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隨文獻穿越福爾摩沙400年史 法國外交官龐維德:台灣是奇蹟之地

賴昀 2021年11月19日 19:50:00
前歐盟駐台辦事處代表、《穿越福爾摩沙》作者龐維德。(賴昀攝)

前歐盟駐台辦事處代表、《穿越福爾摩沙》作者龐維德。(賴昀攝)

台灣近期與歐洲交流日漸密切,事實上早在400年前,台灣就以福爾摩沙之名進入了歐洲人的目光。前歐盟駐台辦事處代表龐維德(Frédéric Laplanche)即翻閱了大量的法文文獻,寫作成《穿越福爾摩沙》一書,透過1630年至1930年來到台灣的法國軍人、官員、神父之眼,凝視這片被龐維德稱為「奇蹟」的土地。

 

龐維德利用在台灣自由研究的期間,將研讀文獻的成果寫作成《穿越福爾摩沙》一書。(賴昀攝)

 

台灣的三個奇蹟

 

龐維德接受《上報》專訪,與台灣結緣25年的他說著一口流利華語,面帶和善的微笑,言談中自然表露出對台灣的喜愛。他說,他眼中的台灣有著三個奇蹟,其一是經濟奇蹟、其二是民主奇蹟,其實台灣民主化過程正是龐維德的碩士論文題目,他在1995年第一次來到台灣時,親眼見證正在開挖捷運、快速發展的台北。

 

當年台北的熱鬧與經濟活力令來自法國中部小城的龐維德深受震撼,他感覺到台灣充滿企圖心、力圖經濟發展;隨著他在台灣認識更多人,龐維德更觀察到,台灣人心裡有著「一個很高的標準」,想要達到這個高標準、想要把整個台灣水準帶往前走。他更認為,是因為這樣的強烈企圖心和高目標,台灣才能創造第三個奇蹟:在2020年成功擋下世上大部分國家都無法控制的新冠疫情。

 

(延伸閱讀:鴉片、鼠疫、福爾摩沙茶 陪同1896年的日本將軍摸索台北)

 

三個奇蹟、三個證明

 

龐維德認為,台灣創造的三個奇蹟對世界別具意義,因為台灣向世界證明了三件事:

 

其一、台灣的經濟奇蹟,證明了任何一個國家、無分地理文化、無論過去經歷過怎麼樣殘忍的悲劇,也可以走出來,建立健康的經濟制度。

 

其二、台灣的民主奇蹟,證明了中華文化與民主制度並不違背、沒有矛盾,民主順利在台灣的土地紮根。龐維德補充,造就台灣民主化的因素很多,很難歸結為單一原因,但他認為這與台灣人自400年前即被法國人觀察、記錄下來的追求自由性格有關,無論是清朝還是國民黨統治者,來到台灣後都發現,無法用與在中國同樣的方法來統治台灣;老百姓骨子裡的革命性格,加上關鍵時刻出現如李登輝一樣的開明領導者,加上台灣人從日治時代以來普遍接受教育,因此民眾有較強的參與政治能力。

 

龐維德強調,自己寫作的目的,是想把400年來台灣與法國接觸的第一手資料給台灣讀者看。(賴昀攝)

 

至於台灣的第三個奇蹟、也就是醫藥衛生奇蹟,龐維德認為,這告訴的全世界,即使面對嚴峻、傳染力極強的疫情,國家仍然能夠透過民主工具,有效率的壓下病毒。即使2021年5月台灣一度爆發疫情,「那時我們都覺得結束了」,但如今疫情又再獲有效控制,這讓龐維德讚嘆,「沒有一個國家做得到,這就是台灣的企圖心」,他認為這樣強大的企圖心也是台灣文化的一部分。

 

穿越時空重臨台灣400年歷史

 

談到這裡,龐維德依然微笑著補充,台灣也有自己的問題,例如環境問題、例如有些人的生活過得不好,他説自己經常要提醒自己,「台灣可能沒有我想像得那麼理想,不要像做夢一樣看待(台灣)」,但每每與其他地方比較,他的反應就是「台灣很棒!」

 

這樣喜愛台灣的心情,讓他從原本的法國駐馬來西亞大使一職卸任後,再度來到台灣長住,又因為自己在寧靜的小城市長大的緣故,和台灣籍的太太一起選擇了住在苗栗。正是在這段暫別職務的時光,他透過線上查閱法國國家圖書館的文獻,穿越時空,重新檢視數百年前法國人眼中的台灣,他也把自己所蒐集到的文獻集結成書。他笑稱,「這本書是MIT(Made in Taiwan)!」

 

龐維德笑稱,「這本書是MIT(Made in Taiwan)!」(賴昀攝)

 

從書裡可以看到、幾個世紀以來的法國人共同觀察到的,就是台灣的剽悍島民,即使到了當代,台灣人仍留有這樣的特質,對外來統治者來說,台灣人不太好管理、思想自由、會反彈、不輕易接受權威;其次是台灣在400年歷史中衝突不斷,不管是當地居民與外來統治者發生衝突、不同地區的漢人移民之間的衝突、漢人與原住民之間的衝突、還是原住民部落之間的衝突,從當年法國人的眼光看來,「這地方很暴力」,但也因此,當龐維德從文獻中抬頭望向如今民主和平的台灣,更覺得珍貴,他表示,「從衝突到和解,這非常值得珍惜」。

 

台灣歷史中的原住民

 

此外,書中還有一個特別有意思的部分,就是呈現了原住民在台灣歷史中的演變。龐維德解釋,在2021年的今天,一個法國人來台灣,可能很不容易可以見到佔台灣人口比例僅3%左右的原住民;然而1630年隨東印度公司來台的法國人,眼見所及的當地人都是原住民。

 

在幾百年的文獻中,可以發現漢人出現的篇幅比例逐漸變大,相應的是台灣人口的變化。例如在1653年紀錄漢人與原住民衝突的文獻中,描寫了原住民在無奈下必須接受漢人的存在;而到了1715年,法國神父繪製台灣地圖時,表示有些城市已經只有漢人居住,當地即使有原住民,也是為漢人做事的奴僕。龐維德也發現,法國人對原住民有奇特的好感與同理心,會去批評漢人對待原住民的方式,卻沒意識到自己也是來自殖民主義的國家,這樣的情況引人深思。

 

(延伸閱讀:紋面、出草、占卜鳥求預兆 1866年法國副領事眼中的玉山原住民)

 

歷史讓人們更自由

 

龐維德強調,自己不是歷史學家,他寫作的目的,是想把400年來台灣與法國接觸的第一手資料給台灣讀者看,他盡量不介入史料解讀、更不打算幫台灣的歷史文化定調,因為他希望讓台灣的讀者自由解讀、與自身的經驗背景相比較,他說,台灣的歷史文化應該讓台灣的每個人自己做決定,他相信台灣已經可以公開自由討論這些問題。

 

龐維德表示,「歷史是過去的事情,歷史不會強迫我們做關於未來的決定」,但知道歷史讓人們更自由,因為意識到過去的事情,能讓人知道不同治理國家的方式、人民和統治者的關係,更有利於當下的人們對未來做出安排,「把目光擺在未來,未來在我們手中,我們要自己做決定」。

 

不久之後,龐維德即將回到法國,並趕赴下一個職位就任,不過他說,多年來自己一直沒有和台灣失去聯絡,他在家裡就經常和太太談論台灣,台灣對他來說是非常自然、非常常態的議題;在一般法國人越來越熟悉台灣、逐漸對台灣建立立體正面形象的現在,他也計畫繼續做橋樑工作,除了將法國人看待台灣的想法介紹給台灣人看之外,也讓法國人更加認識台灣。

 

穿越福爾摩沙》一書透過1630年至1930年來到台灣的法國軍人、官員、神父之眼,凝視這片被作者龐維德稱為「奇蹟」的土地。(八旗文化提供)

 

龐維德(Frédéric Laplanche)簡介:

巴黎政治學院(Institut d’études politiques de Paris)與東方語文學院(INALCO)畢業後進入法國外交部工作,曾擔任歐盟駐台灣辦事處代表、法國駐馬來西亞大使等職。

二○二○年暫別外交職務移居台灣,展開一段自由研究、學習的旅程。

 






【加入上報國際圈,把繽紛世界帶到你眼前!】

提供新聞訊息人物邀訪異業合作以及意見反映煩請email至國際中心公用信箱: intnews@upmedia.mg,我們會儘速處理。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