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贖罪日戰爭是怎麼發生的?

賴怡忠 2023年10月09日 07:00:00
哈瑪斯突襲以色列城鎮和軍事基地。圖為從加薩走廊發射的火箭彈。(美聯社)

哈瑪斯突襲以色列城鎮和軍事基地。圖為從加薩走廊發射的火箭彈。(美聯社)

在十月七日以色列多數人正準備悠哉地度過星期六晨光時,哈瑪斯組織對以色列發動多面向的軍事攻擊,據說已對以色列發射五千枚火箭,並有多個突擊小隊突入接近加薩的以色列地區展開攻擊。以色列之後也對哈瑪斯所在的加薩地區發動反擊。目前傳出以色列在遭受攻擊後已有超過三百名軍人與平民死亡,近兩千人受傷。而加薩地區的巴勒斯坦人民在被以色列反擊後也傳出有超過兩百位死亡,與數千人受傷。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宣稱這不是哈瑪斯一次性的軍事行動或是恐怖攻擊,而是對以色列的全面開戰,表示以色列已經處於戰爭狀態。

 

直到現在,以色列還在釐清到底有多少地方受到實體入侵,多少地方受到的是火箭攻擊,與到底還有多少哈瑪斯戰士在以色列境內。除了知道這次攻擊是由巴勒斯坦內部的哈瑪斯組織發動外,情勢還是一片混淆。由於這波攻擊的規模很大,但顯然以色列情報部門事前並未掌握任何蛛絲馬跡,被認為是以色列情報體系的重大失誤。剛好在五十年前的同日是贖罪日戰爭,當時敘利亞與埃及也是在一開始將以色列殺得措手不及。因此這個二次贖罪日戰爭對以色列的衝擊,被觀察家認為堪稱是以色列版的九一一事件。

 

西方國家多譴責哈瑪斯,但阿拉伯國家反應有內部差異

 

當以色列受到攻擊後開始反擊,可以看到西方國家多譴責哈瑪斯對以色列的攻擊,而中國則呼籲以色列與哈瑪斯停火降級,俄羅斯則表示正密切注意狀況。至於穆斯林國家的反應則比較分歧。伊朗、科威特、卡達、伊拉克、阿富汗、葉門、阿爾及利亞等國強力抨擊以色列,認為是以色列今年以來對約旦河西岸的攻擊行動才導致今天哈瑪斯的反擊。而沙烏地阿拉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約旦、埃及、印尼、巴基斯坦、摩洛哥、土耳其等國,則呼籲盡速停火以避免平民百姓更多的死傷。

 

如果將焦點放在阿拉伯世界我們可以發現,除了少數的例外,這個分歧基本上是沿著與伊朗關係的好壞來區分。伊朗、伊拉克、卡達不批評哈瑪斯,強烈主張是以色列之前對約旦河西岸的作為才導致哈瑪斯的反擊。而沙烏地阿拉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約旦、埃及等國之聲明就沒有針對以色列以及哈瑪斯,而是將重點放在呼籲盡速停火。這個分歧非常值得關注。

 

今年以來於約旦河西岸的以巴衝突直線升高

 

正如先前包括卡達、科威特、阿富汗等國的指控,今年一月以來以色列與巴勒斯坦的衝突已經越演越烈。只是這個衝突並不是在以色列南部的加薩走廊,而是在以色列東部、約旦河西岸的巴勒斯坦人居住區。約旦河西岸巴勒斯坦的領地是由巴勒斯坦解放組織的主流-法塔所掌握,其領袖阿巴斯也是被國際公認為巴勒斯坦的總統,與哈瑪斯彼此敵對,其領袖地位也自然不為哈瑪斯所承認,意即巴勒斯坦內部存在法塔與哈瑪斯的深刻矛盾。只是今年以來發生的衝突是在以色列與法塔管理的巴勒斯坦領地之間。不是在哈瑪斯所在的加薩地區。

 

以色列在遭受攻擊後已有超過三百名軍人與平民死亡,近兩千人受傷。(美聯社)

 

也因此當提到哈瑪斯宣稱這個攻擊是對先前以色列對法塔管理的約旦河西岸攻擊的回應時,不少分析家對此並不買帳,特別是個攻擊的規模之大,需要準備時間必定很長,因此更不可能是對短期事件的回應。外界是根據哈瑪斯與法塔在巴勒斯坦內部的矛盾,認為哈瑪斯發動戰爭是有著不同的地緣政治計算。意即這不是政治聲明,而是有意促成或遏止某些政治變化。

 

以色列事前認為哈瑪斯並不足懼

 

另一個重要現象是,當今年以來以色列與約旦河西岸的巴勒斯坦衝突越演越烈時,加薩走廊的情勢還是相當平和的。以色列當時的判斷是,其過往對哈瑪斯的反恐任務已使哈瑪斯在加薩走廊的能力受到重創,加上每天有近兩萬位於加薩走廊的巴勒斯坦人民進入以色列境內工作,以方認為這個現象有效提升了不少位於加薩走廊巴勒斯坦人民的生活,讓哈瑪斯要讓以色列從地球上消失的激進立場在加薩內部更不被支持。以色列因此可以專心對付在約旦河西岸的巴勒斯坦勢力。這也是當哈瑪斯發動大規模攻擊時,以色列會這麼沒有準備與這麼驚訝的原因。畢竟如果加薩走廊還是很緊張,以色列事前的情報資源與軍事準備會比較到位,即便受到攻擊,也不會出現資源稀缺到調不動的情形。

 

哈瑪斯發動攻擊的目標可能想使以沙和解破局

 

不少中東問題分析家都發現此次哈瑪斯的作為與過去不太一樣。過去哈瑪斯不會抓以色列平民,這次卻出現不少以色列平民被橫生抓走,同樣的,哈瑪斯也抓了不少以色列軍人,且哈瑪斯沒有占領以色列土地。

 

巴勒斯坦槍手攻陷以色列軍隊據點,繳獲最現代的馳車式主力戰車。(美聯社)

 

以發動大規模戰爭的手段但執行的卻是類似恐怖主義的任務。使得目前分析家多認為哈瑪斯的目的是政治性的,不是尋求戰場的軍事勝利。至於抓以色列平民為俘虜的理由,很可能是哈瑪斯知道在攻擊後,以色列一定會對加薩走廊發動大規模軍事行動,是否這些俘虜是當以色列對加薩走廊哈瑪斯控制地區發動攻擊時,作為保護加薩的人肉盾牌嗎?這也是外界在猜測的問題。

 

以阿和解與2020以來的亞伯拉罕協議過程

 

前述提到對哈瑪斯行動的目標猜測,如果認為是政治性的,則很可能與這幾年的以阿和解所牽涉的中東地緣政治變動有關係。這牽涉到美阿關係、阿伊關係、以伊對立與亞伯拉罕協議後的系列中東情勢發展等因素。

 

2020年九月,美國川普政府當時策動了阿拉伯聯合大公國(UAE)、巴林與以色列的和解協議,即所謂的「亞伯拉罕協議 Abraham Accord」。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與巴林承認以色列的主權,並與以色列關係正常化。之後以色列也與摩洛哥以及蘇丹建交。這個「亞伯拉罕協議」對於中東的地緣治政影響,不下於1978年的以埃大衛營協議。以色列自此在中東除了與約旦、埃及有邦交外,也開始與阿拉伯半島以及北非的穆斯林國家建立正常關係。也因為這個協議的後續發展,沙烏地阿拉伯在2022年對以色列開放天空,以色列國家航班可以通過沙烏地的領空。現在美國的大力推動下,更進一步談到以色列與沙烏地阿拉伯何時建交的議題了。

 

對以色列來說,其最大的敵人是至今宣稱要讓以色列從地球上消失的伊朗。沙烏地阿拉伯則因與伊朗分屬不同穆斯林宗派,加上彼此也存在地緣政治的競爭關係,對伊朗也十分忌憚。以色列認為在與約旦和埃及建交後,如能與沙烏地阿拉伯建立戰略合作,就能有效對抗伊朗。因此納坦雅胡的外交戰略一直是尋求與沙烏地阿拉伯建立更緊密的關係。

 

但另一方面,沙烏地阿拉伯本身在九一一事件後被美國指控豢養瓦哈比基要主義,促進了穆斯林的激進化與讓基地組織的建立。這二十年來沙烏地阿拉伯與美國關係變得越來越差。但沙烏地阿拉伯也發現在伊拉克被美國攻陷後,從敘利亞、伊拉克等兩河流域開始被什葉派的伊朗全面控制,對遜尼派穆斯林來說是非常大的警訊。因此沙烏地阿拉伯在擔心伊朗勢力坐大的憂慮下,雖然與美關係日益下滑,但持續與美國保持合作,也對與以色列發展關係持開放態度。

 

但沙烏地阿拉伯本身的人權紀錄,特別是曾在其駐土耳其領事館肢解沙烏地阿拉伯記者的作為,在拜登上台後變成美沙關係的爭論焦點之一。這位記者是沙裔美籍公民,雖然被殺害一事是發生在川普總統時期,但變成重大爭議則是在拜登擔任總統的時候。急速惡化的美沙關係使得中國趁機介入。今年初就在北京的調解下,沙烏地阿拉伯與其穆斯林宿敵的伊朗恢復邦交。此舉使得美國與以色列大幅緊張,美國關注中國的影響力是否深入中東,以色列則擔心這會使其「聯沙制伊朗」的策略被毀滅。因此與美國合作,加大力道強化與沙烏地阿拉伯的交往。有趣的是,印度在這個操作中也扮演重要角色。

 

2022年七月,印度稱之為「西方四方安全對話West QUAD」的I2U2出現,這個包括印度、以色列、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美國的四國合作,是在2020「亞伯拉罕協議」的基礎上持續推進的結果。透過印度與中東各國的良好關係,也進一步優化以色列(與美國)在中東的地位。今年印度G20會議對外宣布建立印度-中東-歐洲經濟走廊的基建連結計畫,也是I2U2後續發展的結果之一。現在看到的以沙關係正常化之討論,就被認為與前述發展等操作有關。

 

驚魂甫定的以色列人坐在防空洞門口。(美聯社)

 

伊朗當然不會對此發展坐視不理,感覺沙烏地阿拉伯似乎在這一波的作為,出現左右逢源,被各方爭相攏絡的狀況,如能切割以色列與沙烏地阿拉伯的合作,對伊朗的態勢自然會比較有利。因此當哈瑪斯此次出手後,大家多覺得當以巴衝突大到不可開交之際,多會對於沙烏地阿拉伯與以色列建交一事形成壓力,甚至可能會使其破局。特別是哈瑪斯與伊朗關係極為密切,畢竟哈瑪斯-法塔的競爭關係,在某種程度就代表了伊朗與遜尼派穆斯林的競爭關係。

 

當然哈瑪斯也不一定是直接受命於伊朗而發動這個攻擊,因為本身與法塔的競爭關係,哈瑪斯可以透過此次行動,在宣稱其作為是為了保護今年年初到八月被以色列多次突擊而受傷不堪的約旦河西岸巴勒斯坦民眾後,搶回在巴勒斯坦的政治發言權,並讓位於約旦河西岸的法塔勢力被邊緣化。因此有人是以巴勒斯坦內鬥的外部化,來解釋哈瑪斯為何要在現在發動這麼大規模攻擊的理由。

 

戰爭會從迦薩走廊延伸到黎巴嫩嗎?

 

如果哈瑪斯真的是基於以上考量而對以色列發動攻擊,哈瑪斯也應該知道其武力與以色列還是無法相比,當以色列決定對加薩走廊的巴勒斯坦人居住地發動攻擊後,哈瑪斯肯定是無力招架的。但是以色列在過去二十年的反恐經驗,是很少會透過軍事行動長期佔領其他地區,以免自身軍隊屆時陷入維和夢靨而處於進退兩難的處境。

 

但以這次哈瑪斯攻擊規模的龐大,以色列不太可能就打打幾顆飛彈。轟炸某些建築物後就結束。以色列對加薩發動大規模軍事行動幾乎無可避免。這時要注意的另一個問題,就是位於以色列北邊,黎巴嫩境內的真主黨會不會因此也發動攻擊,讓以色列陷入南北同時開戰的處境,如同其在2006年入侵黎巴嫩以清除真主黨時,哈瑪斯在加薩也對以色列發動攻擊的夢靨。

 

以色列國防軍搭乘軍車趕赴危機現場,車上官兵保持高度警戒。(美聯社)

 

但如果真主黨會如此做,則伊朗對此事件就更脫不了關係了。黎巴嫩真主黨幾乎就是伊朗在黎巴嫩的化身,不太可能在伊朗不同意的情形下單獨發動攻擊。戰爭的擴散也會讓這起事件在中東本就已經很複雜的國際政治進一步發酵,除了讓先前所提的以沙建交變得更不可能外,很可能對沙伊和解以及美伊關係帶來新的變數。

 

對台灣的啟示

 

中東地緣政治會因這場戰爭而出現什麼變化,是否會對進行中的俄烏戰爭產生影響等,自然是外界分析的焦點。但對台灣來說,一向神威凜凜的以色列情報局在這次卻事前毫無預警,到了現在還處於混沌不明的狀態,這對台灣絕對是一大警訊。是否我們過去對於大規模軍事行動發生前認定會出現的跡象,可能已經不再是這樣了?有什麼情報假設需要作出調整的?訊號情報與大數據分析的方法能涵蓋的範圍有什麼限制等,這都是我們需要仔細觀察與分析的。

 

此外,事前以色列對哈瑪斯能力以及加薩狀況的掌握顯然與事實差距甚大。這麼大規模的軍事行動,哈瑪斯顯然事前計劃許久,因此是否忽視了某些跡象,或是因為科技的發展,使得過去我們認為展開軍事動員所需要的物資,在現在已經不太一樣了。而認為巴勒斯坦人民會因為經濟利益而放棄對哈瑪斯路線的支持,也可能與現實存在一段差距。這對台海局勢分析也有重要教訓,意即我們不要忽視意識形態的影響,根據一般性的比較利益分析,對於決策預測可能還是不夠的。

 

雖然以巴衝突的根本解決之道在於正面回應巴勒斯坦人的訴求,只是現在這個爭議開始牽扯到穆斯林遜尼派與什葉派的地緣戰略競爭,加上雖然現在暫時被壓制,但依舊暗中伺機而動的基地組織與伊斯蘭國等恐怖主義勢力等,使得中東局勢已經不是透過處理以巴問題就能獲得解決。二次贖罪日戰爭後的中東情勢發展,已看不出任何樂觀的跡象。

 

※作者為台灣智庫諮詢委員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