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西部阿克蘇市的一家棉製品工廠。(湯森路透)
新疆官方媒體天山網20日發表「新疆發展研究中心」的《新疆少數民族勞動就業調查報告》。報告力駁外界指控的「強迫勞動」狀況,稱「少數民族群眾勞動就業呈現明顯的自願性、自主性和自由性」,一些歐美智庫的論點是「不正確的」、「不科學的」。
報告認為,新疆和內地省市、各級政府部門、有關企業積極幫助新疆少數民族群眾勞動就業,充分保障了各族群眾的勞動權、發展權等基本權利,各族群眾自願勞動、自主擇業、自由創業,完全不存在所謂「大規模強迫勞動現象」。
研究者認為,由於家鄉自然環境條件較差,經濟發展水平較低,少數民族群眾通過進城謀生改變貧困狀況的意願更強烈。
對於大規模強迫勞動的指控,報告指出這些質疑「於實不符,於理不通,根本站不住腳,完全是憑空捏造的謊言讕言,是出於政治目的抹黑污衊,暴露其充當美西方反華圖謀走狗的真實面目」,「任何造謠誣衊都不能動搖新疆促進各族群眾實現最大程度體面勞動的決心意志」。
報告指出,新疆少數民族群眾自發性就業存在就業品質低、收入低、穩定性低的「三低」問題。新疆2019年最低月工資標準分為1460元至1820元人民幣(約新台幣6到8千元)不等。
在外地工作的人收入則遠高於這個標準。克孜勒蘇州21歲的青年艾力亞斯‧買買提到新疆某能化有限公司工作,每月工資6000元(約新台幣2.57萬元),這相當於他在家種地小半年的收入。
「很多人賺了錢後,在家鄉蓋房子、買牛羊,缺什麼買什麼。他們通過外出勞動就業,獲得了遠高於在家閒著或務農的收入,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調查組實地走訪了新疆伊犁、克拉瑪依、喀什、和田、克孜勒蘇、阿克蘇、石河子,以及北京、天津等地的70多家企業、農村勞動合作社和個體創業點,與800多名企業管理人員、員工、個體戶和少數民族群眾座談訪談,研讀了2016年以來26份政府文件和2005年以來48篇相關學術論文。
以喀什地區莎車縣古勒巴格鎮奧依巴格村、和田地區和田縣巴格其鎮3個村為例,村民自願外出就業意願比率皆超過85%,「看到如此好的收入來源,原來一直寧願在家過窮日子也不願走出家門的新疆少數民族農村勞動力,如今都要搶著去內地,實現自己的致富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