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語境下,「現代化」被同等為「漢化」,少數民族必須學習漢語才能順利「脫貧」。(湯森路透)
內蒙古自治區教育廳今(2020)年8月26日發布《全區民族語言授課學校小學一年級和初中一年級使用國家統編語文教材實施方案》,引發內蒙古各地多起抗議示威,學生與家長甚至以罷課表達強烈不滿。中國外交部長王毅9月15-16日出訪蒙古國時,亦有百餘位抗議者集結,要求「保護我們(蒙古族)的母語」、「王毅滾蛋」。相較於新疆、西藏,內蒙古分離主義傾向較弱,北京當局何以於此時強推「漢語運動」?推測與「扶貧」、「維穩」有關。
中共語境下,「現代化」被同等為「漢化」,少數民族須學習漢語才能順利「脫貧」。先期中國少數民族政策仍鼓勵母語授課,並享有經費補貼與保障名額,但隨著「第二代民族政策」的出現,北京當局逐年限縮非漢語教育發展,並創造對漢化有利的政策空間。以新疆為例,2000年起新疆政府開始將貧困地區的少數民族學生送往各大城市就讀,藉以隔離其母語環境,並加強對中國的認同感。
2017年9月,習近平在「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座談會」上提到,深度貧困地區存在社會發育滯後的問題,部分民族地區社會文明程度低,很多人不學漢語、不懂普通話。2018年2月,中國教育部、國務院扶貧辦與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公布《推普脫貧攻堅行動計畫(2018-2020年)》,將「普通話提升率」納入地方扶貧工作績效考核。中國教育部長鄭富芝9月24日在新聞發布會上,更表示推行通用語言文字係中國法律規定,學好普通話讓蒙族學生得以「走出去」。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蒙古族父母選擇漢族學校,希望下一代考取更好的大學,擁有更具前景的發展,對傳統文化的認同在經濟利益驅動與政府刻意引導下逐漸淡薄。另外,2020年係中共「決戰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收官之年。在教育脫貧方面,政府要求各地參考《中國農村扶貧開發綱要(2011—2020年)》、《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等內容訂定績效指標,如確保家庭新增勞動力人口全部具有普通話溝通與應用能力等,並規定在9月底前基本完成所有「語言扶貧」任務。由於考核時限將至,內蒙古政府為達標而急於推行新政策,過程粗糙引發內蒙人民強烈反彈。
面對群眾抗爭,內蒙古當局採取兩手策略,一方面安撫民心,提出「五個不變」(其他學科和其他年級課程設置不變、使用教材不變、授課語言文字不變、蒙古語文課時不變,及現有雙語教育體系不變),並要求各級學校、單位要主動進行政令宣導,對按時報到的家長發放補助。另一方面鐵腕緝拿抗議者與外媒,強制蒙古族學生回校。據Twitter用戶「Borjigin Sübedui」表示,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的阿魯科爾沁旗和克什克騰旗政府,直接調派武警鎮壓抗議,並透過手機GPS定位抓捕牧民。地方政府成立「教改維穩工作專項小組」,針對不配合政策或執行不力的學校,祭出警告、撤職等處分;幹部與特勤人員赴學生家中,威脅學生家長不到校將剔除資優班資格、取消補助與獎學金,甚至不得借貸。同時,更加強網路監管,禁止民眾透過網路、社群媒體等方式發布訊息。
然而,目前中共面臨內憂外患,更需要舉國上下「統一思想」維持社會穩定。在國際上,川普在聯合國大會上呼籲各國就新冠肺炎傳播全球向中國究責;香港、新疆與內蒙古等人權議題引發國際制裁。國內習近平面臨紅二代反對聲浪,債務危機、失業潮等經濟壓力,及缺糧、水患等災禍不斷。另外,蒙古國2020年3月宣布2025年起將恢復傳統蒙古文,對同文同種的內蒙人來說可能產生磁吸效果,威脅中國的邊疆穩定。故此次推動內蒙古漢語教學,除經濟因素外,更有國家安全層面上的顧慮。但此舉已引發內蒙人民反感,若中共仍堅持強硬政策,不排除將會有更大抗爭情事發生。
※作者為財團法人國防安全研究院中共政軍所政策分析員,本文授權刊出,原文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