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常傻傻分不清楚檢察官和法官?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去年全國司法改革國是會議決定檢察署不會再冠上「法院」兩字,法務部部長邱太三11日表示,預計農曆年前將達成全國檢...
承接司法改革國是會議的結論,行政院正在規劃「擴大戒癮治療」政策,預計除了提高吸毒犯人接受治療的比例之外,也會納入酒駕犯人。印證於國際犯罪學的研究結果,對吸毒和酒...
「總統府司法改革國是會議總結會議」於2017年8月12日開會與閉會,司法院為了履行司法改革國是會議的決議,並且推動司法改革,自訂司法改革目標為:一、國民參與刑事審判;...
為了能在司法審判中彰顯民意,司法院希望推出「國民法官」制度。司法院秘書長呂太郎30日說:「讓國民和法官一起決定有罪無罪,可以讓不同的觀點充分的對話。為廣納各界意見...
閱讀何飛鵬先生專欄:〈張開雙手歡迎陸資來台吧!〉,很驚訝這位參加過司改國是會議的出版界達人,難道不知道政府在做新南向政策的事嗎?從以前1990年代的南向政策到小英的...
【編譯者林宗翰律師前言】 關於檢察官的定位,以及如何有效監督檢察官的權力等議題,於司法國是會議上再次成為討論的焦點。關於此議題,德國慕尼黑大學的Bernd Schü...
檢察官為了顏面自尊,確保檢察官的定位不在法官之後,不是法官的「細漢」,在司改國是分組會議上,極力確保檢察官為「司法官」定位,而非「行政官」定位。檢察圈的普遍意見...
基於某種提升司法民主體質的觀念指引,司法改革國是會議之後,司法院正在研究推動國民法官的立法草案,引進人民參與審判的制度。人民參與審判的制度中,世界上即使沒有兩個...
司法改革國是會議列為「重中之重」的司改議題之一人民參與審判,在分組會議中對於採取參審制或陪審制的表決,以7:7平手,沒有達成決議,司法院本於權責機關推出「國民法官...
持續半年多的總統府司法改革國是會議,在黑箱爭議中展開,8月12日在全體司改委員百家齊鳴的總結會議中落幕。101名委員通力作成超過200項、多達5萬字的決議,堪稱成果「豐碩...
司改國是會議總結會議的第三個提案,事先花費了很多功夫準備,有兩次的連署行動,第一次31位、第二次32位委員連署,卻是當天唯一一個被否決的提案。應該心情沉重嗎?是的,...
因不滿人民參審制度與陪審制度提案未受討論,台灣陪審團協會理事長張靜12日出席司法改革國是會議,討論完「法律人的養成、考選、專業訓練」附加意見後,隨即大喊「I am o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