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台北白晝之夜」將於10/3(六)晚上6點至10/4(日)早上6點在台北捷運南港站至昆陽站之間登場(圖片取自白晝之夜官方網站)
「2020台北白晝之夜」將於10/3(六)晚上6點至10/4(日)早上6點在台北捷運南港站至昆陽站之間登場,今年以「南港通電 看見交界」為主題,分為七大展區,號召百來位國內外藝術家參與,展出18件裝置作品、50組表演團隊,通通集中在短短12小時之內亮相,而且都是免費參加,下面將為各位介紹各展區的亮點!
A區的視覺裝置有「Super ADD」打造的《銀色氣球團》,這是由上千顆氣球形成的小徑,遊客走進裡面,就彷彿走進一個小迷宮。表演活動則有「FOCA福爾摩沙馬戲團」帶來的《拼圖》和《一瞬之光》,要打破觀眾對物件與身體的使用想像,另外還有「Betty Apple 倍帝愛波」的《QvQ異波來電舞池》跟虛擬網紅《法咪咪》的單人唱跳表演。
B區靠近CITYLINK,共有9場表演活動,其中曾獲得DMC世界大賽台灣冠軍的「DJ QuestionMark」帶來的《電波歌劇院》結合摔角、扯鈴,內容多元最受到注目;而「明日和合製作所」重新詮釋貝克特的經典劇碼《等待果陀》,在如馬戲團的帳篷中演出,每次限一人觀看、每次5分鐘,採用隨機叫號進場,演出內容究竟是如何,十分令人好奇。
視覺裝置方面,英國藝術家Filthy Luker打造的充氣裝置《章魚入侵》,擁有宛如電影場景般的震撼。而在Global Mall 南港車站裡面,還有鳳甲美術館帶來的《台灣國際錄像藝術展 2020白晝之夜特別精選》,可以一次看到台灣國際錄像藝術展從2008年創立以來的精選作品,難得的機會不可錯過。
C區有多達8場的表演活動,其中最有話題性的就是「綺影映畫有限公司」推出的《囍宴機器人》VR觀影活動,在長達40分鐘的沉浸式體驗中,觀眾將化身為未來世界機器人公司的新進員工,透過並透過觀看⼀段兩⼤家族聯姻的VR影片找出意外事件的蛛絲⾺跡。可惜的是目前已經全數報名額滿,但會開放現場候補,有興趣的朋友還是可以到現場看看。劉侑珣的《時刻瞬息》將人體化身為雕塑,也值得一看。
視覺裝置方面,藝術家高德亮的《星火》,用紅色雷射光圍繞樹木,隱喻著自然生命中內在的能量流動,形式十分特殊;藝術家羅明浩的虛擬實境作品《重建樂生療養院:大廚房》,玩家可以自由在遊戲裡面探索,十分具有歷史意義。
九月初開幕的「臺北流行音樂中心」是2020台北白晝之夜相當重要的場地,其中D區有5組視覺裝置,最受注目的就是土耳其新媒體藝術團隊「Ouchhh」首度於台灣展出的《DataMonolith》,他們以AI人工智慧收集新石器時代遺址的考古數據,轉化為抽象視覺圖像,透過光影變化展現出人類文明的發展。
藝術家許巽翔的《參考線》使用雷射、光纖和氦氣球,挑戰延伸環境中的人造建物和物件線條;藝術家何理的《頻道》透過巨大不斷變化的方框,營造出穿越時空的感受;「豪華朗機工」的《幻流行光》利用舞台編制中的精密機械,重組成新的邏輯,衍生出資訊時代中的程式語言。
不光是視覺裝置,D區的3場表演作品《光映 山行》、《即時何事》和《午夜夢迴時,靈光炸了出來》,也都呼應了「光論」的主題,結合光的元素進行演出。
E區以表演活動為主,包含由獨立藝術工作者組成的「我們什麼都做不了」帶來的《不完美演出-白晝之夜限定版》、「闖劇場」以老為主題的《老人流》、「Skyline Film」讓大家帶著無線耳機的無聲音樂派對《白晝夜動》。另外,還有《晝怨之畫工的人》、《防身術沒屁用》等4場OPEN MIC表演。
此一展區,除了藝術家莊志維的視覺裝置《思念是一首歌》之外,還有《來跳舞吧!》、《忘情KTV-半小時帶你看會舞蹈》、《一些適合深夜時段的健康操》等表演可以欣賞。
G區「台電修護處」可說是這次最特別的展區,因為這是該地點37年首度對外亮相。活動期間,內部將有《Metal Môo-sîn-á》、《零件的零件的零》、《修電的人》、《Intonal Grid》四場耳機沉浸體驗,內容大多圍繞著台電修護處發想,讓遊客探索台電修護處過去的故事。外面還有《OOUPS》、《脈―裝置展演計畫》、《糖糖先生―能源危機》三場動態展演可以欣賞。
另外,為了響應法國街頭藝術家JR發起的全球性藝術計畫「裡外反轉藝術行動」(Inside Out Project),2020白晝之夜特別邀請超過200名台電修護處工作人員,由攝影師林科呈替他們拍攝大型群像,串接於台電修護處的外圍,向這群無名英雄致敬。
除了七大展區之外,2020台北白晝之夜還規劃了10場沒有固定場地的游擊式表演,包含「演洋娛樂」結合打鬥訓練的街頭實境演出《2020白揍之夜》、「Swing Taiwan 社交舞與搖擺舞學校」的《時代金曲,搖擺重現》等,在展區遊逛的時候要多加注意,也許一不小心就會跟他們不期而遇!
交通方面,因應2020台北白晝之夜的舉行,當日台北捷運昆陽站及南港站將延長往台北車站單向營運服務至凌晨3點,沿途各站皆可下車,服務班距原則為20分鐘,將視人潮狀況調整。更多活動資訊可上官方網站或官方臉書查詢。
看更多《上報生活圈》文章
美食(飯店餐飲、精緻餐飲)、品酒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副總編輯 → 吳文元 chloe_wu@upmedia.mg
通路(百貨、超商、賣場、電商)、美食(速食、飲品、冰品)、科技手機家電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副主編 → 林冠伶 ling_lin@upmedia.mg
旅遊、飯店住房、IP 文創、市集、交通、美食(甜點、咖啡廳、早午餐)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記者 → 周羿庭 ting.zhou@upmedia.mg
美食(餐飲集團、餐廳、餐酒館)、醫療、親子、寵物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記者 → 邱家琳 lynn@upmedia.mg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追蹤上報生活圈https://bit.ly/2LaxUz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