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司改國是會議24日決議,最高法院、最高行政法院法院法官採「政治任命」,將由司法院院長提名、總統任命,且沒有任期限制,引發「政治介入司法」的批評。國民黨發言人...
國內毒品施用情況成長快速,近兩年每年成長2成左右,其中很多是重複施用,如何讓成癮者戒癮,復歸社會,是政府毒品政策和司法改革國是會議關注重點。司改第5分組第4次會議2...
司法改革國是會議第二分組推動大法官針對法院裁判進行違憲審查,一個可能甚至必然的效應,是一般法院將會自動開始注意適用憲法審判。有人以為接下來需要思考的問題是,法官...
長久以來,少數法官、檢察官在法庭上的惡形惡狀,令訴訟當事人難以接受,卻莫奈他何,嚴重破壞司法形象,法官、檢察官評鑑委員會功能備受質疑,司法改革國是會議第三分組委...
「總統府司法改革國是會議」第二分組「建立全民信賴、公正專業的司法」10日舉行第四次會議,除就司法院提出的「金字塔型」訴訟制度達成共識,並確立民、刑事上訴程序包括強...
司改國是會議正熱鬧的進行著,而證諸歷史,執政者想藉由召開司法改革會議來凝聚各界共識、推動改革,在中華民國憲政史上已有多起。遠的不談,從民主轉型開始,自林洋港以降...
總統府司改國是會議第一組於8日召開,聚焦「保護被害人與弱勢者的司法」議題,並做出3項決議,包含:一、設立國家級的獨立行司法科學委員會,以減少冤案;二、建請司法院完...
人民參審或陪審被倡議者視為司法改革的「火車頭」,配套措施「起訴狀一本主義」(或稱「卷證不併送」)則是「小火車頭」,早在1999年全國司改會議就有熱烈討論,雖然與會者...
什麼叫後真相政治?行政院痛批監察院聲請釋憲已違反五權分立原則,就是最新例證。 監察院因「不當黨產條例」有違憲之虞,而向大法官提出釋憲聲請,這是監察院...
近年來重大刑事案件被告在司法審判過程中逃匿情形時有所聞,重創司法威信,司法警察機關執行防逃機制,派員監控刑案被告行蹤,徒然耗費龐大人力、物力,效果卻很有限。以20...
「本院103年度自更(一)字第3號,被告馬英九所涉違反通訊保障及監察法等案件宣判,馬英九無罪。」台北地方法院合議庭審判長3月28日宣判時,前總統馬英九與其他案件很多被...
司法院長許宗力今年2月20日於司改國是會議時指出,建立金字塔化的訴訟程序與組織,是司法院推動司改的最優先議題,民國88年司改國是會議對此已達成結論,90年的釋字第53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