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例一休延燒! 大廠遇缺不補、改買千台機器人

上報快訊 2016年12月29日 15:30:00
一例一休上路,預期將加速「機器換人」潮,越來越多製造業採購機器人提升智慧自動化比例,降低人事成本。圖為日前韓國計畫研發大型機器人。(湯森路透)

一例一休上路,預期將加速「機器換人」潮,越來越多製造業採購機器人提升智慧自動化比例,降低人事成本。圖為日前韓國計畫研發大型機器人。(湯森路透)

一例一休上路後,對各產業的衝擊效應持續延燒!台灣機械公會理事長柯拔希日前表示,政府推動一例一休後,製造業為降低人事成本,將加速智慧自動化的「機器換人」潮,可以預期,未來人力往服務業移動的比例將明顯增加,製造業則朝「關燈工廠」發展。

 

延伸閱讀:投書:機器人主宰勞動市場後的世界想像

 

一例一休上路後,對勞力吃重的製造業衝擊不小,根據《經濟日報》報導,和大集團董事長沈國榮28日表示,新制原本的美意是希望能照顧勞工的休假權益,但對製造業而言,卻是被迫必須提升自動化比重,甚至不再增加人力來因應。以和大集團為例,新制上路後初估一年將增加9.4%的人事成本,以目前每月3,600餘萬元薪資計算,一年約增加4,300餘萬元支出。

 

對此,和大已計畫4年內採購1,000台以上的機器人,連同軟體系統建置,資本支出逾10億元。此外,和大台灣廠現有900名員工,4年後機器人全數上線,員工將可全面周休二日。和大也不會再增聘人力,遇缺不補,沈國榮估算,以現有的人力,搭配機器人自動化作業,2019年可望達到合併營收突破百億的目標。

 

舉例來說,和大投資35億元在大埔美園區規劃的智慧自動化生產線,2017年3月將正式投產,這座新廠可提升30%產能,產品良率幾乎百分之百,尤其過去傳統生產線平均一條約需22名作業員,未來只要3人。

 

除了和大集團外,包括台塑集團、鴻海集團、上銀科技、宏全國際等大廠,也都決定提升智慧自動化生產的比重,未來幾年內將增加機器人應用及採購,儘可能以自動化來抵銷一例一休後得增加的人力成本。

 

鴻海集團也加快機器人布局,董事長郭台銘預告,集團旗下生產線共6萬台的機器人大軍,將逐年擴編,預計每年增加2成以上,自有關燈工廠規模也擴張,達到不用人力現場操作的目標。

 

台塑集團日前宣布,旗下南亞已啟動工業4.0計畫,嘉義廠2016年改造為無人工廠,目標在2024年時,塑膠加工的海內外工廠全面成為關燈工廠,外界估計,這項計畫投入經費將達50億元。

 

柯拔希表示,目前製造業提升智慧自動化比重,主要是補足人力缺口,但一例一休上路後,以機器換人的速度將會加快,可以預期,未來人力往服務業移動的比例將明顯增加,製造業則朝「關燈工廠」(以機器運作為主,現場沒有人力操作,就不開燈。)發展。(張雅貞/綜合報導)

 

報你知:何謂「關燈工廠」?(資料來源:記者整理)

 

過去傳統自動化機械生產是以人和機器做為控制介面,現在則陸續傾向「物跟物、機器跟機器」聯網的介面。由於機器人不需要光線,運用訊號處理就能處理搬運、儲存甚至傳送工作物件,僅靠物和機器設備之間彼此溝通,因此靠機器人百萬大軍,晚上關燈生產,天亮開門驗收的方式,可以將人工省掉,節省人事開銷,故又稱「關燈工廠」。此種運行方式也被許多廠商與工業4.0畫上等號,許多大廠近年來加速布局機器人生產,計劃以機器人大量取代密集勞動人力,並運用智慧製造流程實現百分之百自動化生產的「關燈工廠」。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一起加入Line好友(ID:@upmedia),或點網址https://line.me/ti/p/%40zsq4746x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