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因素已是美國橫梗在前一道高難度習題,它正為過去太過輕忽中式共產主義付出代價。(紐約時報廣場上的中國商業廣告/攝影:李濠仲)
相較紐約多數媒體鮮明的立場和尖銳批判,《紐約客》的時評文風,始終不脫自絕普羅大眾之外的菁英調調,在新聞速食主義盛行當下,到現在它仍經常逆勢登載巨量長文,也正因為如此,或者有時反而可藉此補充其他媒體一時未盡、又或者很難濃縮在一則新聞裡說清楚的事件脈絡。年初,一篇題為《美中未來的競賽》(The Future of America‘s Contest with China),多少便存在這樣的作用,一定程度為關注美國大選,乃至接下來美中關係的旁觀者,提供了一個在不穩定時節上,一座複雜大都會的思辨角度。
在這篇上萬言的文章中,以《紐約客》的價值取向,儘管理所當然反對川普的諸多作為,但並沒有迴避美國正面臨到的中國因素考驗。例如文章提到,美國理解中國對自己會是實質威脅,早在2007年就顯現端倪,當年中方人員遭發現入侵了美國洛克希德·馬丁(Lockheed Martin)航太公司,成功偷走關於F-35戰鬥機上千萬份文件,不久後,中國就出現了規格相似的J-31戰鬥機。兩年後,當可口可樂以高價收購中國匯源果汁集團,但自完成這筆有史以來中國最大外資併購案才幾個月,美國FBI就發現可口可樂的系統遭駭客入侵,安全漏洞即出自上海郊區一棟大樓的電腦裡,最後證實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所為。這些一個個案例都成了於今川普指控中國有竊取美國技術前科的遠因。
直到歐巴馬執政期間,中國對美國軍事、商業情報的竊取也未顯降緩,包括2014年中方駭客企圖侵入美國一政府人事管理辦公室,去竊取相關僱員及其親屬的私人記錄,這些紀錄,將協助他國間諜去識別誰可能是美國特務,或者誰和那些特務有密切關係。此外,同一時期的中國,另在南海海域積極進取,也確實違背了習近平曾經對歐巴馬的承諾,完全不理會歐巴馬對中國停止將南海諸多島礁推向軍事化的要求,嚴重威脅了區域穩定。
軍事國防範疇的機密竊取,讓美國官方警覺,美國民間之所以也為中國作風同感震驚,則是當美國職籃NBA積極打進中國市場,去年卻因為火箭隊總經理莫雷在個人Twitter寫下「爭取自由,與香港站在一起」貼文,而遭中國官民鋪天蓋地的攻擊,包括中國贊助商從火箭隊撤資,以及火箭隊所有相關商品皆從當地電子商務網站一夕消失,中國國家電視台還取消了NBA轉播,其整肅個人言論之不可思議,許多就算平時少有批判中國的美國民主黨議員,也都相繼連署發聲抗議中國,並要NBA不能反過來處分莫雷。
中國種種行事作為,自然讓川普得以義正詞嚴和它進行多面爭鬥,反制動作愈多,對北京的敵意就愈升溫。偏偏,習近平是個超乎西方國家所理解的中國領導人,尤其他認定蘇聯共產黨之所以垮台,就是因為蘇聯動搖了自身的信念,意即,他自己會更堅定不移走在中國共產黨的教條路線上。川普遇上的,便是一個對意識形態不容怠惰的習近平,於是兩相刺激,華府、北京各自鷹派於焉抬頭,走上今天美中抗衡局面,於是,美國就得回過頭直接觸及眼前和中國間的現實問題。
包括儘管中國一再竊取美國智慧財產和軍事情報,但自過去美國歷任總統交往政策之後,美中兩國無疑已存在密不可分的貿易關係,今天估計有7萬家美國公司在中國開展業務。當年布希政府特意放寬對中國的簽證限制,鼓勵中國學生大舉湧入美國,幾年過去他們現已是美國最大的外國學生群體。此外,微軟早在北京開設了一個囊括五百人的研究中心,成為其在美國之外最大的實驗室。
再者,過去15年來,中國是美國企業在自己國家以外獲利最高的地方,這也包括許多明星球員靠著代言球鞋就能在中國市場大賺一筆,中國市場對於美國企業變得至關重要。從而負面影響,就是有愈來愈多企業、機構選擇默然接受中式的言論審查,不只是好萊塢片商會為了中國市場迎合中共的政治需要,當中國因為韓國部署薩德系統而全面抵制韓國時,美國羅切斯特大學伊士曼音樂學院也曾配合中國禁令,在一次前往中國的巡迴表演上,特意未讓韓國籍學生隨團出訪。
《美中未來的競賽》為文主述,在承認40多年來中美兩國雖然盡可能迴避了政治分歧,今天遂因彼此利益矛盾加深,而在各個領域都出現了裂痕,且你打擊我,我就可以反擊你,像是美國關閉了十多所中國官方資助的孔子學院,矽谷許多公司也發現自己很難再進入中國,包括Facebook和Netflix打入中國市場就遇上了重重阻礙。
為今,棘手的問題在於,如果美國不與中國抗衡,它確實很可能會在許多具有決定性的新技術上失去優勢,比方說5G技術,尤其中國非常樂於將這些科技用於監控異議份子,更嚴重的是美國過去設下的道德準則將重新被定義,比如說中國今天已能在聯合國各式文件內盡可能塞入「習思想」。但中國不僅不若過去的蘇聯,使得美中兩國走上不同於冷戰的局面,也無法像過去一樣清楚區分出國際上的盟友或敵軍兩個集團,正如文章引述所言,美蘇之間的關係像是兩個雞蛋裝在同一個籃子裡,仍各自獨立,但美中雙方卻彷彿兩顆蛋黃在爭奪蛋清,美國應對中國的操作,比起當年遇上蘇聯又更加動輒得咎,加上他面對的雖然不是蘇聯那樣會刻意輸出意識形態的國家,卻是足以讓這個世界愈加自我適應其意識形態的中國。
《紐約客》這篇文章最後,給出了一個帶有「紐約菁英」風格的結論,就是川普的無知和自大,將對中美貿易戰形成一場拙劣的博弈,同樣的,中國若不承認自己在過分爭取控制權時已引起多方憤怒,也必然是一種誤判形勢,中美都必須接受現實,找出不脫鉤也不純為安撫對方的共存狀態。
撇開這篇文章的立場,其提供的訊息,不失為替美國面對中國那種同時利益互斥、同時利益糾纏,齒輪既卡死又得繼續轉下去的難處找到原因,確實很難得到完美有效的解套,至於寫了這麼多,在批評川普反中手段躁進不智之餘,則又剛好印證美國確實長期誤判了中式共產主義,才會讓自己走到這一步。這篇文章寫在美國疫情爆發之前,如今絕大多數美國人都被疫情攪和得七暈八素,再碰上選戰負面攻防熱頭,幾乎無暇認真審視中國因素的深刻影響,眼前川普和拜登無論抗中還是親中似乎都已無關宏旨,最後誰勝出,大概就看誰讓美國選民更討厭。中國問題將持續成為美國橫梗在前一道高難度習題,即使選後麻煩事仍會一直冒出來,《紐約客》再十萬字都不足以道盡,到頭來,這也算是美國為過去自以為能駕馭中共所付出的代價。
※作者為《上報》主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