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帝國垮臺到人民共和國成立。(湯森路透)
殖民帝國的結束與權力集團的重組同時發生,這兩者後來也都產生新的衝突,「殖民—反殖民」以及「共產—反共」從來都不是各自獨立的衝突,但同樣也不能它們化約為前者或後者。
第二次世界大戰與去殖民的過程,加速第一次世界大戰與布爾什維克革命所推動的改變,而1948年前後冷戰的開始,則似乎將好幾個帝國勢力組成的秩序轉變為雙極世界。但對20世紀的這種描述有其條件限制:無論是哪一個超級強權,都無法憑自己的意願改造其附庸,而這個雙極世界也不是個對稱的世界。
無論是反共的西歐資本主義國家,還是共產蘇聯,都沒辦法找到進入中國的門路。中國有自己淵遠流長的帝國傳統,以及商業、農業和政治資源。從中國的角度來看,從1911年清帝國垮臺到1949年人民共和國成立中間的這些年,似乎只是漫長帝國歷史中的又一段插曲,而不是偉大國度的結束。
這一次,毛澤東和他的黨為了「打造出屬於中國的共產主義」這樣一個世俗性使命,運用了人們對集權中央的期望心理以及對管理方法的熟門熟路。打從一1920年代以來,毛澤東的目標就是要重建中國,版圖則接近於清代曾經建立過的規模。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逃離國民黨與日軍的毛澤東共黨軍隊出現在中國北方——2千多年來,征服中國的行動不斷從這裡開始。有了蘇聯的幫忙,共產黨得以重建、掌握滿洲地區的城市。毛共透過土地改革與殘酷的反地主運動,在殘破的鄉間建立起支持基礎,並準備好要掌握對全中國的控制。
中國工農兵在1949年的勝利打造了一個不同類型的王朝——以共產黨及有如皇帝的共產黨領導人為基礎,由幕僚的核心圈子所圍繞,專注於國家的重建與社會改造。就跟蘇聯的情況一樣,中國共產黨把過去的家產官僚策略轉變為黨領導人對政府階級中關鍵職位任命權的掌握。
中國只有在一小段時間裡是俄羅斯共產主義的信徒,且從來不曾真心信服。1950年代,毛澤東跟莫斯科拉遠了關係,尤其是遠離莫斯科和西方「和平共存」的政策。在萬隆會議上,中國提倡既非西方也非蘇維埃的第三條路。而中國對鄰近地區的政策也表現出與其帝國歷史的延續——對朝鮮與越南進行重大軍事干預,但只有一丁點兒行動用來援助其他地方的共產運動。中國心裡想的,還是它那張帝國地圖。
經歷1958年到1961年間傷亡極為慘重的集體化運動(「大躍進」造成2千萬到3千萬人死亡),1966年開始的「文化大革命」對黨核心圈子以及其他專家無情(而且要命)的清洗,以及1976年毛澤東的過世(這搞不好才是最要緊的),中國領導階層逐漸對私人企業與外國公司投資打開大門。規模巨大的經濟發展開始了。這不是「自由貿易」也不是「西方」的勝利,而是長壽的中華帝國傳統又一次的轉型。
共產黨在這次的變化中,仍然牢牢掌握發號施令的地位;和平的民主訴求遭到鎮壓,至於像是中國與中亞舊邊界沿線穆斯林居民、或是西藏佛教徒所發起的民族與其他種類團結運動,都得和政府無孔不入的力量對抗。政府控制某些企業,利用它們在特定的產業部門或地方刺激經濟發展,但政府(一如在過去的中華帝國裡那樣)把大部分的生產活動留在私人手中,與此同時還保有其管理社會生活所有面向的權力──包括各個家庭容許的子女人數。
1997年,香港——不列顛帝國最顯眼的專橫標誌之一——回歸中國。香港曾經是不列顛在1842年征服得來的戰利品之一,不列顛與清廷達成的條約決定了香港的地位。香港的回歸也要受談判出來的條件所限制,包括給這個城市國家部分的行政自治權。
就這樣,人們用不列顛與中華帝國的做法重新對香港做出調整,這不禁讓人想起帝國的基礎方略:用不同的方式統治不同人民,但不會像對待組成政體的其他部分一樣平等看待、一視同仁。香港回歸也突顯帝國發展與互動的變幻莫測。儘管割讓香港對之後的帝國交流產生巨大衝擊,但香港受不列顛統治的時期,卻只是中華帝國史中的一段極短篇章。
到了20世紀末,這個長壽的帝國正扭轉著持續2百年的勢力分布,成為美國的債權國、西方過去殖民地的原物料購買者,以及歐洲奢侈品的消費者。兩極對立已然終結,但另一個勢力正以全球政局推動者的身分重新出現在歐亞大陸上,再一次改革、振興了自己的帝國傳統。
作者簡介
珍.波本克(Jane Burbank)
哈佛大學歷史學博士,專研俄羅斯史,現為紐約大學歷史系教授。波本克曾在哈佛大學、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以及密西根大學任教,並於密西根大學擔任俄羅斯與東歐研究中心主任。波本克也曾在巴黎社會科學高等學院、卡桑高等師範學院以及柏林洪堡大學擔任客座教授。著有《知識階層與革命:布爾什維克主義的俄羅斯觀點,一九一七年至一九二二年》、《俄國農夫上法院:一九○五年至一九一七年間鄉間地區的法律文化》、《俄羅斯帝國:空間、人民、權力,一七○○年至一九三○年》等專書。
弗雷德里克.庫伯(Frederick Cooper)
耶魯大學歷史學博士,專研十九、二十世紀東非奴隸與勞工問題,現為紐約大學歷史系教授。庫伯曾在行為科學深入研究中心、威爾遜中心、洛克斐勒貝拉吉奧研究中心、南特卓越研究院以及柏林高等研究院擔任研究員。同時他也在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高等師範學院以及巴黎第七大學擔任客座教授。二○○一年,庫伯獲選為美國人文與科學學會院士。著有《備受質疑的殖民主義》、《從奴隸到流民》等專書。
校訂簡介
鄭天恩
台大歷史所碩士,曾任日文小說編輯,目前為專職翻譯。譯有《來自擇捉島的緊急電報》、《二十世紀旗手》、《最後的帝國軍人:蔣介石與白團》、《文明的遊牧史觀》、《凱爾特‧最初的歐洲》、《人民解放軍的真相》等書。
譯者簡介
馮奕達
專職譯者。政治大學歷史學系世界史組碩士。譯有《消失在索穆河的士兵》、、《大人的地圖學》、《全球史的再思考》、《帝國與料理》、《帝國城市》、《不曾結束的一戰》、《殖民之後?:臺灣困境、「中國」霸權與全球化》、《獻給國王的世界》、《職人新經濟》、《埃及的革命考古學》等書。並以八旗文化出版的《帝國與料理》、《職人新經濟》,兩度獲得「Openbook年度好書.翻譯書」殊榮。
※本文節錄自《帝國何以成為帝國:一部關於權力、差異、與互動的全球政治史》第十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