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德納疫苗臨床試驗73%受試者是白人 對有色人種是否存在未知風險?

莫德納疫苗臨床試驗的受試者當中,黑人比例遠低於美國總人口組成。示意圖。(湯森路透)

莫德納疫苗臨床試驗的受試者當中,黑人比例遠低於美國總人口組成。示意圖。(湯森路透)

到了八月第一週的尾聲,莫德納疫苗臨床試驗共募集到四千多名受試者。曲速行動這才發現受試者的人種比例問題:73%的受試者是白人,12%的受試者是西班牙裔,5%是黑人。用總人口的人種比例來看,黑人樣本數只有不到一半,西班牙裔受試者也不夠多。從這個數據來看,藥廠和政府保證的受試者多元性可能無法達成。

 

莫德納疫苗。(湯森路透)

 

臨床試驗的限制

 

國家衛生研究院明白藥廠合作的營利性臨床試驗機構有其限制,所以一直努力關說,希望可以由賴瑞‧柯里「新冠病毒防治網」(COVID-19 Prevention Network)的HIV病毒臨床實驗學術機構來負責部分的疫苗試驗。過去在替HIV病毒進行臨床試驗時,這些學術機構也都能確保受試者包含低收入族群以及不同膚色的人種,但是速度不是他們的強項。上述學術機構分別隸屬於獨立的醫院或大學,要取得協議書和倫理委員會的批准,要一間一間獨立處理。有些機構空間不足,所以波爾納將軍向過去服務的雷德斯通阿森納(Redstone Arsenal)美國陸軍裝備司令部(U.S. Army Materiel Command)召集拖車,把這些拖車送至各學術機構做等候室。凱雷克與臨床試驗教主布列特‧吉羅爾合作,替這些機構添購價值好幾百萬元的基因定序儀器,篩檢受試者是否感染新冠病毒。

 

國家衛生研究院的馬斯科拉保證學術網路內的機構不會拖慢速度,但是實際上在試驗開始時已經做好準備的學術機構少之又少。八月二十四日星期一,莫德納疫苗的營利臨床試驗機構已募集到一萬兩千七百四十一名自願受試者,而新冠病毒防治網僅募到九百七十六名。不意外,黑人受試者的比例幾乎沒有提升。馬斯科拉知道,莫德納疫苗若要募集到足以反映美國人口組成比例的受試者,13%的受試者必須是黑人。也就是說藥廠需要募集三千兩百五十名黑人受試者,這是過去一個月中募集到的黑人總數的十倍。

 

黑人感染新冠肺炎的速度是白人的二至三倍

 

馬斯科拉和曲速行動的馬特‧赫本打了通電話給莫德納總裁史戴芬‧哈吉和他的團隊,討論受試者人口比例的問題。馬斯科拉告訴哈吉,莫德納的黑人受試者的人數至少要增加至兩倍。一小時的談話中,哈吉一直閃躲,不願接受建議調整受試者人數。在柯里的臨床試驗計畫鬧劇之後,有這個結果也不令人意外。當時莫德納一天約替將近一千人施打疫苗,也就是說,只要兩週的時間,就可以完成三萬人的疫苗施打。如果要募集更多黑人與其他膚色人種的受試者,莫德納會需要暫緩募集白人受試者的速度。

 

馬斯科拉的回應:莫德納是拿石頭砸自己的腳。疫苗試驗要成功,不能僅靠招募受試者的速度,也要考慮受試者的人口組成,以及最後成功阻止多少感染新冠病毒的「事件」。黑人感染新冠肺炎的速度是白人的二至三倍。朱莉‧萊傑伍德帶領的預測分析團隊告訴馬斯科拉,招募更多黑人以及其他膚色人種的受試者,可以讓莫德納疫苗的試驗結果提早三至六週出爐,但是要招募更多少數族群對公司會是一個負擔。馬斯科拉這通電話沒有達成共識,哈吉告訴馬斯科拉,生醫研發局的合約中並沒有明定人種多樣性的條件,速度全取決於新冠病毒防治網。

 

馬斯科拉非常沮喪,當天晚上寄了一封電子郵件向施勞威解釋這個情況。施勞威是曲速行動領導人,也是莫德納董事會前成員,他是否能向莫德納施加壓力呢?馬斯科拉寫道:「當然我也理解公司的角度,他們想要完成研究、看到結果。但是這樣做對研究成果或疫苗成品不見得最好,對大眾整體接受度也不一定好。」馬斯科拉從對抗HIV病毒的經驗來看,相信「只要專注致志並有明確的指引」,莫德納要達成目標,不用犧牲試驗速度。「看來必須說服班塞爾和哈吉。」

 

與國衛院及佛奇協調

 

施勞威完全支持這個作法,但是他與莫德納的交手失敗了。莫德納的領導人照著合約上的白紙黑字行事,班塞爾已經親自聯絡黑人社群的意見領袖與牧師,最後還是表示,要提升黑人受試意願,他愛莫能助。葛拉漢在最後一期臨床試驗上並沒有發表意見的權利,但是他打了一通電話給班塞爾,誠懇地拜託他幫忙。葛拉漢說:「我跟他談的時候,態度很堅決。」但是班塞爾一個人不能決定什麼。他告訴葛拉漢,他會需要所有臨床試驗專家的支持。

 

馬斯科拉聯絡了國衛院院長柯林斯和佛奇─如果研究不中立,這兩個人必須向大眾和國會負責。馬斯科拉於八月二十七日寫道:「我能做的都做了。莫德納藥廠就只表示:謝謝,但我們有自己的玩法。這很不妙,因為莫德納疫苗的受試者大多是白人,白人感染新冠病毒的風險很低。」佛奇在給馬斯科拉的信中寫道:「如果需要我跟柯林斯出面,隨時可以找我。」結果柯林斯就是出面解決的人。柯林斯和莫德納的團隊不熟,但這是他最關心的議題。一向溫和的柯林斯一但燃起了熱情,就會全力以赴。柯林斯在八月二十九日與莫德納領導人的Zoom會議中表示:「我不能接受。」如果莫德納還要一意孤行,這項研究會「沒有公信力」。大家會開始批評莫德納走捷徑。「我們可以提供協助,但是絕對不可以照你們一開始的作法繼續執行。」

 

美國曲速行動意在盡最快速度開發疫苗,並能夠達成大規模製造和銷售。(湯森路透)

 

會議另一頭是一陣沉默。

 

那個週末,班塞爾和莫德納的疫苗團隊同意做出調整。他們會暫停營利性臨床實驗室的受試者招募,好讓新冠病毒防治網跟上腳步。這是雙贏策略─對美國和莫德納公司都有好處,但是投資人顯然不這麼認為。招募時間延長兩週的消息一傳出,莫德納的股價就下跌了3%。輝瑞疫苗這下望其項背,AZ疫苗也不落人後。

 

疫苗學家成了大明星

 

二○二○年,流行病學家成了媒體寵兒,疫苗學家則根本是大明星。莎拉‧吉爾伯特領導的牛津疫苗團隊正在研發AZ疫苗,吉爾伯特甚至在英國《時尚》(Vogue)雜誌八月刊中被譽為「改變二○二○年的女性」。內向的吉爾伯特顯然已習慣面對鏡頭,雜誌的照片中,她套著亞曼尼(Armani)的女性襯衫,踩著Manolo Blah nik的靴子讓攝影師拍照。

 

然而疫苗研發者在媒體的地位很不穩,成敗端看研究的最新發展。八月底,AZ和曲速行動提出了海外接種的初期數據─接種一劑牛津疫苗的七十歲以上年長者,僅能產生微弱的免疫力。接種第二劑後可以產生的中和抗體是第一劑的至少四倍,接種兩劑疫苗似乎勢在必行。雪上加霜的是,新興生物科技公司位於巴爾的摩的工廠量產速度比預期慢,到二○二一年一月可能只能生產五千萬劑疫苗。這些疫苗就算通過核准,也只能施打兩千五百萬人。

 

《時尚》雜誌撰寫該文時,牛津團隊已在南非和英國招募了八千名受試者參加AZ的臨床試驗,結果報告很快就會出爐。吉爾伯特表示:「我們沒辦法預估試驗完成的確切時間,但是十月絕對沒有問題。」

 

然而,美國的第三階段臨床試驗還沒那麼快開始。為了在美國進行臨床試驗,AZ根據同步實驗計畫直接與曲速行動合作。八月三十一日星期一,AZ的臨床試驗總算展開,而莫德納和輝瑞的臨床試驗已經進行一個月了。曲速行動的領導者知道這三間藥廠不可能在年底提供美國三億劑疫苗,若是少了AZ,可能連一億劑都無法達標。

 

在九月一日曲速行動與食藥局的會議中,施勞威對AZ的外國試驗表達疑慮。如果AZ疫苗外國試驗結果很成功,食藥局要用什麼程序來批准AZ疫苗呢?比起他廠疫苗,AZ量產的可能性較大,但是如果食藥局不接受外國研究結果,曲速行動就會變成緩速行動。

 

※本文摘取自《疫苗戰爭:全球危機下Covid-19疫苗研發揭密,一場由科學家、企業、政府官員交織而成的權力遊戲與英雄史詩》,聯經出版。

 

作者簡介

布蘭登・波瑞爾(Brendan Borrell)


資深記者,曾為《大西洋雜誌》、《彭博商業周刊》、《國家地理》和《紐約時報》撰稿。喜愛自然,對生物學有著極大的興趣,經常探討人與自然之間奇妙的關係,並撰寫相關議題的深入報導。希望能在了解大自然的奧妙之際,對照人性的善與惡。曾獲得美國記者和作家協會、醫療保健記者協會和環境記者協會獎項。

譯者簡介

吳國卿


臺北市人,1959年生,資深新聞從業人員,從事翻譯工作二十餘年。主要譯作有《亞洲未來式》、《下一波全球經濟浩劫》、《下一波全球金融危機》、《下一波全球新貨幣》、《下一波全球貨幣大崩潰》、《下一波全球貨幣大戰》、《跛腳的巨人》、《父酬者》、《國家為什麼會失敗》、《震撼主義》、《下一個榮景》、《碳交易》等。

王惟芬

臺灣大學動物系、倫敦大學帝國理工學院科技醫療史碩士。曾經謀生處:中研院動物所與生物多樣性中心、葉子咖啡店、總統府、臺大海洋所與臺大醫學院。譯著涵蓋科普、科學史、生態保育、藝術史、美術、環境科學及傳記文學等英法書籍與影片。

譯者信箱:weifen.wang@gmail.com

高霈芬

畢業於臺灣藝術大學廣播電視學系、波特蘭社區大學音樂系、臺灣師範大學翻譯研究所。

譯者信箱:kathykurious@gmail.com
臉書專頁:I'm Kurious






【加入上報國際圈,把繽紛世界帶到你眼前!】

提供新聞訊息人物邀訪異業合作以及意見反映煩請email至國際中心公用信箱: intnews@upmedia.mg,我們會儘速處理。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