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書:拋開本位設置「海洋及漁業部」

李武忠 2016年12月29日 07:00:00
海洋經濟已經成為推動全球經濟成長的重要引擎,目前全球海洋經濟產值約台幣77兆,且每年以平均11﹪的速度增加,預估到2020年產值將到達3兆美元。(湯森路透)

海洋經濟已經成為推動全球經濟成長的重要引擎,目前全球海洋經濟產值約台幣77兆,且每年以平均11﹪的速度增加,預估到2020年產值將到達3兆美元。(湯森路透)

報載國內51位跨黨派立委近日連署提案,將海洋事務機構的位階,由「委員會」拉高為「部」,要設立「海洋及漁業部」並將原本隸屬於交通部的航港局、氣象局,以及農委會的漁業署納入「海洋及漁業部」的直屬單位,有效維護國家海洋權利。該項主張確實較先前擬通過海洋委員會的編制更有助於海洋事務整合,讓台灣可以因應未來日益複雜的海洋事務,行政院各部會應該拋棄本位主義全力配合。

 

一直以來政府對於漁業的定位始終無法擺脫陸權思維,只能依附在農業之下聊表一格。連近日英全政府大張旗鼓端出的「新農業」方案內含共有10大策略也未見漁業相關政策,讓漁業長期存在諸多困境,包括:基層漁工嚴重不足、合法捕撈漁場限縮、海上作業環境惡劣、沿近海漁業資源枯竭、養殖病害問題叢生、水產品外銷市場開拓不力、台灣政府對權宜船(即將漁船的國籍移轉到特定國家)的管理成效不利等等問題未能獲得有效解決。

 

為此有必要將漁業部門劃歸海洋委員會,考量陸上水產養殖與陸上農耕有諸多相似之處可考慮留在農業部。至於水產試驗所除了與陸上水產養殖研究有關部門續留農業部外,因農委會的農科院已設有水產科技研究所,現有水產試驗所所屬研究船以及海洋研究人力應歸屬海洋委員會,事權才能統一。

 

還有海洋事務不只涉及海洋秩序維護、海洋保育,也應該包括林全院長所提到有助於台灣未來經濟發展的海洋經濟(又稱藍色經濟),它已經成為推動全球經濟成長的重要引擎,目前全球海洋經濟產值約2.5兆美元(約台幣77兆)且每年以平均11﹪的速度增加,預估到2020年產值將到達3兆美元。

 

為此先進國家依各自優勢積極發展海洋經濟,例如日本政府將發展重心放在港口及海運業、沿海旅遊業、海洋漁業以及海洋油氣業等四大產業(占總產值70﹪)展現成為海洋經濟大國的企圖心;美國海洋經濟總值為2580億美元,占國內生產總值大約4.4%,超過農業,發展重點則放在採礦、休閒旅遊與海上運輸,海洋經濟從業人員達277萬人;中國在其「十三五」計畫中還特闢專章論述海洋經濟的發展策略;而台灣四面環海先天條件優越,適合發展海洋事業,卻因為長期缺乏總體海洋發展戰略,海洋經濟發展遠落後週邊國家(包括海洋養殖、海上旅遊休閒、海洋生技、藻類生質能源開發等等)。

 

當前台灣發展藍色經濟主要癥結在於:缺乏完備的海洋經濟基礎資料庫可以做分析(漁業統計數字不確實);缺乏足夠的調研船隊來進行海洋資源調查;海洋經濟、政策、技術等高端研究人力暨經費嚴重短缺;缺乏完整的總體規劃藍圖,有必要增設海洋政策暨經濟研究中心來規劃推動。

 

為擺脫過度依賴中國,台灣應該全力朝海洋發展並在激烈的海洋競逐中找到利基和有利的定位開創新局。期盼重新檢討整合後的「海洋及漁業部」能以最完整堅強陣容,迎接新海洋時代的來臨,為台灣未來找到新的出路!

 

※作者為農漁業專欄作家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一起加入Line好友(ID:@upmedia),或點網址https://line.me/ti/p/%40zsq4746x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