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委會官員正在計算回收後的郵寄選票。(湯森路透)
隨著新冠疫情(COVID-19)的升溫,美國本屆大選申請「郵寄投票」的選民大量增加,根據《美國選舉計畫》(US Election Project)統計,全美共有1億116萬7740名選民提前完成投票,占2016年總投票人數的七成,其中6524萬餘人採用「郵寄投票」、3592萬餘人選擇「親自投票」。
根據《衛報》報導,正是因為這些被歸類在「超時票」的大量郵寄選票,使得本屆選舉後的「藍色位移(blue shift)」現象比往年更加明顯。對此,共和黨參選人川普(Donald Trump)表示,應該在選舉日當天盡快決定獲勝者,以排除那些「不合適、不合法」的選票。
過去幾十年,點票時程的延誤變得越來越普遍。選舉學家佛利(Edward Foley)和斯圖爾特(Charles Stewart)通過比對1968年《紐約時報》與大選官方數據發現,影響選舉結果、甚至導致翻盤的「超時票(overtime votes)」扮演了至關重要的角色。
同時,他們還觀察到,這些在最後階段被計入的「超時票」,往往傾向於民主黨參選人,因此,他們將這種在選舉初期看似「紅色」的州別,卻在最後一刻翻盤成「藍天」的現象,稱之為「藍色位移」。
那何謂「超時票」呢?
首先,第一種被歸類於「超時票」的選票就是「郵寄投票」。
「郵寄投票」的前期作業,除了要將眾多郵寄選票凖時寄達選民手中,更要確保選民在各州所設定的期限內將選票回收給選舉點票部門。
但,真正考驗選委會官員的其實是「郵寄投票」的驗票階段。
根據官方說明,驗票過程涉及「手動」處理,州政府官員需要事先檢查回收選票有沒有汙損、或是被人為先行拆封,除此之外,更要仔細核對選票上的簽名是否與選民在選委會登記的名字相符。
這些選票的「旅行」時間長,加之於驗票過程繁複,導致郵寄選票通常在選舉日的後幾周才會公布。
There are apparently about 763,000 mail ballots left to count in Pennsylvania, according to the Pennsylvania Department of State. https://t.co/f6qvQpqQlX
— FiveThirtyEight (@FiveThirtyEight) November 5, 2020
第二種被歸類於「超時票」的選票屬「臨時投票」(provisional ballots)。
「臨時投票」往往出現在選委會註冊選民資料發生錯誤,或是尚未登錄選民資料,導致該選民在投票欄中沒有被記名時。此類狀況,使得選委會開出「臨時投票」特例名額給那些儘管沒記名,但仍想投票的選民。
Here's the key thing to know: Under federal law, you should always be able to cast what's known as a provisional ballot, even if your registration status is not clear. https://t.co/5VSPligC9G
— CNN (@CNN) November 2, 2020
不過,這種「臨時投票」的計票方式又與「郵寄投票」不同,選委會會將這些選票特別放置在一堆,並在選舉日後進行總整理,衡量其是否得以計入選舉結果之票數計算。
佛利和斯圖爾特推測,採用「臨時投票」的多數選民可能是那些經常搬遷居住地的年輕或有色民主黨選民。因為,臨時搬遷居住地會使得選委會名冊登錄有所缺失,而共和黨頒布的多項措施,如選民身份證法,則會造成有色人種投票困難。
2020年美國大選選擇「郵寄投票」的選民大量增加,然而這可能導致選後點票作業的延宕。
威斯康辛州(WI)開票初期原本由川普陣營領先多時,但在台灣時間4日近18時被拜登後來居上,以49.6%微幅領先川普的48.9%。截至5日12時《美聯社》的最新消息,在開票完成度99%的情況下,拜登比川普的得票率多出0.7個百分點,且多來自爾後公布的「郵寄投票」。
與此同時,密西根州(MI)也同樣面臨「紅翻藍」的狀況。台灣時間5日7時左右,密西根州政府以99%的開票率,宣布拜登以50.5%領先川普的48%,成功奪得該州16張選舉人團票。
截至台灣時間5日12時為止,賓州仍在計算郵寄選票的最終票數。這些選票很有可能讓賓州逐步「轉藍」。
因為疫情關係,多數居住在人口密集地、市中心的民主黨選民採用「郵寄投票」的比例遠高於郊區的共和黨選民,造成本屆選舉關鍵搖擺州的大翻盤,更成為了拜登可能邁向270張選舉人團票大關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