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陪審團協會16日針對司法院推動的「國民法官草案」再度呼籲,應正視民間聲音,改採審判公正、配套完全的「陪審團」制度替代「參審」。 《國民參與刑事審判...
蔡英文總統在2018年12月底與媒體進行茶敘時,主動提及:在「改革不會退縮」的前提之下,有關國民參審制度的司法改革方向,究竟會採司法院提出並送立院的「國民法官制」(也...
參審、陪審該選哪一個?人民普遍對於電影中的陪審團制度印象深刻,在多年研議規劃下,台灣也將推行人民參與審判制度,然而,有別於典型陪審制,目前在立法院審議的是「國民...
針對上月28日,總統在官邸與媒體談話內容,說明「改革不會退縮」,更強調司法改革的核心方向,她指出司改國是會議後,有許多法案已進到立法院,讓人民對司改有感。對此,有...
以日後台灣預定即將施行的國民法官制(其實就是日本裁判員制度略做修正)而言,審檢辯都可能會有動機去試圖操弄國民法官,恐怕已經不是有無可能的問題,而是動機強烈到何種...
據說,在不久的將來(預計是兩年後),台灣很可能就要出現以「官民同審」為特色的人民參與審判制度,或可稱為「國民法官制」。為了推動這樣的制度,司法院也已經完成撰擬「...
「總統府司法改革國是會議總結會議」於2017年8月12日開會與閉會,司法院為了履行司法改革國是會議的決議,並且推動司法改革,自訂司法改革目標為:一、國民參與刑事審判;...
司法院30日公布《國民參與刑事審判法》草案初稿,未來年滿23歲國民,將有機會擔任「國民法官」參與案件審判,判決結果由3名職業法官及6名國民法官共同決定。台大法律系教授...
基於某種提升司法民主體質的觀念指引,司法改革國是會議之後,司法院正在研究推動國民法官的立法草案,引進人民參與審判的制度。人民參與審判的制度中,世界上即使沒有兩個...
司法改革國是會議列為「重中之重」的司改議題之一人民參與審判,在分組會議中對於採取參審制或陪審制的表決,以7:7平手,沒有達成決議,司法院本於權責機關推出「國民法官...
總統府司法改革國是會議總結會議8月12日登場,除了幕僚單位報告分組會議決議的歸納說明,司法院和法務部是兩大要角,將分別提出未來具體改革方案程期程說明,在聽取全體委...
時代力量立委黃國昌7日在臉書上,質問蔡英文總統是否還記得兩年前的「司改承諾」,認為即將在12日登場的「司法改革國是會議」,刻意排除「人民參與審判」的重要議題,讓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