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內宣」風潮不只衛福部,司法院也跟風,不僅新設發言人室搶攻話語權,明年度整體預算更暴增7.3億元。圖為司法院長許宗力。(資料照片/蔣銀珊攝)
政府政策溝通模式持續進化,各部會不惜下重本,拚成自媒體大搞網路迷因、病毒式行銷,加速訊息傳遞。而今司法院亦跟上這股「大內宣」風潮,不僅新設發言人室搶攻話語權,明年度整體預算更暴增7.3億元;其中,宣傳經費直逼2.2億元,較去年度增加逾億元,幾乎是翻倍成長,引發朝野關注。
司法院明年度預算額激增7.3億元,負責推動國民法官制度的刑事廳占大宗。去年《國民法官法》未完成立法,相關經費僅編列4500萬元,宣導經費1100餘萬元,宣傳費約占四分之一;新制在今年7月中旬三讀通過,將於2023年上路,因此司法院明年度編列3.3億元,用以後續研究、硬體設備改善、宣傳等用途。
引發關注的是,《國民法官法》宣傳費用爆表,一口氣編列1.2億元,「吃」掉該預算科目近二分之一經費。不僅如此,檢視司法院明年度整體預算,宣傳經費逼近2.2億元,較去年度增加1億餘元;作為一司法行政機關,核心業務應為維護審判獨立,卻編列如此高額宣傳費用,引來搞行銷包裝之質疑。
尤其,先前轟動社會的火車殺警案,一審判決無罪,掀起各界沸騰,以及每每遭遇重大社會案件,判決結果與社會預期有落差,法官屢屢被扣上「恐龍」罵名。再加上,民間司改團體力主《國民法官法》參陪審併行,和司法院堅持單走參審制,彼此扞格且協商多次未果。民團憤而上街抗議,並爆料和總統、司法院協調過程,總統蔡英文竟一度喝斥司法院、大法官等事宜,全然訴諸媒體,以陸空並進致府方、司法院再淪箭靶,屈居輿論下風。
為力挽狂瀾,搶回話語權、重塑司法形象,以「改革法律人」形象在學界著稱的司法院長許宗力,在7月時修正《司法院處務規程》,增設發言人室,由院長直接管轄,頗有比照其他部會對外發言意味。
根據規程,發言人室置發言人一人,掌理該室事務;科長一人及工作人員若干人,均由該院及所屬機關員額內派充或兼任。許宗力延攬擁有18年法官經驗,前年離職轉任律師的張永宏,以參事回歸司法院,擔任發言人。另據了解,該室至少有兩名外聘人員,專責新聞傳播和政策宣導業務。
發言人室執掌司法院重要、事件及院長公務活動新聞聯繫、發布;司法相關輿情蒐報研析、協調處理及重大輿情即時回應;司法院對全國所屬各機關新聞傳播等事項。過去由公共關係處主責的新聞聯繫、發布、資料處理及輿情即時回應事項、政策宣導也改由發言人室處理。
司法院試圖擺脫死板窠臼,強化即時回應、司法新制解說,更重要的是,日後將說明清楚重大判決理由。一系列改革、挹注經費拚與時俱進,但「帶風向」和其屬性與職掌是否合宜,預料各級法官、一般民眾都將嚴格檢視,立法院也已磨刀霍霍,將嚴審相關預算。
國民黨立委吳怡玎日前質詢時便提醒,人民對於部會養網軍、濫用政策行銷費用愈來愈反感,倘若連司法院也被質疑,「這會是天大的笑話」,開始相關預算執行必須詳細揭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