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有要緊|上報Up Media

台版MeToo象徵台灣人權意識更加抬頭

台灣今天這場性騷的MeToo運動,無關於西方傳統的左右派的思想,或是源自於美國社會上左右派的鬥爭。台灣今天這場運動不是由名人或有權力、權勢的人帶頭發起,或是帶領倡導...

2023年06月10日 06:15
外賓訪台的「資格論」

那些質疑史上任期最短的前首相特拉斯(Liz Truss)訪台的原因,不外乎她在英國國內的政治立場和跌落谷底的人氣,以及突然這麼高調挺台只是挽救自己政治生命的工具。但事實...

2023年06月03日 07:00
「美國對賴清德感到不安」 柯文哲又超譯葛來儀談話

民眾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回答學生質疑他擅自解讀葛來儀(Bonnie Glaser)的評論時,柯文哲承認自己會刻意把攻擊的話轉為對自己有利,接著,他當著學生的面再次扭曲葛來儀的...

2023年06月01日 07:00
前英國首相特拉斯於狼煙四起中訪台

英國前首相特拉斯(Liz Truss)下週一起即將訪台五天,消息傳來立即掀起一股褒貶旋風。身為英國的前首相這樣德高望重的地位,不用說這個知名度還是國際級的,而更有話題性...

2023年05月14日 06:00
龍應台錯了 反目相向的是中國

寫在《紐約時報》的投書文章在結論中,作者龍應台看似天真無邪地傳達著她筆下這位樂天知命東海岸的漁夫,習於面對驚濤駭浪的討海生活養成了可貴又巨大的勇氣,足以為了生存...

2023年04月20日 07:00
從「九成退役軍官赴中賣情報」到「台灣施壓英國醫務長」的錯譯

日前《日經》新聞報導寫到,「台灣的軍官退役後有九成的人到訪中國,有些人會提供(販賣)情報」,這段文字被簡略解讀成「台灣退役軍人有九成販賣情報給中國」,這樣扭曲的...

2023年03月13日 07:00
比較龐佩奧和布林肯不同的對台態度

這一個案例分析比較,是關於前任國務卿龐佩奧和現任國務卿布林肯,「說出真相」和「推動真相」是這一個對照組各自的核心態度,這兩組的內容都是真相,一個強調真相不容易說...

2023年03月04日 06:45
布林肯意思很清楚──台海危機不能鎖進中國內政

美國在台協會AIT早些時候把國務卿布林肯接受《大西洋月刊》線上專訪,翻譯了當中提到台灣的一句話:「全世界如此關注台海危機的原因之一,那就是這不是如中國聲稱的基於主...

2023年02月28日 07:00
以夏立言訪中為例──AI翻譯無法辨識言外之意

過去,機器翻譯的興起威脅我們譯者,說什麼我們的工作要被取代了,現在AI人工智慧翻譯突然冒出頭也來威脅我們譯者,說什麼我們的午餐要被吃掉了,再過五年還是十年什麼的。...

2023年02月16日 07:00
農曆文化從來不是中國的專有權

每年一到農曆新年這個時候,各國政要和人民、甚至商家舉辦慶祝活動都不免會在這個一年一度的團圓時刻互相拜年道賀。例如總統蔡英文在小年夜以影片向國人和全世界也過農曆新...

2023年01月28日 07:00
台灣駐美最高外交官帶來重要訊息

《紐約時報》以標題(One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Ambassadors in Washington Isn’t One)看似字面否定,其實是以雙重肯定的出場方式,恭奉台灣駐美最高外交官蕭美...

2023年01月24日 07:00
梅根、高嘉瑜 兩場社會觀感的戰爭

英國《太陽報》最終還是為專欄作家克拉克森的不當言論,向哈利王子的妻子梅根道歉。   英國知名房車節目主持人克拉克森(Jeremy Clarkson)在《太陽報》寫專欄...

2023年01月14日 07:00
共有 33 筆資料
« 123»
回頂端

上報 Up Media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