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唐帝國的遺產】習近平:中華民族落後了 中國夢如何重振56支民族

朴漢濟(박한제) 2020年10月24日 15:00:00
中國扶貧政策下的涼山彝族人。(湯森路透)

中國扶貧政策下的涼山彝族人。(湯森路透)

今日的中國正朝哪個方向前進呢?對於經常沉浸在過去的理想社會—所謂尚古思想—的中國人,他們的理想社會具體來說又是哪個王朝呢?

 

在習近平的主席就職演說中,他歸納出自身的統治哲學是「復興中華」。習近平所說的復興,當然不是只有漢族的復興,而是包含少數民族在內的「中華民族」的復興。

 

1997年香港回歸,是對中國自鴉片戰爭以後所受的屈辱歷史的清算。習近平在2014年4月21日訪問歐洲時的演說中表示:

中華民族是一個偉大的民族,然而卻在近代落後了。

 

「自秦統一後,一直到盛唐的貞觀之治為止,在長達千年的時間裡,中華民族都以制度性的優越而領先於世界,何以在近代陷入貧弱國家的苦海?貧弱的中國又是怎樣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重新走向偉大的復興?」

 

習近平的演說表示,今日的中國何以成為世界最強的大國,這不僅是中國人,也是全世界的人都想要知道的事情。中國的最高統治者在外交與內政中提出他想追求的目標跟理念時,歷來都有著從歷史中尋找範本,並且以成語典故來表達的習慣。

 

毛澤東使用「大破大立」的霸權性外交戰略;鄧小平高喊「韜光養晦」;江澤民則是「有所作為」;胡錦濤主打「和平崛起」跟「和諧社會」。在這裡,「和諧社會」指的是從中國改革開放之後,雖然出現內部失衡的問題,但仍希望透過調和56個民族,來達到和平繁榮的目標。

 

習近平的「大唐工程」

 

習近平對外採取「主動作為」,對內則提出中華子孫共同的中國夢—「中華復興」這個國家政策,來引導包含漢族在內的56個民族得以順利統合。那麼,習近平要「復興」的中華,是以什麼時代作為範本呢?從他多次的演說來看,雖然偶爾也提到了從秦漢統一到盛唐這段時間,但是近年來,則幾乎可以確定他是以盛唐為主要範本。

 

盛唐曾是中國領先世界的時代,這種國勢是以多民族的融合與協力為前提。今日的中國同樣利用這股多民族統合的力量來建設「一帶一路」。如同大唐帝國時期70餘國前來朝貢一樣,今日的中國也致力於和世界各國通使交好,這個政策因此被叫作「大唐工程」。

 

根據《人民日報》的報導,2014年秋天在北京舉行的亞太經濟合作會議中,有21國的首長與習近平見面,這被中國官方聯想成大唐帝國時代周邊國家前來朝貢的盛況,而這些前來與會的國家被看作是「萬邦來朝」的諸侯國。

 

蔣介石敗亡也與少數民族相關

 

在中國官方看來,中華民族是構成中國的民族,所以必須以56個民族的團結為前提來確保這個概念。今日中國的少數民族政策是在1911年辛亥革命之後,以孫文所謂的「五族共和論」(漢、滿、蒙、回、藏)為基礎而訂立的。

 

但是在孫文死後,掌握中國政治主導權的國民黨政府領導人蔣介石,卻採取了回歸到歷代多數中原王朝的基本政策—「大漢族主義」,重新對少數民族採取壓迫跟強制同化的政策,對「國族」漢族以外的少數民族以「宗族」稱之,並否認中國境內其他少數民族的存在。

 

國民黨政府主張,中國的歷史本是由各個宗族融合而成的,漢族雖然分支成許多宗族,但仍是從同一個始祖分化出來,其源頭相同。所以對於少數民族,不但不該給予他們使用母語進行教學的權利,更不該給予自治權。

 

有很多原因造成蔣介石的敗亡,但少數民族的叛離是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共產黨政權採取了跟國民黨不同的少數民族政策;後來隨著中國內部的政治、經濟等問題,及外部局勢的變化,而在寬鬆跟強壓政策之間一再調整。

 

但在1976年文化大革命結束以後,中共政策的主要方向,是認同少數民族的多樣性跟特殊性的多元主義,實行民族平等跟民族自治,目標是追求民族的共同繁榮與漸進式融合。雖然不知道未來的少數民族政策會如何變化,但這就是中國目前的樣貌;不能否認的是,自唐朝以後,中國歷史的趨勢不再是以「單一民族」為主,而是以「多民族」國家為主要特徵。

 

追求「盛唐」的延續

 

有的學者認為,今日的中國在經濟上是繼承自唐,文化上是承接自明,政治上則是傳承自清,然而,若是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的趨勢來看,則並非如此;特別是在2014年11月,美國《時代雜誌》(Time)的封面照片是以「習皇帝」(Emperor Xi)之名而下標題。

 

如果我們只看習近平的政策,可以很明確地發現,他把大唐帝國的遺產視為自己的資產;他的政治哲學「以法治國」,也跟大唐帝國皇帝的哲學非常像。然而,對大唐帝國的模仿不能只停留在表面。大唐帝國真正的目標是什麼呢?雖然很難區分「霸權」跟「帝國」之間的差異,但比起「霸權性」(Hegemonial),唐朝更偏向所謂的「帝國性」(Imperial)。

 

我們尚無法確定由習近平所領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究竟屬於何者,但以帝國對內部和外部的經營來說,相較於霸權性,強調國家安定的倫理性更為重要;因此,中國的目標不應該是追隨「強漢」,而是追求「盛唐」的延續才更為合適。

 

沒有苻堅就不會有大唐帝國

 

遊牧民族進入中原數個世紀之後,所形成的最終產物就是大唐帝國。把大唐帝國的特徵簡單總結的話,就是—打開國門,包容來自世界各地且具有多樣特質的人們;並且讓聚集到帝國的人們,在觀念跟知識上進行激烈的競爭、討論與折衝,之後產生新的知識,彼此共同分享,從而提供了實現創造與革新的舞台。

 

然而,打造出大唐帝國的遊牧民族,卻經常被認為微不足道,直到現在仍被人們忽略。筆者想起了一件在2007年夏天親身經歷的事情:當時筆者參加了由韓國、中國、日本三國共20餘名歷史學者所組成的「萬里長城學術勘查團」。

 

從北京出發後,一行人花了20天,在陝西省西安西北部一個叫作「彬縣」的地方,找到了五胡十六國前秦皇帝苻堅的墓地。這其實是原本沒有的計畫,但在筆者的強力要求下,最後還是被加入勘查行程。那天一早,筆者準備了一瓶白酒跟下酒菜還有紙杯前去古墓。

 

2002年4月,是筆者第二次訪問苻堅的墓(雖然可能是假的),在墓前倒酒並行了大禮,也有一部分日本學者跟著做,可是中國學者(漢人)卻在旁邊譏笑。在回程的車上,某位中國教授問:「朴老師,已經是第二次來了,您為什麼那麼尊重苻堅(蠻夷)呢?」

 

而筆者回答:「如果沒有苻堅,就不會有大唐帝國!」

 

 

作者簡介

朴漢濟(박한제)

首爾大學東洋史學系博士,畢業後於該系任教多年,現為該系名譽教授,曾任韓國中國學會會長。曾在台灣國家圖書館之漢學研究中心、日本御茶水女子大學、美國哈佛大學燕京學社、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等機構從事研究工作。投入畢生心力於中國隋唐史研究,其「胡漢體制」的研究主張已成為韓國史學界唐朝研究的代表性理論。著有《東洋史講義要綱》、《中世中國胡漢體制硏究》、《人生,我的五十自述》、《走去歐亞大陸的一千年》、《朴漢濟教授的中國歷史紀行》、《江南的浪漫和悲劇》、《阿特拉斯中國史》等書。
 

校訂者簡介

鄭天恩

台大歷史所碩士,曾任日文小說編輯,目前為專職翻譯。譯有《人民解放軍的真相》、《文明的遊牧史觀》、《凱爾特.最初的歐洲》、《東方直布羅陀爭霸戰》、《珍珠港》等書。

譯者簡介

郭利安

台大歷史系畢業,現專職中韓口筆譯,內容力特約譯者。

 

本文節錄自《大唐帝國的遺產:胡漢統合及多民族國家的形成》第四章

關鍵字: 習近平 中國 唐朝





【加入上報國際圈,把繽紛世界帶到你眼前!】

提供新聞訊息人物邀訪異業合作以及意見反映煩請email至國際中心公用信箱: intnews@upmedia.mg,我們會儘速處理。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