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的仰光大金寺。(湯森路透)
中緬之間經濟往來的歷史已存在久遠,由於高山的地貌造就了長途騾馬商隊(馬幫)的運送。在當代即使因為國界的劃定與邊防關卡的設立,基於地形障礙與長距離的國界,中央政府依然無法完全封鎖或控制邊民的非法越界。自古以來,跨境移動即是邊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邊區的定期集市(periodic markets)或當地人所稱的轉街活動,尤其可看出他們跨境經濟往來的活絡與穿透性。在冷戰時期雖然雙邊國界名義上是關閉的,兩邊人民為了生存而進行的越界依然存在。訪談中,報導人經常提到藉著市集日裝扮成小販,挑著商品出逃到鄰國,下面幾位報導人的敘事將顯露出邊民的經濟主體能動性。
當劉大叔從雲南越界到緬甸進行經濟交換,緬甸的邊民也越界到中國購買日常所需的商品。李大嬸在一九五二年出生於緬北邊區黑猛龍鎮的一個雲南漢人村子,村子在捧線西方三小時的腳程。訪談中她跟我回憶了許多童年的故事,例如在尼溫政府時期因經濟改革造成物資缺乏,她和夥伴們經常偷跑到中國去買貨品回來賣。
一九六二年三月二日緬甸軍人政府上台,獨裁者尼溫將軍進行「緬甸式社會主義」的經濟改革,一九六三年開始沒收私人企業、工廠和店鋪,一九六四年五月十七日一天之內廢止五十與一百元大鈔,造成無數商人破產、物資短缺,全國經濟在幾年內崩解,跨境黑市走私貿易隨之興起。從一九六○年代中期到一九八○年代中期,泰國成為緬甸最大的黑市貨品來源國,同一時期中國流入的物資數量相對而言較少。
和捧線一樣,黑猛龍這個地方也有好幾個村寨,住在這裡的族群有克欽、漢人、崩龍(又叫德安族)、撣族等。李大嬸的祖父在一百多年前從雲南龍陵搬到這裡,她的父親一九一三年出生在黑猛龍,後來被當地克欽的坐把(sawbwa)任命為寨子的伙頭。李大嬸家境富裕,有廣大的田地耕種玉米和大煙(罌粟花)。她說父親還辦了一所中文學校,這所學校就如同緬北腊戌中華學校的分支,都是向台灣的國民黨政府登記註冊,並使用那裡的教科書,學生也被鼓勵到台灣繼續升學。然而,一九六五年全國私校被緬甸軍政府下令停辦,李大嬸村子的學校也遭關閉。如同許許多多一九四九年之後逃出的雲南同鄉,黑猛龍當地這些早期遷徙來的雲南人,也都厭惡中國共產黨在中國所進行的一連串政治鬥爭迫害。有些雲南難民在撣邦加入了國民黨殘軍的游擊部隊,有些則加入馬幫,往來緬甸泰國,從事地下走私貿易。儘管在政治意識型態上這些早期移民和新到的難民都痛恨中共政權,但他們依舊盡力維持與家鄉的聯繫。
在尼溫主政下,李大嬸家族部分產業也被緬甸軍政府沒收,不過他們仍然可以繼續種大煙;此外李大嬸也和朋友結伴,一起越界到中國解放軍駐守的供銷社去買東西回來賣。不過,交易需要伴隨政治教育,李大嬸說:
我們去到那裡,那些共產黨把我們叫進去洗腦啦,「今天你們要讀《毛主席語錄》。」每次選不同段給我們背,「哪一個先背好,就先賣給你一個電壺(熱水瓶)。」我們就背啦,因為我們從小讀過書,我們會背啊……「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只有解放全人類,才能(最後)解放我們自己」。人家唱麼,我們還不是就唱,人家跳麼我們就跳……我們每個人挑了兩個電壺回去(賣),用一根小棍棍挑著……還不到家,在路上就有人端著(等著)買了。賣一個電壺,找著五塊、六塊錢,唉唷,Amalay pyo mapyo(開心喔)人家打工一天才一、兩塊那個時候。
這期(現在)嘛好好回憶呢,是在給我們洗腦。他會這樣,歇三天、五天,又搞一樣活動,賣給你不同東西,給你吸引著要來。我記著有一回是賣鞋子,帆布鞋是,白底綠色帶子,好看咯,唉呀,那天我去我不有,我買不得勒,唉唷,好可惜呀。
李大嬸用雲南話敘述著,中間也參雜幾句緬甸話,並時不時爆出爽朗的笑聲,她認為那時期的越界經歷是好玩的,她用緬甸話說「A pyo twar da a pyo bae twar da」(我們那期麼圖個pyo[快樂]啊)她和友人持續著這種經濟、政治相混的跨境交易,一直到一九六八年緬共從中國打進緬甸才停止。那年,一個共產黨宣傳隊先進到了李大嬸的村子,又唱又跳分發宣傳單;七、八天後緬共的軍隊就打進來了。李大嬸和她的家人連夜出逃,最後到了腊戌,他們幾乎丟下了所有的田地和產業。許多緬北邊民都被迫逃離,李大嬸說:
不管他們(中共)怎麼給我們洗腦,也沒有把我們洗乾淨……我們聽太多那些從中國逃過來的人跟我們講的故事,他們說中國共產黨來了就要趕快跑,他們還告訴我們很多他們怎麼被迫害的情形。
緬共是在英殖民時期一九三九年成立,一九四五年成為合法政黨,但一九四七年淪為地下政黨,一九五○年代和一九六○年代,一些緬共領導人、族群反抗軍(克欽、果敢部隊)逃到中國接受訓練,中共重新組織他們,並於一九六八年資助他們從雲南邊界打入緬甸,很快地占領了一些區域。緬共在中國的援助以及不斷有中國知青加入的條件之下,逐漸擴大勢力範圍,控管了撣邦和克欽邦邊界共四萬多平方公里的範圍。
中國雖然在一九六○和一九七○年代的物資普遍短缺,但毛澤東政府為了推動國際共產黨運動,除了幫忙訓練人員,也不斷以物資援助南亞和東南亞區域內的共黨勢力,援助的物資包括武器、彈藥、電報器材、汽車食物和藥品等等。面對複雜的政治生態與軍事化治理,中緬雙邊人民只要情勢允許,仍持續進行經濟交換來維持生計所需,並把商品流通到更遠的地方。
編者簡介
趙恩潔
國立中山大學社會學系
作者簡介
台邦・撒沙勒(Taiban, Sasala)
國立中山大學社會學系
邱韻芳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原住民文化產業與社會工作學士學位學程原住民族專班
丁仁傑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張維安
國立交通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張翰璧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學系
洪馨蘭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客家文化研究所
趙恩潔
國立中山大學社會學系
陳美華
國立中山大學社會學系
王宏仁
國立中山大學社會學系
楊芳枝
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
翁康容
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學系
洪世謙
國立中山大學哲學研究所
董晨晧(Remaljiz Mavaliv)
原住民多元性別聯合陣線Colorful Wi
王梅香
國立中山大學社會學系
張錦忠
國立中山大學人文研究中心
熊婷惠
淡江大學英文系
張雯勤
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潘美玲
國立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
蔡宏政
國立中山大學社會學系
吳品賢
國立屏東大學社會發展學系
彭保羅(Paul Jobin)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殷志偉
國立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
萬毓澤
國立中山大學社會學系
陳舜伶
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
楊靜利
國立中山大學社會學系
邱花妹
國立中山大學社會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