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堅實的創新能力,台灣才能避免參與重組後全球供應鏈的利益被技術先進國家所剝削。(湯森路透)
蔡總統出席2020年國慶大會發表演說,指出武漢肺炎疫情過後,全球經濟的復原,人類生活型態的改變以及經濟秩序的重整,將考驗台灣經濟的續航力以及整體應變能力。她提出三項因應策略,其中最重要的是「全力、全方位投入全球供應鏈的重組」,因為全球供應鏈的解構及重組是一個不可逆的趨勢。
這幾年來,台商資金回流已超過新台幣一兆元。過去台灣海外投資七成以上集中在後進國家,而歐、美、日先進國家海外投資有七成以上是在其他先進國家。先進國家藉海外投資取得新產品生產以及新技術移轉,台灣投資技術更落後的國家,造成技術外流,不利技術知識累積,讓台灣喪失不少經濟成長動能。
新自由主義經濟教條從「動態性比較利益」觀點強調,台灣藉海外投資參與國際分工、海外生產為台商創造效益的同時,國內市場還會不斷進行產業分工差異化,夕陽產業外移,自然會有新的比較利益部門誕生,為台灣添加成長動能。然而資源集中在少數具有比較利益產業,犧牲其他產業,再加上資本與技術外移,造成我們的工業基礎日益單調,產業聚落消失,以及工作機會流失。在此結構下,要想從既存產業中,找出新興產業來強化經濟成長動能,有如緣木求魚。
受新自由主義經濟教條的誤導,政府的角色已由「市場主導者」轉變為「市場扈從者」,將主導經濟發展的責任推給市場,不懂得利用國家資源協助廠商進入以創新為核心的國際企業競爭,不瞭解高科技時代台灣所面臨的國際競爭已經轉變為強調技術專利權保護的戰爭,使得台灣廠商無法徹底擺脫舊有的代工模式。
資金回流只是扭轉過去海外投資方向的錯誤,疫情過後,台灣經濟要脫胎換骨,資金回流是不夠的,政府還須主動協助企業投資先進國家。未來台灣參與區域經濟合作的目標亦應由貿易自由化調整為參與國家間相互投資,科技合作,技術共享,如此「價值同盟」才有經濟戰略的意義。
新商品生產與新技術取得只是創新的一部分。經濟學大師熊彼得(J. Schumpeter)認為創新可分為五種類型:1. 引進消費者原先不知道的新商品;2. 採用不曾為其他廠商使用的生產技術;3. 開闢新市場;4. 掌握新的原料或中間財的供應;以及 5. 發展具有獨占力(即有能力提高進入門檻)的產業組織。從這五種類型來看,台灣廠商擅長的是第二類創新,但第五類發展具有獨占力的產業組織,才是全球供應鏈重組關鍵所在。
從創新水準來看,台灣仍處於「中進者」。為了投入全球供應鏈重組,政府應發展能有效影響市場運作的產業組織。研究東亞經濟學者韋德(R. Wade)研究發現:90年代以前,台灣政府懂得「主導市場」(governing the market),才有當時的台灣經濟奇蹟,而安士丹(A. Amsden)則強調南韓政府懂得「智鬥」價格機制(getting the prices “wrong”),採取「佔領國內市場,提升產品競爭力,再進軍國際市場」的戰略,才有南韓今日的經貿實力。
培養堅實的創新能力,台灣才能避免參與重組後全球供應鏈的利益被技術先進國家所剝削,因為創新能力優劣決定參與國家與企業在全球分工體系中,能分配到多少的利益。在全球供應鏈中,只有掌握關鍵技術者與品牌者,才能拿走最大利益份額。長期以來,新自由主義經濟教條刻意忽略全球分工中「分配議題」,只強調「參與」的重要,天真的認為只要創新主導者恩惠施捨就可解決利益分配問題。
創新能力落後的國家,利用國家力量,在具有強大產業關聯性的關鍵產業中,塑造具有獨占力的「國家隊」,才能突破先進國家與跨國企業的箝制。除了投入足夠的國家資源協助廠商創新,民間部門以及立法機關亦要負起監督責任,以達到所設定的目標。此次武漢肺炎疫情控制過程中,政府應已深刻體會到「國家隊」的重要性,未來應整合政府與民間的資源,利用具有獨占力的產業組織,讓台灣成為全球供應鏈不可或缺的關鍵力量。
蔡總統演講中,提及政府正在推動與全球供應鏈重組息息相關的「5+2產業創新」、「六大核心戰略產業」、兆元投資計畫、「新南向政策」、台美經濟合作。疫情過後,未來類似的鉅變(如:氣候變遷)還會再來,此刻國家經濟安全益形重要,維持技術優勢只是其中一環,其他如:經濟體系的多元與平衡以及經貿自主不容忽視。而上述政策是否讓台灣經濟更安全,足以應變未來鉅變的挑戰,是不少人更關心的。
※作者為國立臺灣大學經濟學系教授,前悠遊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