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國是會議討論大法官應該審查裁判違憲的問題。忽然一個問題自天外飛來,大法官審查裁判違憲,違不違憲啊?回答這個疑問,其實需要解釋憲法;憲法沒有明文規定大法官不得...
司法改革國是會議第五分組「維護社會安全的司法」,3月30日討論微罪除罪化議題,考量妨害名譽案件起訴率低,多數在偵查中和解撤回告訴,就算判決有罪也幾乎易科罰金,此法...
3月28日是「小燈泡事件」一周年,也是媒體採訪、言論自由大幅限縮的轉捩點?總統府司法改革國是會議第一分組第三次會議,討論偵查不公開,和新聞媒體不當或違法報導影響司...
法律專業用語艱深,不夠白話,一直被認為是司法與人民溝通的一大障礙。到底司法語言有多難懂?司法改革國是會議第四分組25日的人民參與審判公聽會,法律人大辯論,訴狀一本...
陪審制、參審制孰優?司法改革國是會議第四分組25日展開大辯論時,第四分組委員、台灣陪審團協會理事長張靜摃上司法院,質疑司法院不採陪審制的理由是台灣人民水準不夠,挑...
「總統府司法改革國是會議」第四分組25日增開「人民參與審判制度」公聽會,對推動人民參與審判已有高度共識的司改方向,到底要採參審制或陪審制?進行大辯論。民間司法改革...
(續前文) 談一些對於陪審制的誤解—事實查核與快問快答 在近年來研究人民參與審判制度的過程中,我發現到台灣對於法制政策研究有一個相...
司改國是會議第四組第三次會議24日在總統府舉行,會中通過建議修改《中央法規標準法》,要求各機關在制定法律規範時,必須使用通俗易懂的文字,還要建立網路法律查詢系統,...
對現在的政府來說,以蔡英文總統為執政核心的行政團隊在選前提出有關司法改革,尤其是人民參與審判制度的政見,似乎也隨著形勢演變,漸漸變成了一種政策(或者,講得更白一...
直到去年10月終於完結21年官司,且以「無罪」畫下句點的「徐自強案」,不僅是一部當事人的官司奮鬥史,同時也記述了台灣司法20餘年來的變革。包括本案如何從過往「有罪推定...
總統府司法改革國是會議分組5組會議已陸續展開,法務部21日也第三度召開記者會宣示檢察人事系統改革。法務部長邱太三指出,為避免政治力以人事操控司法個案疑慮,將進行人...
總統府司法改革國是會議第二分組「全民信賴、公正專業的司法」,繼第二次會議表決通過建立「裁判憲法審查制度」,即大法官會議可以審查確定終局裁判的法律見解,20日第三次...