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軌國際治療指引!晚期肝癌免疫合併療法納入健保給付 病友存活期多 5.8 個月、年省 300 萬

邱家琳 2023年08月31日 19:00:00
晚期肝癌免疫合併療法納入健保給付,預估有 2072 位病人受惠。(取自Pexels)

晚期肝癌免疫合併療法納入健保給付,預估有 2072 位病人受惠。(取自Pexels)

肝癌高居台灣 10 大癌症死因第 2 位,每年約有 7000 人死於肝癌,堪稱為「國病」。健保署近期宣布,從 8 月 1 日起,免疫合併抗血管新生標靶藥物治療(免疫合併療法)用於晚期肝細胞癌第一線治療納入健保給付,預估有 2072 位病人受惠,每位病人每年約可省下 300 萬藥費。國病防治最後一塊拼圖因此被補上,病友以及醫師在治療策略上,將有更多的選擇空間。

 

由於肝臟沒有神經、是「沉默的器官」,早期肝癌幾乎沒有症狀,等到患者明顯感到身體不適時,大多已經是中晚期,此時很難開刀切除腫瘤,治療相當不易。在過去,晚期肝癌在治療上遇到瓶頸,選擇相對有限,即便後來有標靶藥物,也因副作用強大、易產生抗藥性等問題,治療效益不如預期。

 

直到 2019 年,由台大癌醫中心榮譽院長鄭安理發表突破性研究「免疫合併抗血管新生標靶藥物」,病人平均存活期提升至 19.2 個月,比起單用標靶藥物的存活期 13.4 個月,多了將近半年時間。隨著 NCCN 在 2021 年 3 月將免疫合併療法列為唯一優先選用的標準治療,台灣的專家學者也多次呼籲健保應納入給付該療法。

 

問及免疫合併療法能通過健保給付的原因,健保署醫審及藥材組副組長張惠萍回應,最主要的考量點是,在國際治療指引上,免疫合併療法已納入第一線標準治療,臨床實證也顯示,免疫合併療法比單用標靶治療的整體存活期多 5.8 個月;基於臨床實證與給付效益,在 6 月 15 日的藥物共同擬訂會議上,與會專家代表都同意免疫合併療法納入健保給付。

 

健保署醫審及藥材組副組長張惠萍。(楊約翰攝)

 

張惠萍也提到,符合給付範圍的病人都可以洽詢主治醫師,自身病情是否適用於免疫合併療法,若適用,請醫師提出事前審查,通過即可用藥。健保署長期關心病人的醫療權益,雖健保資源有限,但仍會積極爭取預算,只要 HTA 報告評估藥品具有臨床實證與給付效益,健保署都會跟共擬會議代表一起努力,看能否優先納入健保給付。

 

對於免疫合併療法能通過健保給付,國內病友團體都感到相當振奮。台灣病友聯盟理事長吳鴻來指出,對許多晚期肝癌病友來說,免疫合併療法能有效延長存活率,但近年來健保財務緊張,創新的藥物與療法難以納入健保給付,因此很高興聽到通過健保給付的消息,讓兩千多位晚期肝癌病友受益,在病友的疾病治療上也有相當的進展。

 

台灣病友聯盟理事長吳鴻來。(資料照片/楊約翰攝)

 

台灣癌症基金會副執行長蔡麗娟表示,很感謝健保署聽到晚期肝癌病友的心聲,畢竟健保資源有限,此次能夠給付免疫合併療法,整個治療上不僅延長存活期、 疾病惡化的時間也可以延緩,提升病友的生活品質,為一大福音,讓病友們可以跟國際享有同步的治療。她也鼓勵病友不要輕易放棄希望,應在醫師建議下積極治療。

 

台灣癌症基金會副執行長蔡麗娟。(資料照片/楊約翰攝)

 

根據最新癌登資料指出,肝癌的 5 年存活率退步到 10 大癌症最後一名。對許多專家學者來說,健保給付晚期肝癌免疫合併療法是相當重要的一步,在提升晚期肝癌存活率上會有顯著的表現,但就整體肝癌來說,最理想的治療的方式仍是早期發現。

 

針對健保署未來如何繼續推動肝癌與肝病防治,張惠萍表示,健保署將在健保雲端查詢系統規劃新功能,運用 AI 與大數據分析,將 C 肝抗體或 RNA 陽性者的資料,主動提供給病人篩檢的醫療院所,做後續追蹤、評估是否需要治療。

 

健保署未來也會持續多方徵詢專家及醫學會意見,於健保總額爭取足夠預算,用以放寬肝炎用藥條件,在有限資源內照顧最多的病人。在早期肝癌防治、治療之上,也將持續與各方專家諮詢,掌握最新治療趨勢,讓台灣的治療表現持續領先國際。

 

健保雲端查詢系統助攻肝病防治。(健保署提供)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