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濘中的三角督 選民在維持現狀中的選擇

簡澤偉 2024年01月01日 07:00:00
選民對於未來維持現狀的想像就是這次投下選票的依據。(中選會提供)

選民對於未來維持現狀的想像就是這次投下選票的依據。(中選會提供)

自從藍白合在全台灣民眾面前精彩破局後,總統大選也正式進入藍綠對決下的三角督。藍綠兩黨穩住了基本盤,而選情局面雖然不會進入拳拳到肉並且持續互換領先的肉搏戰,但已經進入了互丟泥巴且陷入泥濘無法拉大差距的泥濘戰。我們可以看見雙方都盡所能地在挖掘對手與選舉政策無關的身家調查,以及提醒選民投給對方將會為台灣的未來迎向不安穩。雙方都背著過去執政的包袱,在雙腳陷入泥巴的道路通過總統大位的終點。

 

候選人的政策與選舉過程會讓選民大致分為兩種投票心理,一種投下看好未來政策發展與執行的前瞻性投票(prospective voting),而另一種則是認同過去執政期間政績的回顧性投票(retrospective voting)。這些行為也未必都是有固定模式,比如前瞻性就是投給反對黨;回顧性則認可執政黨。在選戰過程中,各政黨並不會只要選民回顧過去任期以及單純展望下個任期,一個民主國家只要持續進行選舉,加上選制與該國家的主要政治分裂等因素。通常都會讓選民有個歷史途徑去回憶,且就算選民沒有特別注意,政黨在選舉過程中在有利的情況下也是會提醒選民過去發生的種種。

 

而我國已經進入第八次民選總統選戰,中間也經歷過了三次政黨輪替。在藍綠兩大輪流執政的過去,也讓選民以及正處於選戰的候選人有很多證據能夠告訴選民透給我跟投給對方對未來有什麼重大影響。我們先撇開三方在無關我國未來的政策上,互相挖掘彼此家產與私事的抹泥巴戰局。我們還是來看目前各政黨想要我們回顧什麼並且展望什麼,最後再來說說賴清德目前領先的主因與包袱吧。

 

統一與獨立;危險與安全;中國與美國

 

先打個預防針,標題上並不是如對句一樣,統一對應危險再對應中國。相反的,這算是我國政黨政治中的一個演進。如同陳前總統曾說過「台灣沒有左右問題....,只有統獨問題」。這句話就一語道出伸直我國政治問題的血脈當中,統獨問題依舊如影子般影響台灣的政治走向。當然,有執政過的兩大黨當然不會是以向選民兜售統獨而當選,雖然統之於藍、獨之於綠是必然的,這是深植在他們核心的意識形態。不過在面對我國在美中對於統獨問題或者說對台灣問題的看管下,且選民也清楚認知不論走向統或獨都會劇烈改變我國的現狀而長期支持維持現狀。因此,兩大黨將這核心價值包裹在其外交政策中,我們不難看出藍綠兩黨也逐漸告訴選民是統會造成危險還是獨立;要跟中國友好還是與美國合作才能得到安全。

 

我們可以把台灣當成在美中兩大國蹺蹺板上移動的小球,而總統執政期間會依自己的意識形態向一方靠攏,台灣的移動會造成蹺蹺板失衡,也會造就美中關係間的不平穩。而這個不平穩也要端看美中兩國如何看待彼此的關係,假如美國重視對中關係,那當然會希望此蹺蹺板維持平衡,反之則希望台灣向他靠攏。台灣在這大環境下,幾位前總統也為我們示範過以其意識形態而形成的政策走向,他們都造成了蹺蹺板的不平衡,也都在展現出自我統獨的意識形態,只是逐漸將它內化包裝成親中親美。獨立建國、終極統一或是兩國論等等都是統獨光譜衍生出的政治論述,就算初期願走中間路線,但在歷任總統的政策中非常容易看見他們對統獨思維的展現。

 

雖然美中關係的大前提是佔據絕對因素,在不對歷任總統的施政結果作評價下,他們也都告訴民眾我們要如何看待兩岸關係,並且要傾靠哪方才能得到安全避免危險。這次選戰也勢必讓政黨要選民回顧過去,並選擇未來其未來希望的安全選項。是票投民進黨,明日上戰場?還是選擇國民黨,台灣變香港?這種極端結果都不會是選民希望的結果,但是就是兩黨要選民前瞻投給對方將會造成的終極結局。

 

維持現狀中的選擇

 

談完國際與總統層面後,回到選民層面談談。台灣選民清楚認知到我國的特殊國際情勢,不論國人的身分認同如何改變。在美中大環境下作用下,維持現狀仍是歷久不衰的多數選項。雖然依上述蹺蹺板的模型比喻的台灣,會依總統個人意識形態所產出的政策選擇而產生改變,因此台灣的現狀其實是有著相當動態的移動的。但對於選民來說,所謂的現狀就是不要破壞美中之間設下的枷鎖及紅線,去衝擊統獨光譜極端的行動,進而改變台灣現在的所有體制與生活。

 

這種未知的未來對於選民來說是難以想像的,所以這些都是政黨積極用來操作的想像空間。簡單來說,誰最能維持現狀,誰就是得到多數的認同,隨著大環境改變,親中與親美都可能是能讓現狀維持得更安穩的選擇。選民對於未來維持現狀的想像就是投下選票的依據。不過親中親美或者統獨意識形態,對於第三勢力的民眾黨總統候選人來說並無標準依據。柯市長的個人魅力也成功吸引一群厭倦藍綠的選民與對他個人風格強烈著迷的支持者,他也並非會是改變現狀的選擇,但依據他過去的浮動或者以他的話來說是「務實」的變動。我們無法得知民眾黨在柯市長的領導下會在統獨光譜的哪端,或在美中之間如何移動。

 

帶著上一任的所有包袱執政

 

在沒像上次中國大動作秀出他們所謂一國兩制實境以及美中強力對壘的情勢下,無法將這次選戰拉抬到與習近平「吃晚餐」的賴副總統只能持續頂著上次地方選舉的逆風持續前進。藍綠白三方在最後階段大打渾身泥濘的泥巴仗,主打著一個相對剝奪感,比看看誰才能讓選民覺得彼此的貧富差距有如此之大,上至總統下至立委都在各地選區也都在上演喊窮且對手有錢的戲碼。

 

整體來說,目前賴副總統領先的態勢也實際上歸功於上次反送中後的餘波持續,多數選民對於頃靠中國較沒有美好想像。但是對於長期有分裂投票(Split-ticket voting)習慣的台灣選民而言,地方立委與不分區的選戰就將是對民進黨是絕對逆風。且在藍綠勢力中試圖突圍的民眾黨的總統選票雖然是藍綠兩黨極力想利用棄保而囊括的紅利。但是在柯市長個人死忠支持者的堅持擁護下,對於認為藍綠都一樣爛的族群也因近期的泥巴戰止住了持續下跌民眾黨總統選情。

 

柯市長雖然無法拿下總統大位,但是也可能讓此次總統大選產出總統票無法拿到過半比例的弱勢總統。民眾黨雖然在立委選舉上不會太大影響,但不分區的結果在未來國會內可能就是成為藍綠過半的關鍵合作對象。假如在未來短短的時間內無出現任何堪比反送中、319槍擊案或中國議題等黑天鵝出現,我國下任總統將是賴副總統。那賴副總統在成為總統後,就可能變成一位無法掌握國會且民意不過半的弱勢總統。

 

這次有成功吃下上任總統外交成果上的紅利,但下次未必能在延續,民眾對於親中議題已無法說服於地方選舉上。反送中的順風以及民進黨施政失利的逆風一來一往同時將賴副總統送到大位上,是否也就表示延續了上一任的外交政策也同時要在國內施政方向在上任後有大刀闊斧的作為,比如選民關心的低薪、住房與詐騙等方向有顯著改善,必須強力回防到國內在施政上主動與在野黨展開肉搏戰。或重新將2022年敗選的檢討報告重新拿出來參考,否則不能期待每次都是有利民進黨的國內外局勢。別忘了國民黨還有位真正的中興主正在地方上累積能量,接下來四年對於民進黨而言可謂關鍵。

 

※作者為民間智庫助理研究員。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