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改革分組會議中沒有取得共識的平民參與審判議題,在司法改革中可謂舉足輕重。現在相持不下的兩種意見,是參審制與陪審制的選擇。已將兩年前力推的觀審制完全拋之腦後,...
司法改革與年金改革相比,先天上不容易有軍公教特定多數人作為陳抗勢力,長期關注司法者為少數,且其群體力量不以街頭抗爭為優勢,與有權者的政治關連與不可分割的固有影響...
總統府司法改革國是會議預定於8月12日召開總結會議,屆時5個分組會議作成超過200個決議如何包裝呈現,堪稱是大學問,籌委會連日趕工整理歸納為12大項司改議題,採「原則性...
蔡英文總統10日上午主持「司法改革國是會議籌備委員會」第六次籌備會時表示,司法改革要盡量能回應人民的期待,提出4個改革重點,包括:法庭的透明化跟裁判書的親民化、法...
總統府司法改革國是會議第四分組針對受矚目的訴訟制度變革,人民參與審判應採美國陪審制,或日本裁判員制度(參審制),均未達成過半的決議門檻,無法形成決議。第四分組召...
人民參與審判要採民間團體力推的美國陪審制,或司法院主張的日本裁判員制度(參審制),在司法改革國是會議分組會議未形成決議,暫時回到原點。司法院按既定政策方向,於6...
司法民主的「成本」有多大?司法院針對人民參與審判制度評估經費,如果以全年800件案件為估算基礎,人民參與審判案件業務費用,以美國陪審制最高3億7587萬2000元,其次日本...
總統府司法改革國是會議第四分組第六次也是最後一次會議,針對各界矚目的訴訟制度大變革,即人民參與審判應採行美國陪審制,或是日本裁判員制度(參審制),表決結果各有7...
司法,從其核心理念在於審判而言,是為了保障基本人權而存在的。 國家與政府所以存在的目的,基本有二,一是維護集體安全與社會秩序和公共福祉,一是維護個人...
人民參與審判在這波司法改革浪潮中,不僅是司法院既定政策,也是不可逆的潮流。參審制與陪審制的優劣,在司改國是會議第四分組已經有過3次論辯,司法院主推「日本裁判員制...
人民參審或陪審被倡議者視為司法改革的「火車頭」,配套措施「起訴狀一本主義」(或稱「卷證不併送」)則是「小火車頭」,早在1999年全國司改會議就有熱烈討論,雖然與會者...
法律專業用語艱深,不夠白話,一直被認為是司法與人民溝通的一大障礙。到底司法語言有多難懂?司法改革國是會議第四分組25日的人民參與審判公聽會,法律人大辯論,訴狀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