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帝國的遺產】習近平高喊中華復興 「中華」到底有什麼意義?

朴漢濟(박한제) 2020年10月25日 14:00:00
習近平想復興的中華如何定義。(湯森路透)

習近平想復興的中華如何定義。(湯森路透)

中國的國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台灣則是沿用國民黨時期的國號「中華民國」,兩者都使用「中華」這個發語詞;現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民就稱為「中華民族」,在海外的中國人民則叫作「華僑」,即「中華僑胞」之意。

 

「中華」族群身分的認同變化

 

作為中國人起源的種族是「華夏」,華夏族因為有在「地的中央」(土中)居住的自我意識,因而將他們居住的國家稱為中國。華夏之外的東、西、南、北四方,各自居住著夷、戎、蠻、狄,他們和中國的關係不單單在衣、食、住上,在語言、文化方面也被視為不同的種族。

 

因此,歷代中原政權或是生活於該政權下的人們,自然會對這些民族施行差別待遇,就算在春秋時代,秦、吳、越也不過是夷狄;但是,漢代以後對夷狄的認識已經改變了許多。

 

另外,隨著中原文化向四面八方傳播,雖然華和夷之間的文化同質性稍微被提高了,但差別意識仍然存在。然而,現在中華民族雖是以民族來做區分,但不論在形式或實質上,都堅持著否定民族差別的政策。理解中國史的重要問題之一,就是了解族群身分的認同變化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今日,占中國人組成極大比例的的民族是「漢族」或「漢人」,「漢族」這個詞雖然是在近代才形成,但「漢人」一詞卻是很早以前就出現了。「漢人」在北朝末期特別帶有輕蔑的意思,但「華人」並非如此,「華人」最早是出現在江統的〈徙戎論〉中:

討叛羌,徙其餘種於關中,居馮翊、河東空地,而與華人雜處。數歲之後,族類蕃息,既恃其肥強,且苦漢人侵之。

 

文中的「華人」跟「漢人」被區分地很清楚,也就是說,「華人」及「漢人」並不相同,是不同的實體。

 

中華界線內的「華人」

 

從〈徙戎論〉的文脈來看,它帶有「(中)華土地上的人民們」的意思,因此可看成是在「中華界線內居住的人們」。再深入一點的話,指的則是不論以前是哪個種族,如今進入中華的土地、習得中華文化的人們。仔細查看史料的話,此用語常指生活在中華邊境區域的人,例如北魏時期居住在高昌地區八城的族群就被稱為「華人」。

 

當然,除了漢族之外,這些人也包含了已歸化的外族,同時也曾作為蠻的代稱使用。史書在區分匈奴與別種的稽胡之際,也曾使用「有異華人」這樣的說法;此外,東魏—北齊時期也曾使用過「華人」一詞以作為鮮卑的對立語;還有華語也作為夷語的相反概念,以及具有「華人」所使用的「中國語」的意義。因此,華人是外夷的相反概念。在這樣的觀點下,要說內夷屬於華人範疇,並沒有不合理之處。

 

可是,對於具有國際性的中國人來說,為什麼會被貼上「唐人」的名稱呢?這和當時有許多外國人進入中國,但也有很多人離開的事實是不是有關係呢?

 

因為大唐帝國本身是個「流動社會」,而且如果去美國或加拿大的唐人街的話,大多可看見立有「天下為公」的牌坊。這個詞句首次出現在《禮記》〈禮運篇〉,後來成為孫文愛用的名言,是一句能顯現中國文化精髓的話;另外,我們又稱唐人為「華僑」或是「海外華人」,也是表示擁有中國文化之人的意思。

 

「中華」與「華人」的用法

 

所謂的「中華」,不只是地區名稱,也是種族名稱;「中華」這個詞在魏晉時代首次出現,唐初被使用在天文方面,之後大多用來表示「宮廷中間之門」的意思;從地域性來說則有「中原地區」的意思,指的是「內地郡縣」、「郡縣地區」或是「中原」;在統一時期指「全國」,分裂時期則單指「中原」。

 

也就是說,所謂的「中華」,原來是在「華夏」之上附加中國(中原、中間)這個地域性的概念;可是,隨著胡族占領中原的時間變長,「中華」不只被用來指稱中國,還成為文明開化、以及保存「文化」的種族的代名詞,所謂「中原衣冠」就是這個意思。

 

(西)晉是自己放棄自己的文化,並不是因為我的叛亂。

 

從苻堅的言詞中,可以了解到以前的「中華之士」若是成為東晉所屬,成為「吳越斷髮文身」的話,就會喪失他的身分。中華是衡量中原區域的重要尺度,蘊含了傳統文化寶地的意義。進入中原的外族們也以「土中」為根據,成為了傳統文化的保持者,進而強調自己為「中華」,並排斥南朝王朝,稱其為「南偽」。

 

到了北朝末年,包含鮮卑在內,出身烏桓、匈奴的人士在習得傳統文化與知識後,也被當作「中華朝廷的使臣」。現在所謂的「中華」,不再被漢族所獨占,「中華」成為了與漢族共存的各民族之間的共用語。

 

從夷狄轉換為中華是由於文化的有無,是和努力有關的,所以應該要反對漢人那種孤陋的論述,也就是認為「外族成為中華就跟禽獸變成人一樣不可能」的華夷論。這種清廷對漢人士大夫抱持的傳統華夷論所提出的反駁論述,其實早在五胡十六國以來就已經被多次討論,大唐帝國時期的氛圍也幾乎與此相同。

 

九世紀中葉,在大食國出身的李彥昇被大梁節度使盧鈞推薦的過程中,這個道理就已經被提出討論了,這可以從陳黯的《華心》一文看出:

事實上,以地區來說的話,雖然華和夷必定是有所區分的,但從教導的立場來說,華夷之間豈有差異呢!華和夷的差異,一言以蔽之,其實就在於心。舉例來說,即使盧綰擔任了少卿一職,卻仍然製造叛亂,這樣的人難道不是夷狄嗎?匈奴人金日磾盡忠赤誠,難道不能算是漢人嗎?這樣看來,所謂「華夷之辨」,其實全都是「心之所向」罷了。(節錄自書中《華心》一文)

 

陳黯的意思是,所謂華夷的標準,取決於心之所向,而不是地域歸屬。將西漢時引發叛亂而逃向匈奴的漢人盧綰,與對西漢王朝盡忠之匈奴出身的金日磾相比,可以看到他們依據文明的教化而具有多少華心。

 

另一方面,民國初期的章太炎表示「中華云者,以華夷別文化之高下也」;梁啟超也說:

凡遇一他族,而立刻有「我中國人」之一觀念浮於其腦際者,此人即中華民族,……故凡滿洲人今皆為中華民族之一員也。

 

與這種概念性變化並進的,是中華的地域性範圍被擴大了;從「北魏孝文帝與唐太宗均提及中華」這點就可以察覺出來。

 

孝文帝說過:「胡越之人亦可親如兄弟。」經由這樣的意識,他在用人時採用「兼容並蓄」的政策;唐太宗在位時,說出:「胡越一家,自古未有也」的名言;於是,中華跨出了中原,持續向中國全境擴大。

 

中華、中華帝國與中國

 

「中華」不只單純是歷代王朝或今日的中國正在支配的空間性範圍,也就是說,它不只表現在領土上,更是中國人獨有的民族性概念和文化性概念互相重疊的複合性概念。

 

漢族與胡族建立的中華王朝可能共同存在過,以「中華圈」來看,今日的香港,台灣、新加坡都被包含在內。所謂的「中華」,雖有歷史性的膨脹和縮減,但很明顯地其組成並不是只有漢族,而是包含了其他民族。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雖然高喊中華復興,但他所說的「中華」,並不是只有漢族的中華,而是傳統的由華、夷共同創造出來的特別概念。儘管這樣的概念和強調族群平等的民族主義相較起來,不過是比較差的「正常化體制」,但即便如此,也仍是打造出一個巨大中國所需要的重要理念。

 

因此,作為對外性的思想,也有人主張應該要區分「普遍性」的中華思想以及「排他性」的華夷思想。同時,用「中華化」一詞,取代形容「外族中國化」的「漢化」一詞。

 

有「現代版中國魯迅」之稱的余秋雨,多次強調文化性混血所賦予的生命力;這是由非漢族的唐朝皇帝所擁有的鮮卑族傳統,以及唐朝街道上散發出的多元文明,再加上超越文化性混血的自信感,以及寬容精神等元素所互相形塑出來的歷史,成為中國史上文化最為燦爛的根基。

 

因此,「中華」與排他主義、霸權主義,照理來說是完全沾不上邊的。

 

 

作者簡介

朴漢濟(박한제)

首爾大學東洋史學系博士,畢業後於該系任教多年,現為該系名譽教授,曾任韓國中國學會會長。曾在台灣國家圖書館之漢學研究中心、日本御茶水女子大學、美國哈佛大學燕京學社、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等機構從事研究工作。投入畢生心力於中國隋唐史研究,其「胡漢體制」的研究主張已成為韓國史學界唐朝研究的代表性理論。著有《東洋史講義要綱》、《中世中國胡漢體制硏究》、《人生,我的五十自述》、《走去歐亞大陸的一千年》、《朴漢濟教授的中國歷史紀行》、《江南的浪漫和悲劇》、《阿特拉斯中國史》等書。
 

校訂者簡介

鄭天恩

台大歷史所碩士,曾任日文小說編輯,目前為專職翻譯。譯有《人民解放軍的真相》、《文明的遊牧史觀》、《凱爾特.最初的歐洲》、《東方直布羅陀爭霸戰》、《珍珠港》等書。

譯者簡介

郭利安

台大歷史系畢業,現專職中韓口筆譯,內容力特約譯者。

 

本文節錄自《大唐帝國的遺產:胡漢統合及多民族國家的形成》第二章

關鍵字: 習近平 中國 唐朝





【加入上報國際圈,把繽紛世界帶到你眼前!】

提供新聞訊息人物邀訪異業合作以及意見反映煩請email至國際中心公用信箱: intnews@upmedia.mg,我們會儘速處理。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