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書:險中求勝 金門保衛戰依舊輝煌

陳巍杉 2020年11月01日 00:00:00
參與當年古寧頭戰役的國軍戰車「金門之熊」M5A1。(維基百科)

參與當年古寧頭戰役的國軍戰車「金門之熊」M5A1。(維基百科)

把時光拉回到那個風雨更飄搖的年代。三十八年初我軍在徐蚌會戰失利,共軍渡長江天險南犯、步步進逼,兩方在東南沿海的金門、廈門等島嶼展開爭奪戰,國家命脈危如累卵。九月共軍占領漳州之後,曾規劃「金廈並取」、「先廈後金」、「先金後廈」三個目標,後因輕視我軍整體戰力,最後選擇並取方案。

 

另一方面,我軍指揮官湯恩伯等人與顧問團隊討論後,認為廈門約二十萬人口,且三面臨近大陸,補給不易、亦難防守,乃朝新增援軍,派駐金門加強守備方向規劃,例如戰車第三團第一營於九月進抵金門,營長陳振威要求積極保養車輛,以及加強步戰協同方法之訓練及戰備工作。十月十五日共軍發動攻擊,多處搶灘猛攻甫歡慶完雙十節的廈門;十七日我軍撤守,指揮部及部分駐軍轉進金門。共軍陷廈門後志得意滿,立即進行部隊安排,金門保衛戰一觸即發。

 

十月二十四日下午,我軍於演習中一輛戰車不慎陷入壠口附近沙灘,進退不得,該戰車排依指示留駐現地,等待保養組派人修復。二十五日零時許漲潮之際,官兵驚聞大、小嶝及廈門方向砲聲隆隆,排長立即指揮全員備戰,在彈如雨下、硝煙瀰漫間,該排將含陷入沙灘在內的三輛戰車一字排開,向海灘深處開砲還擊,命中部分共軍載運彈藥船隻,熊熊火勢直沖夜空,意外照亮正在搶灘的共軍。

 

雖經戰車排及海岸守備第二○一師官兵迎頭痛擊,但因共軍登陸面廣泛,仍有部分共軍趁隙,繞過守軍陣地,向內陸滲入,至二十五日拂曉,共軍攻占觀音亭山、古寧頭附近北山、南山及林厝等地,敵我陣線如同犬牙交錯,情勢陷入膠著。因此指揮官湯恩伯協調第二十二兵團指揮官李良榮,將轄下各部隊,暫歸第十八軍軍長高魁元統一指揮。我軍經調整部署後,二十五日兵分北、中、南三路,配合戰車部隊展開全面反擊。

 

已滲入村落的共軍,占據我軍先前修建的永久工事,死守頑抗,敵我兩方逐屋爭奪。另有共軍盤據田埂、高地、防風林、墳墓等,運用錯綜複雜地形頑抗,亦影響我軍進展,激戰當中造成我軍第四十二團團長李光前等多名官兵陣亡。所幸我軍維持高昂士氣,並運用演習時的步戰協同技術,以戰車為前導,步兵隨之地毯式搜索掃蕩,共軍聞風棄械投降者甚多,也露出勝利曙光。

 

經過二十五日全天激戰,我軍傷亡眾多,但已逐漸形成包圍共軍之勢,其中戰車第一營當日奉命五次出擊,與共軍纏鬥超過十小時之久,使共軍殘部大多龜縮至古寧頭一帶。二十六日清晨,共軍試圖增援,但因風浪太大,實際登陸僅十個排兵力,與古寧頭殘餘共軍會合。

 

古寧頭地區包含林厝、北山、南山等村落,屋舍多為花崗岩堆砌,對輕兵器射擊粗具防護力,且此地尚有少數永久工事,因此共軍約六千餘人選擇於此頑抗。二十六日拂曉,我軍在海、空軍火力掩護下,兵分兩路圍攻古寧頭共軍。共軍利用堅固民房及增援反裝甲武器反擊,我軍戰車立刻便換隊形因應,並依步兵部隊需求,摧毀共軍固守房屋及重武器。

 

二十六日晨,第十二兵團指揮官胡璉以登陸艦接駁上岸,隨即搭車赴前線,與軍、師長研議部署,並以電話與前線各團長通話,以及運用戰車通信網,為車內官兵打氣,前線士氣復振。頑抗共軍原已死傷無數,再經我軍反覆衝殺,知道大勢已去,欲趁夜分批突圍,但在我軍堅守下未果。我軍二十七日拂曉前將古寧頭最後共軍據點攻克,二十八日再將各處隱匿殘敵千餘人殲滅,金門保衛戰宣告勝利。

 

是役我軍大捷,共軍陣亡約三千人、超過七千人被俘。我軍陣亡近一千三百人、負傷近二千人,主要為青年軍第二○一師及第十二兵團轄下各師。戰前我軍實力參差不齊,基層幹部、槍械、彈藥、被服缺乏,但戰鬥精神不衰,終能齊心協力、眾志成城,憑藉置死地而後生的無比勇氣,全力鞏固防線,也是使局勢轉危為安的關鍵之一。金門保衛戰雖時逾一甲子,戰果依舊輝煌,也值得後人深思。

 

※作者為國立政治大學計畫專任助理、曾任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榮光雙周刊》編輯。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