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清漣:拜習會意在謀求世界穩定

何清漣 2023年11月04日 07:00:00
拜習會其實是國際局勢驟變下的決定。(資料照片/美聯社)

拜習會其實是國際局勢驟變下的決定。(資料照片/美聯社)

最近,中美關係急轉彎。中國外長王毅訪美,據說是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受邀訪美做前期工作。這一突然安排,其實是國際局勢驟變下的決定,美國總統拜登原來期望在11月APEC三藩市峰會上與習近平會晤,但中國始終沒表示習近平是否參加該會。但國際局勢的劇變,美國認為有必要與中國商討一些重大原則問題,因此發出此邀請。

 

只要分析這次特別安排之時,世界發生了什麼,就明白拜習會想為中美未來關係確定的基調。

 

雙方確立的原則不變,進展將在細節

 

10月24日,多年來致力於促進美中友好的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年度頒獎晚宴在華府舉行,受獎人是中美友好的象徵性人物、「中國人民的老朋友」美國前國務卿季辛吉。習近平與拜登分別發表賀信,並在信中表明瞭態度,算是為即將到來的會面定了調。

 

習近平在賀信中說的都是「大原則」,比如「作為兩個世界大國,中美能否確立正確相處之道,攸關世界和平發展和人類前途命運」,「中國願本著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三原則,同美國推進互利合作,妥善管控分歧,合力應對全球性挑戰,相互成就、共同繁榮,造福兩國,惠及世界——要點是「正確相處之道」與「互利合作」的具體內容。

 

中國外長王毅訪美,據說是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受邀訪美做前期工作。(美聯社)

 

拜登的賀信中則涉及具體內容:「中美都有責任應對影響兩國人民生活的跨國挑戰,包括加強全球糧食和健康安全、應對氣候危機和打擊毒品販運」——美國三藩市等地芬太尼氾濫成災,據說多來自中國,所謂「打擊毒品販運」應該是指這。

 

拜登同時重申對兩國關係設立「護欄」——這護欄是指本屆美國政府制定的晶片法案,該法案基於「小院高牆」 (small yard, high fence)的方式補充了美國現有的出口管制和入境篩查工具。拜習會談前,雙方高官應該就這點會有商談,視兩人會談結果決定美方讓步程度與中國得利程度。

 

真正要談的話題,我猜想主要是中東以巴衝突。

 

以巴衝突導致世界局勢風雲突變

 

這次以巴衝突有幾個前所未有的特點:

 

1、以色列是美國在中東的鐵杆盟友。從建國到與周邊阿拉伯國家的衝突,步步都需要美國的加持。本次不同的是有個由互聯網與街頭抗議構成的第二戰場,抗議人群以各國穆斯林移民為主,青年學生積極參加,包括BLM、白人還有lgbtqi+群體,反以挺巴勢頭旺盛。在今年之前,以色列與哈馬斯的衝突雖然頻發,但輿論與各國的穆斯林從未公開支持過哈馬斯。而這次,除了美國的主流媒體之外,英法等國媒體批評以色列的居多。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發言更是公開指責以色列。

 

2、阿拉伯世界前所未有地立場一致,支持巴勒斯坦與哈馬斯。尤其是伊朗,表態要介入。

 

3、中俄兩國都表態支持巴勒斯坦,譴責以色列。據俄新社報導,10月26日,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代表團抵達俄羅斯首都莫斯科進行訪問,該代表團由哈馬斯政治局成員穆薩·阿布·瑪律祖克率領。俄外交部發言人紮哈羅娃已確認這一資訊,並稱俄外交部將發佈相關通告。

 

一場地區衝突,這麼多大國相繼介入,會使本來就複雜的事態變得更複雜。在此情況下,鑒於中國與伊朗現在的關係密切,白宮邀請習近平訪美,爭取中國在以巴衝突上合作,方向正確;為達到這個大目標,在其他方面可以讓點步。

 

臺灣問題是必談項目

 

在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的頒獎儀式上,前國務卿基辛格對美中關係提出了四大必須關注領域,作為他為兩位領導人的可能會晤提出的「政策聲明」。這四大領域是:美中基本關係、臺灣問題、烏克蘭戰爭和高科技競爭。

 

習近平賀信中提到了「管控分歧」,拜登的賀信則稱「美國還將繼續負責任地管理我們兩國之間的競爭」。臺灣問題怎麼管理?

 

10月26日下午,中國外長王毅在與布林肯會談之前對記者說,「中美雙方需要對話」,以及「我們更要深入對話、全面對話」,以「消除誤解和誤判」,並且「推動雙邊關係止跌企穩,儘快回到健康穩定和持續的發展軌道。」「中美關係中總會有這樣那樣的雜音,」 他補充說,「我們判斷是非的標準不是誰胳膊粗,也不是誰嗓門大。」——最後這句暗含軍事比拼。

 

臺灣問題必在這次討論之中,可以預見到雙方公佈的仍然是官話,美國肯定會說「堅持一個中國原則」,中方會提「三個聯合公報」(其中對臺灣地位問題就是尊重一個中國),真正的要害不在這裡,是兩個多月後的臺灣大選。

 

就美中雙方來說,在臺灣問題上的對峙,不管雙方說了多少話、做了多少事情,軍事只是最後選項,在此之前,「臺灣人民的選擇」——2024年1月的這場大選,最後選出什麼人當臺灣總統,才是重中之重。而此時此刻,臺灣選情已經朝向更符合中共期望的一邊移動。

 

郭台銘今年出來競選臺灣總統,分的是藍營的票,極大地削弱了親中的國民黨勢力。中共忍無可忍,郭台銘在中國多地的富士康受到稅務和土地使用調查,郭台銘只好見機而退。國民黨的總統候選人侯友宜10月23日首度鬆口向柯文哲表示:我可以當副手,侯柯、柯侯都可以,願意接受當副手!柯文哲雖然還未正式表態,針對侯友宜的表態,柯文哲24日下午回應稱,不應以「下最後通牒」的方式要求他一天之內回應,「感覺像逼婚」。他沒有正面回應侯友宜「願做副手」的說法,僅稱「藍白合」尚未破局,可以坐下來協商。但估計會朝那個方向發展(中共不會不利用這一大好形勢)。

 

於是臺灣總統大選形勢立變。根據臺灣最新民調,賴清德現階段都穩居第一,但支持度已有下滑趨勢,在35%上下徘徊。侯友宜與柯文哲在不同民調中互有領先,支持度在22%至25%,柯稍高,但領先有限,如果藍白配成功,支持度就高達45%-47%。

 

剩餘20%未表態的,藍白配只要爭取到其中的5-7%,綠營就沒有勝算。

 

估計這次雙方談及臺灣問題,中共會堂皇表態:我們要尊重臺灣人民的選擇。美國當然不能說不尊重,於是達成共識,會後各自再用勁。對北京來說,藍白配成功,臺灣實現政黨輪替,「和統」就近在咫尺。

 

中美關係的框架:競爭但不脫鉤

 

奧巴馬時期主管中國政策的前白宮官員何瑞恩(Ryan Hass)曾在Global Asia上發表一篇《業績表現決定中美在地緣政治競爭中的聲望》(Performance Will Determine Prestige in US-China Geopolitical Competition,2021年) ,在這篇文章中,Ryan Hass一開頭就指出,用冷戰類比來理解美中關係的本質雖然變得很常見,但這樣的比較是錯誤的。美國和中國都是單一全球體系中的核心力量,它們在這個全球體系內的每個領域都在爭奪領導地位。雙方都認識到在現有體系(例如供應鏈、資金流動、知識生產、科學交流、生態相互依存等)內將它們聯繫在一起的緊密聯繫。儘管雙方都試圖限制因依賴對方而造成的脆弱性,但雙方都不認為付出尚可承受的成本與風險完全脫鉤是合理的,也不認為可以通過使用武力來克服對方的挑戰。儘管衝突風險仍然極其嚴重,但軍事領域不太可能成為裁決競爭的領域。

 

何瑞恩的結論是:競爭的關鍵將在於哪種治理、社會和經濟體系將證明有能力勝過其他體系。隨著氣候變化、流行病和社會不平等問題愈演愈烈,這種對全球公共產品的需求日益增長,世界希望看到中美兩國貢獻自己的方案和智慧。

 

Ryan Hass(何瑞恩)早年當過美國駐京外交官,2013至2017年奧巴馬第二任期內間擔任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中國、臺灣及蒙古事務主任,作為美方代表參與了四場「習奧會」,如今在智庫布魯金斯學會研究美國的東亞政策。他的分析對美中兩國都有一定參考價值。(本文經作者授權刊出,原出處

 

※作者為中國湖南邵陽人、作家、中國經濟社會學者。現今流亡美國,曾任職於湖南財經學院、暨南大學和《深圳法制報》報社。長期從事中國當代經濟社會問題研究。著有《中國:潰而不崩》、《中國的陷阱》、《霧鎖中國:中國大陸控制媒體大揭密》等書。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