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 williamnyk , Yue Lao @ Flickr, CC BY-SA 2.0.)
「千里姻緣一線牽」常用來形容有緣分的男女能夠打破時空的阻隔而攜手步入婚姻殿堂。不過,成語中的「一線」不是婚禮上用來挽繫新人的普通紅繩,而是神話傳說中「月下老人」專門掌管的赤繩。唐人李復言的小說《定婚店》講述了這位月老用赤繩挽定男女的一段有趣故事:
唐代有個叫韋固的人,有一次路過宋城(今河南商丘)時,投宿在城裡的南店。晚上,他看見一位老人,倚靠著一個布袋坐在石階上,正在月光下翻看一本書。韋固湊上去一看,上面的文字自己一個都不認識,便好奇地詢問他翻檢的是什麼書。老人道:「天下之婚牘(婚姻簿)耳。」韋固又問袋中何物。
老人說:「赤繩子耳,以繫夫婦之足。及其生,則潛用相繋。雖仇敵之家,貧賤懸隔,天涯從宦,吳楚異鄉,以繩一繋,終不可逭。」韋固趕緊向他打聽自己未來老婆的下落。老人翻書後告訴他,是店北頭賣菜的瞎老婆子的幼女,時年才三歲。韋固聞訊大怒,暗中派人去刺殺此女,但只傷其眉心,未能取其性命。
十年後,韋固任相州(今河南安陽)參軍,受刺史王泰賞識並將女兒嫁給了他。此女容貌很美,但眉間總是貼著花子,洗浴時也不取下。韋固怪而問之,才知道她是過去遣人所刺幼女,後被王刺史撫養成人。韋固這才知道「天意」不可違。夫妻愈加恩愛,所生子女皆顯貴。宋城縣令聽說此事後,就把韋固住過的客店命名為「定婚店」。
這就是「千里姻緣一線牽」的典故。韋固夫妻初識的宋城與後來結合的相州,兩地相距較遠,故用「千里」來形容。這個故事宣揚了赤繩繋足、姻緣天注定的觀念。後人將牽紅線的老人稱為「月下老人」,由於他是傳說中的媒神,因此為未婚男女牽線的媒人、紅娘也常被尊稱為「月老」。
天下男女的愛情與婚姻既然由月老來配定,人間夫妻為什麼還有冤家、怨偶呢?俗話有「冤家路窄」、「冤家死對頭」之說,這裡「冤家」指的是仇人的意思。
「冤家」一詞最早出自唐張鷟(ㄓㄨㄛˊ)《朝野僉載》:「梁簡文之生,志公謂武帝曰:『此子與冤家同年生。』其年,侯景生於雁門;亂梁,誅蕭氏略盡。」其最初含義是指仇敵,但在唐詩、元曲、明清小說中,「冤家」逐步演變成對情人的稱呼。所謂「不是冤家不聚頭,冤家聚頭幾時休」,即指有愛慕戀情的男女。
關於「冤家」一詞的含義,應推宋人蔣津《葦航紀談》中的解釋最詳盡:「作者名流多用『冤家』為事,初未知何等語,亦不知所云。後閱《煙花記》有云:冤家之說有六。情深意濃,彼此牽繫,寧有死耳,不懷異心,所謂冤家者一;兩情相繫,阻隔萬端,心想魂飛,寢食俱廢,所謂冤家者二;長亭短亭,臨歧分袂,黯然銷魂,悲泣良苦,所謂冤家者三;山遙水遠,魚雁無憑,夢寐相思,柔腸寸斷,所謂冤家者四;憐新棄舊,孤恩負義,恨切惆悵,怨深刻骨,所謂冤家者五;一生一死,觸景悲傷,抱恨成疾,迨與俱逝,所謂冤家者六。此語雖鄙俚,亦余之樂聞耳。」
這六重含義,無不傳達了男女之間那種又愛又恨、又憐又怨、纏綿俳惻的複雜情感。
元雜劇《西廂記》中張生稱崔鶯鶯是「稔色人兒,可意冤家」。清代《白雪遺音・馬頭調・人人勸我》說:「我愛冤家,冷石頭暖的熱了放不下,常言道:人生恩愛原無價。」《紅樓夢》中賈母亦戲呼寶玉、黛玉為「兩個冤家」。
上述例子中的「冤家」也並非一般的戀人關係都可以這樣稱呼,只有兩情相悅,感情到相當深的程度,才適宜以「冤家」相稱。用我們現在的思維來衡量,這一稱呼恰是「正話反說」,是愛之至極的反語。
看更多《上報生活圈》文章
美食(飯店餐廳、精緻餐飲)、品酒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副總編輯 → 吳文元 chloe_wu@upmedia.mg
通路(百貨、超商、賣場、電商)、美食(速食、飲品、冰品)、科技手機家電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副主編 → 林冠伶 ling_lin@upmedia.mg
旅遊、IP 文創、市集、交通、美食(甜食、早午餐餐廳)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記者 → 周羿庭 ting.zhou@upmedia.mg
美食(鹹食、連鎖餐廳)、能源、醫療、親子、寵物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記者 → 邱家琳 lynn@upmedia.mg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追蹤上報生活圈https://bit.ly/2LaxUz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