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重大刑事案件被告潛逃案件遭社會關注,3日立法院臨時會三讀通過《刑事訴訟法》有關防逃的條款。法務部部長蔡清祥指出,就像是開啟防逃的電子天網,想逃也逃不了。 ...
立法院會24日三讀通過《刑事訴訟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除了賦予被告直接閱卷權;增訂限制出境、出海專章,未來有可能逃亡、串供、滅證時,才能限制出境、出海,也設有時間...
大企業老闆、學術界重量級人士涉經濟犯罪等重罪,動輒被司法機關限制住居、出境、出海強制處分,即便未被羈押,對公司正常營運、參與國際學術活動等都產生立即影響,被告無...
《刑事訴訟法》第376條第1、2款規定,法定刑度最重本刑3年以下有期徒刑等輕罪案件,以及竊盜案件,不得上訴第三審法院,導致實務上一審判決無罪,二審改判有罪的案件,實質...
台灣高等法院法官錢建榮第二度將一件一審無罪判決案件,改判有罪。他在判決書中除引用聯合國《兩公約》說明,該案應屬例外得上訴第三審請求覆判的案件,也挑戰最高法院庭長...
台灣高等法院法官錢建榮日前針對一件一審判無罪的損害債權罪案件,改判有罪,極其罕見地在判決書中「附加」8000多字法律見解,說明被告例外得上訴最高法院,指出該案屬《刑...
總統府司法改革國是會議第二分組第二次增開會議3日召開,針對一審判決無罪,二審突襲性改判有罪確定,卻不得上訴第三審法院,違反聯合國人權《兩公約》規定,決議應修正《...
《刑事訴訟法》第376條規定,法定刑度最重本刑3年以下有期徒刑等輕罪案件,以及竊盜等部分類型案件,禁止上訴第三審法院,導致實務上一審判決無罪,二審改判有罪的案件,實...
一審判決無罪,二審改判有罪確定,卻不得上訴第三審法院,違反聯合國人權《兩公約》規定,台灣高等法院法官錢建榮「首創範例」,在判決書文末加註提醒當事人,「依據《公民...
法務部28日發布第四波自我改革系列「精進被害人權益保護之新作為」。就刑事訴訟程序傳統上處於邊緣地位的被害人權益,將透過《刑事訴訟法》增定被害人訴訟參加的相關法制,...
「你涉犯XX罪,你可以保持緘默,你可以選任辯護人。」刑事案件被告接受偵訊時,執法人員都會先宣讀被告權利,但即使一般人不見得每個人都知道什麼是保持緘默、什麼是辯護人...
立法院司法及法制委員會6日審查刑事訴訟法,俗稱「賴素如條款」,大法官2016年作出737號解釋認定違憲,限期1年內修法,但法務部與司法院在修法上卻有歧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