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悼念許博允:一個無可救藥的浪漫主義者

李志銘 2023年09月16日 07:00:00
相較於推廣藝術,生平以作曲家自居的許博允毋寧更熱愛音樂創作。(新象提供)

相較於推廣藝術,生平以作曲家自居的許博允毋寧更熱愛音樂創作。(新象提供)

從過去到現在,台灣有錢人雖然不少,但擁有豐富的文化涵養和美感品味、且願意長期投入支持文化藝術相關領域的卻始終不多。

 

有錢人只關注自己的物質利益而缺乏社會責任,抑或不合己意時、便動輒暴言相向,甚至錯把言行「粗鄙、野蠻」當作「霸氣」者,充其量只是「土豪」。

 

歷史上,具備文化教養的有錢人從事「藝術贊助」(Art Patronage)的傳統淵遠流長,舉凡從歐洲十五世紀文藝復興時期以降的米開朗基羅、達文西、拉斐爾,乃至十八世紀西方古典樂派的莫札特、貝多芬等,皆有賴於當時的「貴族」階層大力支持和贊助其創作。

 

一般來說,要成為「土豪」或「首富」,通常只需一代人的奮鬥便能達到,但要養成所謂「貴族」精神的文化底蘊,往往需要經過三代人的家族薰陶與持續累積。

 

熟悉台灣近代音樂美術史的朋友,提到最近(今年九月)剛過世的「新象藝術」創辦人許博允(1944〜2023),每每不由得想起他那同樣熱愛參與畫展和演奏會等各式藝文活動、經常以購買作品或邀請繪製家族肖像的方式資助鼓勵早期台灣本土藝術家(包括李石樵、楊三郎、顏水龍、郭雪湖、黃土水、陳夏雨、林玉山),乃至於史無前例地號召江文也、陳泗治、高慈美、林秋錦、柯明珠等留日台籍音樂家籌組「鄉土訪問音樂團」(1934年)巡迴全台演出,被譽為「台灣新美術運動」重要推手的三伯公楊肇嘉(1892〜1976)。

 

對此,晚年許博允亦曾在回憶錄中自述:「作曲家江文也去世前曾說他一生最大的恩人是祖父許丙和伯公楊肇嘉」 更多 參考2017年遠流出版《境‧會‧元‧勻:許博允回憶錄》第30頁。。江氏家屬甚至還打算把《孔廟大成樂章》親筆手稿贈予當時(1988年)初訪北京的許博允。原因是江文也生前交代,務必將這件手稿送給「恩人許丙、楊肇嘉」的後代,以完成感念性的「還願」。

 

最終,許博允以「這是你們江家的傳家之寶」為由婉拒收受,只拿了影印本。回台後,他將手稿影本轉贈給恩師許常惠,後來許常惠過世時又再捐贈存放在國史館專室中。

 

草創迄今四十多年來,新象不只為台灣觀眾引進許多世界級頂尖藝術家,並積極把台灣本土的雲門舞集、楊麗花歌仔戲、蘭陵劇坊及表演工作坊推介到國際舞台上。(圖片來源:作者收藏翻拍)

 

承襲家族藝文氛圍、開啟台灣音樂「文化外交」窗口的「新象」

 

出身台灣本土望族、書香世家的許博允,自幼便浸淫在家族長輩的藝文環境薰陶:日治時期曾是板橋林家大掌櫃、後來擔任日本貴族院議員,活躍於政商界的祖父許丙交遊廣闊,不僅與當時負有盛名的黃土水、梅蘭芳、溥心畬、江文也等各界藝術家都有過頻繁互動,且致力於保存南管、京劇,還經常邀票友和琴師到家中來演戲。

 

留學日本東京的父親許伯埏則是重度古典樂迷,並在家中成立「愛樂會」,經常與家族成員聆賞七十八轉古典音樂留聲機唱片,彼此討論品評各種樂曲版本。

 

許博允常說:「祖父的海派性格,猶如是那個年代在台北的古代『孟嘗君』」。由於家族本身向來就有支持文化藝術的傳統基因,加上許博允個人與生俱有某種藝術創作者「無可救藥」的浪漫性格,以及喜好與各路人士「交陪」(kau-puê)搏感情的人格魅力,一旦他認定目標之後,便會一頭栽進去做,即使千金散盡也絲毫無悔。

 

據聞,有著頑童性格的許博允,最初向經濟部提出設立「新象活動推展中心」時,公司業務內容竟寫「以人類所有活動為理想目標」而遭退件,最後被要求重填具體事項。直到1978年春天,新象才終於核准設立。

 

那年新象剛成立不久,便遇上「台美斷交」。就在彼時國際局勢動盪,台灣政府處境風雨飄搖,致使國內民族情緒高漲的情況下,正由於新象的出現,適時地搭起了以推展民間藝文活動為名的「文化外交」重要窗口及橋梁。

 

1983年,新象邀請當時已離開蘇聯、定居美國的大提琴宗師羅斯托波維奇,首度率領美國國家交響樂團來台演出。政府獲悉後希望藉此改善台美關係,於是透過許博允與樂團的經紀公司聯繫洽談,希望能將音樂會實況轉播回美國。許博允為此還特地飛往馬尼拉,尋求羅斯托波維奇的同意,終於促成這場歷史性轉播,兩人也自此成為莫逆之交。

 

從1983年初訪台灣,到2007年辭世的這二十多年間,羅斯托波維奇先後應新象邀請來台十餘次。按《許博允回憶錄》書中描述,羅斯托波維奇每次來台一定都會去吃華西街的「台南擔仔麵」,眾多藝文記者也特別喜歡跟著去採訪拍照。「大師是美食饕客,一次可吃上好幾碗麵,一口氣掃大半盤的蒸草蝦,外加兩個魚頭、兩隻龍蝦」,許博允回憶道:「他的反應快、行動快、思考快,吃東西也快。他好胃口的大食量,讓陪同的鮑幼玉、吳靜吉與陳哲宏律師都樂於讓出自己的美食」 更多參考2017年遠流出版《境‧會‧元‧勻:許博允回憶錄》第69頁。

 

相較於推廣藝術,生平以作曲家自居的許博允毋寧更熱愛音樂創作。1971年五月,他以葉維廉詩作〈放〉為主題,並和李泰祥共同作曲、顧重光與凌明聲擔綱舞台設計、陳學同負責編舞,在台北中山堂進行首演的「現代音樂舞蹈藝展」,據稱是台灣史上第一齣「混合媒體」實驗展演的前衛藝術之作。(圖片來源:作者收藏翻拍)

 

不斷探索「前衛藝術」與「世界民族音樂」的快意人生

 

草創迄今四十多年來,新象不只為台灣觀眾引進羅斯托波維奇(Mstislav Rostropovich)、傅尼葉(Pierre Fournier)、阿胥肯納吉(Vladimir Ashkenazy)、阿格麗希(Martha Argerich)、傅聰、祖賓.梅塔(Zubin Mehta)、朗帕爾(Joseph Rampal)、馬歇.馬叟(Marcel Marceau)等世界級頂尖藝術家,並積極把台灣本土的雕刻家朱銘、雲門舞集、楊麗花歌仔戲、蘭陵劇坊及表演工作坊推介到國際舞台上。

 

相較於推廣藝術,生平以作曲家自居的許博允毋寧更熱愛音樂創作。1971年五月,他以葉維廉詩作〈放〉為主題,並和李泰祥共同作曲、顧重光與凌明聲擔綱舞台設計、陳學同負責編舞,在台北中山堂進行首演的「現代音樂舞蹈藝展」,據稱是台灣史上第一齣「混合媒體」實驗展演的前衛藝術之作。

 

根據《許博允回憶錄》記載,童年時,祖父許丙曾提到許家祖先之中有蒙古血統,讓他自幼即對北方蒙古、乃至新疆和中亞地區產生了高度的吸引力,終其一生熱愛探訪、採集世界各地的民族音樂,特別是位於蒙古高原中部「烏蘭巴托」(Ulaanbaatar)當地特有的「呼麥」唱腔。

 

此外,出身本省藝文家族「富三代」的許博允,由於自己也熱愛創作音樂,又有豐裕的家產為基礎,令他成為台灣戰後80年代以來最具影響力的表演藝術經紀商,同時也是許多藝術家眼中能夠彼此真誠相待、推心置腹的朋友。

 

翻覽早期(1980年創辦,至1982年停刊)的《新象藝訊》周刊,內容不僅囊括音樂、舞蹈、戲劇、文學、電影、繪畫、雕刻、攝影、陶藝、建築、民俗等各類藝術形態之國內外報導、活動訊息及評介,其中尤令我感到引人入勝的,乃是由許博允和其他多位當代藝術家友人(包括林懷民、陳必先、周文中等)進行一系列現場對談的「藝術對話錄」專欄,以及他為了籌備中的「亞洲文化推展聯盟」和「亞洲民俗會議」,親赴日本東京採訪當時擔綱黑澤明《影武者》電影配樂工作的作曲家好友池邊晉一郎(1980年10月)。這些訪談和對話文字即使今日讀來也仍深具啟發,或許將來有機會的話,應該也要將其整理彙編、出版成冊以饗讀者。

 

翻覽早期(1980年創辦,至1982年停刊)的《新象藝訊》周刊,由許博允和其他多位當代藝術家友人進行一系列現場對談的「藝術對話錄」專欄,即使今日讀來也仍深具啟發。(圖片來源:作者收藏翻拍)

 

※作者為作家

關鍵字: 許博允 新象藝術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