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的支持者是在《英派》的基礎上,盯著她有否一步步實現書裡大家過去的希望。(總統府)
2015年10月,正為競選總統運籌鋪路的蔡英文,出版了一本題為《英派-點亮台灣的這一哩路》書籍,等於替自己留下了一份為政思想紀錄。她在書裡陳述:我們不是要跟公民團體搶奪街頭抗議的發起權,我們可能也不需要跟他們爭奪各類社會議題的主導權,我們要競爭的是,誰能贏得人民的支持-特別是那些理想性高、價值觀進步的人民。
這段話的背景,來自2013年洪仲丘事件後所謂的「白衫軍社會運動」。時任民進黨主席的蔡英文,帶領黨內人士,一起坐在凱達格蘭大道聽著參與遊行者訴說對政府、政黨的不滿,整場晚會未有任何政治人物上台發言,包括蔡英文的角色,也純然只是個「台下的群眾」。面對此景,蔡英文於書中引述段宜康之言-「創黨的那個世代和當時的人民一起在街頭抗爭,然後,慢慢地才有後來的民進黨。當時的台灣人民把希望放在政黨,希望民進黨能幫他們伸張正義。替他們把國民黨打倒。不過,這一兩年來,社會氛圍正在改變,雖然我們是在野黨,但是我們從以前人民的希望,變成現在人民批判的對象,我們必須正視這個現象。」
近年時而有標榜非藍非綠的「公民團體」前仆後繼崛起,儘管大家攻擊的矛頭,多是指向當時的執政者國民黨,但擔心公民團體將使民進黨遭邊緣化的憂慮,亦同時存在。
因而蔡英文才會在書中提及-民進黨的問題不在失去街頭主導權,而是失去「人民」這個夥伴。這個趨勢不能繼續惡化下去,她希望把民進黨還給社會,讓台灣人民再一次相信政黨,再一次把對國家、社會、家庭與自己的希望放在一個民主政黨上面。
《英派》出版後隔年的一月,蔡英文順利當選總統,民進黨不僅沒有被邊緣化,還重返執政。政權的交替,代表人民對這個政黨依然寄予期待。如今,《英派》一書字裡行間的文句,遂從向選民動之情理的召喚,轉而成為自我執政七個多月來的辨析對照。尤其那一句-「我們要競爭的,是誰能贏得人民的支持-特別是那些理想性高、價值進步的人民。」蔡英文曾說,在這個原則之上,我們必須開放,必須包容,必須在一些進步的議題上表態,必須讓社會走進我們。當然,這個過程必定會有一些陣痛,但是為了民進黨的未來,我必須堅持下去,把民進黨開放給社會。改革勢在必行,我心無旁鶩。
蔡英文自詡為一理性的政治人物,又或者她知道理性本身向來無法自我創造吸引力,才經常以感性的演說儀式補其不足。但近來屢屢遭致「文青治國」之譏,實則與她及其執政團隊和「英派」的理想落差有關。從頭檢證蔡英文自去年520就職以來的作為,國家領導人縱然說詞充滿溫情,相當地「哈維爾式」,倒也未藉感性訴求進行政治衝刺,令人不解的是,難道真的只是因為她索然寡味的持平之舉,就足以造成如今民意支持度低靡的狀態?
又或者我們是從轉型正義、權責正義、社會公平、勞權、婚姻平權等等價值之爭中,察覺到當初因勢推生的「英派」,其實是錯把所有政治棋局裡的「價值折衷、妥協」,全當成「理性和穩健」。
「英派」曾信誓旦旦(也是蔡英文自己的話),「如果領導人想的只是權力,改革就會打折扣,換句話說,在這樣一個時代裡,為了讓這個國家更好,我們要形成一股力量,即使改革會得罪既有勢力,也必須堅持,絕不能放棄。」觀照蔡英文在幾個爭議議題上的修正態度,那些曾經有過的美好許諾,便被指為是一種傾向於優美的、堂皇的假動作。她似乎有些誤解,以為《英派》一書所提內容是為了記錄那段過去,但她的支持者偏偏是在《英派》的基礎上,盯著她有否一步步實現書裡大家過去的希望。
「英派」所囊括的,確實包含了689萬張選票的部分願景,但「英派」是否真為蔡英文和她執政團隊的真實地位,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做為一位非典型的民進黨政治人物,蔡英文難保也陷入掌權者典型的困境,對自己建構起的理想,既無法徹底忠實,於實踐上亦顯現出如此力不從心,而且似有重蹈「挖了東牆補西牆,拆了帽子補褲襠」覆轍的跡象,使得整個執政團隊,頗似被風吹離航線的水手。
在社會愈趨裂解為多個零星利益團體,且各自以殘缺不全的方式施壓執政者的當下,台灣的政經文化,有太多情節早已脫離了原來的脈絡,而進入一種怪異、同時極端拉扯的形式消耗彼此。於此同時,缺乏改革的腦子猶可通融,若連改革的膽子都變得保守,那恐怕才是民進黨執政最大的麻煩。至於解方何在,不妨回去翻翻《英派》吧。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