同先前現勘及審議會,市府4度被打槍。據了解,柯市府應已放棄再翻案,暫時不規畫加裝硬體設施,不過柯已在府內市政會議拍板,通過將花博公園命名為黃信介紀念廣場,未來仍會以抽象的形式和活動宣傳。

 

北市副市長蔡炳坤說,柯文哲很堅持對黃信介先生的紀念,但形式有很多種,不一定要設置紀念牌,精神比較重要。既然委員否決提案,「我們不會跟文化部作對」,這也不是壞事,也許一座沒有硬體的紀念公園,反而更有特色,市府每年仍會規畫相關紀念活動,讓民眾理解這座公園的意義。

 

【延伸閱讀】

●【中央不給過】柯文哲堅持黃信介廣場設在圓山遺址 砍設計仍4度吃癟

●【被打槍再送審】國定遺址內建黃信介紀念廣場 柯市府力拼過關

●【兩度碰壁】柯市府慘遭文化部打槍 黃信介紀念廣場案恐生變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