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黎蝸藤專欄:不必選邊 台灣就能延續美國兩黨一致支持

黎蝸藤 2020年10月29日 00:02:00
美國人民選總統是選美國人的總統,美國人民必然把自己利益放在首位,而不會也不應該把台灣人的利益放在首位。(湯森路透)

美國人民選總統是選美國人的總統,美國人民必然把自己利益放在首位,而不會也不應該把台灣人的利益放在首位。(湯森路透)

美國大選進入最後一星期,戰況如火如荼。不僅美國人關心,全世界也關心,台灣當然也不例外。日前有民調顯示,台灣人是亞洲唯一更支持川普的地區:支持川普的高達42%,支持拜登的只有30%。

 

川普執政時期是近幾十年來美國最親台的時期,台灣人支持川普可以理解。但令人不安的是,最近這種熱情有「過火」之嫌。

 

在最近「亨特硬碟門」事件,在美國尚未能掀起大風浪,在台灣反而成爲各媒體重點轟炸的新聞。在主流傳媒上,特別是影響力非常大的電視節目或視頻直播中,嘉賓忙於「揭露拜登集團的賣國行爲」。甚至有著名的(非美國籍也不在美國生活的)評論人在討論美國選舉的電視節目上,號召台灣「1450」積極行動;有網絡KOL鼓勵網友「出征」。在名嘴和KOL的鼓勵下,大批台灣網友參與發掘「拜登家族黑幕」,熱衷分享未能證實的消息,也通過網絡宣傳,積極鼓動他人勸説擁有美國投票權的親友「一定要投川普一票」。總之,在選舉尤其在「亨特硬碟門」中,台灣成爲中文世界「反拜登」宣傳的重鎮。

 

筆者認爲,這種「過火的熱心行爲」非常有害。

 

首先,這超越了言論自由的範疇。

 

美國總統關乎全世界的利益,是本年的重要事件,各國人民發表評論和表達意見都非常正常。然而,評論和表達意見與搞網軍「出征」是兩回事:前者是言論自由;後者參與製造和散佈未經證實的消息,這是一種經過「組織」的「行動」,而非單純的「言論」。

 

而且這種行爲還可能真實地影響美國的大選結果。衆所周知,這次美國大選雙方非常接近。特別在搖擺州,可能勝負只在一線間。美國的華人雖然不多,但也有百分之一點五,在民主黨占優的大城市附近,聚集得更多。華人的態度也能影響大局。這就是爲何拜登要在美國的中文報紙《世界日報》上宣傳之故。台灣人的「出征」不但能影響台灣裔,也能影響同爲使用中文的大陸裔和香港籍的美國人。這更不提一些中文材料又轉爲英文,進一步影響英文用戶的可能。

 

其次,這種行爲於情於理都不合。

 

以非美國人的身份搞「出征」,很明顯有意圖影響美國大選的結果,有「暗中干涉他國選舉」之嫌。

 

一國的選舉,即便和外國利益相關,歸根到底也是該國的内部事務,在國際法和國際準則上是一國的内政。干涉外國選舉不符合國際交往的準則,是國際交往中的大忌。

 

即便抛開國際法,光説情理,也説不過去。

 

美國人民選總統是選美國人的總統,而不是選台灣人的總統。美國人民必然把自己利益放在首位,而不會也不應該把台灣人的利益放在首位。美國選舉牽涉到美國各種事務,對中政策(這包括對台灣的態度)只是其中一個方面。選民考慮的更多是美國本身的問題。支持民主黨的美國人,不等於對台灣不友善;支持共和黨的美國人,也不等於親台(事實上,很多共和黨支持者連台灣和泰國都分不太清楚)。

 

台灣網軍若在行爲上干涉美國大選,實際上是企圖把台灣人的利益取向去左右美國人的選擇,這於情於理都説不過去。

 

其實,換位而處,台灣選舉時,中國派出網軍影響輿論,台灣人是不是也感到很氣憤?

 

再次,這種行爲後果非常嚴重。

 

美國固然多次干涉其他國家的選舉,但美國自己的選舉被干涉又是另一回事。

 

即便美蘇冷戰期間,美國和蘇聯也基本上守住底線,不干涉對方的選舉(或領袖交替)事宜。2016年,俄羅斯通過黑客和散佈假消息,是導致民主黨敗選的主要原因之一。此事開了外國干涉美國總統選舉的先例,引起美國社會的强烈反感,後果不需多説。

 

美國的對台關係,固然被政府主導,但國會力量也不可忽視。(資料照片)

 

2018年美國中期選舉,中國要「精準打擊共和黨選情」,又在美國報紙上刊登反對共和黨的廣告,引起共和黨鷹派的憤怒,以後可以看到,這是美中關係惡化的重要因素。

 

不但美國如此,俄羅斯對其他西方國家選舉的干涉,也成爲西方各國與俄羅斯關係進一步惡化的重要因素。

 

再次,「出征」行爲自找敵人。

 

很多「出征派」的支持者認爲,拜登受中國控制,如果上臺,必然對台灣不利。然而,根據很多專家分析,民主黨的台灣政策與共和黨一樣對中强硬。在今年民主黨全國大會的行動綱領中,首次刪去了「美國的一中政策」的表述,只說「按照台灣關係法」云云。這在以往共和黨的表述中沒有發生過,民主黨反而比共和黨走得更前。

 

根據筆者分析,拜登的東亞的具體政策尚未成型,民主黨現在根本沒把精力放在這個議題。假如民主黨勝選,才會開始塑造東亞政策。若然如此,干涉美國選舉的行爲是否會影響民主黨政府的東亞政策,誰也不能擔保。但按常理推斷,只有負面影響,絕無好處。

 

而即便「出征派」真的押對寳,川普能連任,這是否等於好結果?也不然。

 

不要忘記,在美國反對川普的人至少有一半。他們大都認爲這次選舉是改變美國走向的一次,在他們心目中的地位非常重。如果因爲台灣「出征派」影響了選舉結果,等於與這一半多的美國人爲敵,這些民衆又豈會對台灣有好感?

 

美國的對台關係,固然被政府主導,但國會力量也不可忽視。過去四年,國會通過了不少有利台灣的立法,它們都是在兩黨高度一致的情況下通過的。而這些立法又成爲政府推行政策的基礎。比如,國會通過的《台灣旅行法》就促成了美國政府官員訪台。

 

根據目前形勢,民主黨大概率會繼續贏得衆議院,也有可能奪得參議院。即便輸掉總統競選,也有足夠的「製造障礙」的能力。

 

誠然,很多民主黨議員真心支持台灣,但也有不少議員(特別是新興的激進派)對台灣的支持,只出於共同價值觀,本身對台灣沒有足夠感情(這真的不能苛求)。台灣「出征」如果影響選舉,這種共同價值觀的基礎顯然就完全消失了。即便真心親台的民主黨議員,在民主黨支持者群情激昂的情況下,能否繼續支持台灣,也有很大疑問。

 

一旦如此,民主黨會不會搞一個「通台門」,會不會就此不再支持有關台灣的法案?這些都不無疑慮。

 

最後,民間行爲依然有害。

 

大致可以確信,「出征派」是民間行爲,而不是政府行爲。這雖然可減少壞影響,但壞影響同樣存在。

 

誠然,理性分析,民間行爲和政府行爲當然應分開。問題是很多人不會這麽理性地分析,他們往往把民間行爲和政府行爲混爲一談。更何況,這些「出征派」又確實大都是蔡英文政府的支持者。

 

同時也不能忘記,國際形勢和美國形勢異常複雜,到時若有人刻意「帶節奏」,宣傳「蔡英文的支持者幫川普上臺」(似乎也説得通),蔡英文政府真是有理説不清。

 

關鍵是,台灣目前在美國得到兩黨的一致支持,台灣人「不做什麽」,就會延續這種有利局面。但「做了什麽」,就很可能自己給自己找敵人,無緣無故地得罪一半美國人,這豈非自找麻煩?

 

正如臺北醫大教授張國城在《對美大選含蓄中立有利國家利益》中指出:「但以台灣特殊的國際地位和處境,對於他國國內政治,特別是美國國內政治,表態若能客觀、含蓄和中立一些,對於國家利益應是利多於弊。」

 

筆者認爲這個觀點非常正確:台灣保持模糊和中立態度最符合台灣的利益,而且不但政府應該如此,民間也最好如此。

 

※作者為旅美學者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