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書:高雄亞灣2.0對都市轉型發展的價值與期待

曾梓峰 2023年08月15日 07:00:00
高雄亞灣2.0如何處理都市開發帶來的「縉紳化效應」,避免造成社會貧富落差,還需有更具體行動。(作者提供)

高雄亞灣2.0如何處理都市開發帶來的「縉紳化效應」,避免造成社會貧富落差,還需有更具體行動。(作者提供)

2023年高雄市政府推出了「亞灣2.0」的總體發展戰略,耳目一新的內容,讓我們高雄人產生高度期待,對高雄城市發展轉型的推動而言,所謂「亞洲新灣區」顯然是至關重要的。然而,相較於這個地區過去不斷被推出各種大餅,從1995年的亞太營運中心、多功能經貿特區、亞洲新灣區、亞灣5G AIoT創新園區,一連串的口號,卻只空聞樓梯響。現在我們終於在這個2.0的政策上,看到了不同的想法與行動,也讓人見識到陳其邁市長在推動高雄城市轉型政策上的新視野與魄力。

 

我們對於這個地區過去的「傳統政策主張」是有批評的。過去的各種政策,建構在高雄企圖重新連結世界新經濟的努力上。這個努力在方向上並沒有錯,然而在方法上卻錯了。下世代高雄都市經濟的再啟動,牽涉到典範的變動,高雄不能再扮演傳統「經濟生產基地」(Location)的角色,而是必須轉變成為下世代世界「經濟活動節點」(Connection)的新功能與策略。這種新經濟活動的基礎,在於具有高度智慧應用人才的群聚、創新氛圍的打造,以及全新智慧型基礎設施的提供;更重要的,這種新國際經濟節點,必須同時是一種有獨特魅力、生活便利、智慧宜居都市的國際性生活環境。新經濟園區,不只是經濟活動內容的主張,必須同時檢查,一種屬於下世代經濟活動與生活的內容,是否包含在這個政策中。因此,檢視高雄都市發展的政策是否有效,關鍵在政策主張的內容,以及推動這個政策的方式是否有關鍵的改變。

 

我們期待亞灣2.0,是因為這個新出發的政策,讓人看到了關鍵的改變。在於這個地區開始提出了未來可以發展都市生活的關鍵居住機能,適合與生活與居住的智慧型都市基礎建設,以及高雄人未來「水岸生活」的描述。這塊基地不再只是作為生產基地,整體結合水岸發展的基礎建設,不再只是為了吸引觀光客,這塊基地,將成為高雄人未來宜居都市生活環境的一種類型與選擇。在都市規劃與都市計畫的操作上,我們看到了新的「都市土地使用分區」允許居住進駐的構想,我們看到了吸引各種不同類型都市活動與生活的「土地使用行為引導與管制」,我們更看到了提供高雄人「優質水岸生活」有關的各種新基礎建設和內容主張。一個能夠支持高雄經濟、新生活、新人才群聚的國際生活基地,呈現在亞灣2.0的新政策綱領中。從都市發展的專業角度來看,我們知道高雄正走在一條正確的道路上。

 

期待亞灣2.0能夠真正成為引領高雄真正轉型的火車頭。(作者提供)

 

新經濟發展的策略,必須做好準備,更重要的是必須有正確的方法與策略。打造高雄與世界新經濟連結的「節點」,我們不能再用傳統的工業區位的想像。作為企業、人才、技術等經濟能量群聚的節點,因此亞灣2.0必須是一個複合多元經濟節點的打造政策,利用高雄的條件,對準利基,量身定做,打造便捷的生活、交通、航班、港口等,作為吸引企業願意以高雄亞灣作為全球新經濟產業鏈「決策中心」、「創新中心」與「控制中心」佈局最佳的地點。我們高興也期待看到了亞灣2.0所提供未來脫胎換骨的關鍵:市府與地主合作,透過獎勵企業進駐公開作業機制及平台媒合,獎勵企業設立營運總部、區域總部、研發顧問中心、應用技術訓練中心,同時為滿足投資衍生的青年就業、及企業員工居住需求,規劃興辦青年就業宅與社會住宅,落實居住正義與青年返鄉創業安居。讓亞灣成為新的國際經濟發展品牌聚落,一種結合生產、生活、生態,融合商服、金融、觀光、休閒的新都市型態。

 

我們當然希望高雄更好。亞灣2.0的內容需要更精進。都市發展謹慎處理土地的開發,如何避免反客為主的土地和不動產利益,成為都市再發展的動力,進而扭曲了都市社會財富的分配,在都市發展的實務上這是需要高度防範的。亞灣2.0目前描繪的社會生活,如何處理都市開發帶來的「縉紳化效應」,避免造成社會貧富落差,我們還沒有看到令人期待的行動。未來的都市走向氣候變遷衝擊的因應,優先走向減碳、淨零與永續的循環城市開發,我們也尚未看到具體的主張。期待高雄的改變,亞灣2.0令人興奮,也期待能夠真正成為引領高雄真正轉型的火車頭。

 

※作者為高雄綠色協會理事長、逢甲大學特聘客座教授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